國際經(jīng)驗與對策zzz
本文關鍵詞:中國公共安全管理:問題、國際經(jīng)驗與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認為這篇文章對公共安全不錯
2009年5月
第3期(總第171期)中州學刊
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May,2009
No.3
當代政治
中國公共安全管理:問題、國際經(jīng)驗與對策
彭彥強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天津300071)
摘 要:我國的公共安全管理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國政府目前還缺少明確的公共安全職能定位,相關法律體系和機構建設尚不健全,相關政府部門的公共安全權責不夠明確;在整體上偏重于應急,缺少有效的預防體系;社會參與不足則相對加重了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負擔;公共安全管理技術水平偏低。我國應在充分借鑒西方國家有效經(jīng)驗的基礎上,盡快實現(xiàn)從應急管理向公共安全管理模式的整體轉換,加強預防體系建設,通過法律和機構的完善,不斷明確政府公共安全職能,理順權責關系,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實行多元治理,大力推行公共安全管理的標準化建設,提高管理技術水平,最終構筑起嚴密高效的公共安全防控體系。關鍵詞:公共安全管理;政府職能;應急管理;社會參與;標準化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09)03!0009!05
從2008年年初的雪災到 5#12 汶川大地震,
從河北蔚縣礦難、山西襄汾泥石流、多起襲警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以及柑橘蛆蟲事件,諸多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以及社會穩(wěn)定。公共安全事件的頻繁發(fā)生一次又一次地考驗著我國現(xiàn)有的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使我們不得不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中國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我國政府歷來重視安全生產(chǎn)工作,在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各項法律制
度建設也在逐步完善。但從目前整體情況來看,公共安全管理還存在著一些重要問題和缺陷。
1.我國政府還缺少明確的公共安全職能定位政府的公共安全職能是指政府在進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時應當承擔和具有的維護公共安全的職責和功能,是政府在日常的公共事務管理中的基本活
收稿日期:2008!11!10
動方向之一,也是政府建立此類行政組織、進行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制定公共政策的最基本依據(jù)之一。政府公共安全職能是否已成為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衡量:是否有一套能夠有效整合的完善的法律體系;是否具有一個整合的、行動高效的管理部門體系和體制;各級政府和部門之公共安全責任是否明確。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我國目前還缺少明確的公共安全職能定位,這直接影響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首先,我國公共安全法律體系尚不健全。雖然我們已有%戒嚴法&、%防震減災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產(chǎn)法&、%環(huán)境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但還有許多公共安全領域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jù),如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反恐怖活動和處理大規(guī)模群體性事件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公共安全的基本法律尚未提上制定日程,法律法規(guī)的部門管理特點嚴重,協(xié)調問題十分突出,很難適應應對大規(guī)模和
作者簡介:彭彥強,男,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關鍵詞:中國公共安全管理:問題、國際經(jīng)驗與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45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