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特長隧道駕駛?cè)艘曈X特征變化規(guī)律及安全狀態(tài)判別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速公路特長隧道駕駛?cè)艘曈X特征變化規(guī)律及安全狀態(tài)判別模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特長隧道 視覺特征 判別模型
【摘要】:為研究高速公路特長隧道下駕駛?cè)艘曈X特征變化規(guī)律及其安全狀態(tài)判別模型,要求被試駕駛?cè)诉M行特長隧道環(huán)境的實車實驗,同時利用眼動追蹤裝置采集駕駛?cè)艘曈X特征參數(shù)。在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建立基于C4.5決策樹的單一指標和綜合指標判別模型。研究結(jié)果表明:相對于非隧道路段,隧道路段駕駛?cè)送酌娣e更大,注視時間更長;相對于入口段和出口段,行車段駕駛?cè)送酌娣e更大,而出口段則以短時注視為主;相對于出口段,入口段駕駛?cè)送酌娣e變化更大,注視持續(xù)時間更長;使用單一視覺參數(shù)指標可明顯區(qū)分行車段和非隧道路段駕駛?cè)税踩珷顟B(tài),而基于雙指標的識別模型可明顯區(qū)分各路段駕駛?cè)税踩珷顟B(tài)。研究進一步深化了高速公路特長隧道下駕駛?cè)诵畔⒏兄P脱芯?為建立實時視覺特征判別安全狀態(tài)提供理論基礎。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汽車學院;長安大學汽車運輸安全保障技術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特長隧道 視覺特征 判別模型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項目編號511080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CHD2010JC085
【分類號】:U491.25;U492.8
【正文快照】: 因隧道內(nèi)外環(huán)境的迅速切換,駕駛?cè)说囊曈X特性出現(xiàn)劇烈變化[1],從而導致隧道成為高速公路事故多發(fā)路段。在人-車-路-環(huán)境的有機整體中,駕駛?cè)藶檎麄交通系統(tǒng)活動的主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直接因駕駛?cè)说脑蛞l(fā)的隧道交通事故超過50%[1-3],而在駕駛?cè)藢Νh(huán)境信息感知、判斷與處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輝;劉浩學;趙煒華;丁光明;劉凱崢;;公路隧道環(huán)境中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公路;2009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煒華;劉浩學;丁光明;顏先華;施盧丹;;高速公路特長隧道對駕駛?cè)说挠绊慬J];公路;2011年05期
2 趙煒華;劉浩學;;我國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問題研究[J];公路;2013年04期
3 邊浩毅;趙煒華;劉浩學;;高速公路長隧道夜間中間段最佳照度研究[J];公路;2013年07期
4 黃曦;;城市下穿隧道事故多發(fā)點鑒別方法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28期
5 宋仁銀;吳必瑞;;隧道環(huán)境的無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6 卓艷沖;邵飛;;城市隧道駕駛員心理特征分析[J];科技信息;2014年11期
7 趙煒華;張冬梅;文英;韓偉;劉浩學;;長隧道入口白天加強照明段長度優(yōu)化[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08期
8 卓艷沖;邵飛;郭唐儀;;城市隧道駕駛?cè)俗⒁曁卣鞣治鯷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4年06期
9 肖堯;杜志剛;陶鵬鵬;王明年;;公路隧道出口“白洞”效應改善方法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5年03期
10 楊鋒;朱守林;;終南山隧道非充分動態(tài)照明環(huán)境特性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5年3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丁光明;高速公路隧道環(huán)境對駕駛?cè)松砑靶睦碛绊懷芯縖D];長安大學;2011年
2 楊鋒;特長隧道內(nèi)非充分照明環(huán)境對駕駛員的生理影響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3 王露;風環(huán)境下山區(qū)高速公路橋隧連接段行車安全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尚榮麗;張生瑞;;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統(tǒng)的研究[J];公路;2006年12期
2 何家祥;馬璐;鄧衛(wèi)東;;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問題及對策分析[J];公路交通技術;2006年03期
3 俞宇萍;徐忠陽;;隧道洞口交通安全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J];交通標準化;2006年04期
4 薛惠娟;齊益強;;機動車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07年03期
5 張生瑞;馬壯林;石強;;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分布特點及預防對策[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嶺特長隧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J];地質(zhì)裝備;2004年02期
2 郭春;王明年;趙海東;;鐵路特長隧道火災應急救援問題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年09期
3 ;甘肅省烏鞘嶺特長隧道全面貫通[J];石油瀝青;2013年03期
4 張惠軍;;雪峰山特長鐵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J];西部探礦工程;2012年09期
5 張文忠;烏鞘嶺特長隧道主要地質(zhì)問題與防治措施[J];西部探礦工程;2005年03期
6 李德巧;圓梁山隧道生產(chǎn)系統(tǒng)配套方案探討[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5年03期
7 王東洲;凌濤;;明月山特長隧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與研究[J];河南科技;2013年09期
8 董勤銀;;烏鞘嶺特長隧道救援防災預案及防塌技術措施[J];西部探礦工程;2006年11期
9 楊家松;王崇緒;;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特長隧道施工關鍵技術[J];西部探礦工程;2008年10期
10 李焱;;特長隧道的施工通風控制[J];西部探礦工程;2007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劍;劉培碩;;淺議鐵路特長隧道修建模式[A];中國交通土建工程學術論文集(2006)[C];2006年
2 梁文灝;劉峧;;鐵路特長隧道設計中的幾點體會[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3 趙慧君;曹海波;;高速公路特長隧道控制測量技術[A];第三屆全國地下、水下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4 劉旭全;張松柏;茍彪;;秦嶺特長隧道Ⅱ線進口平導施工管理[A];第一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1999年
5 周泉;;蘭渝線西秦嶺特長隧道地應力特征及危害[A];中國鐵道學會鐵道工程學會工程地質(zhì)與路基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胡平;丁小平;顧博淵;周萬福;李建國;;六盤山特長隧道建設技術與創(chuàng)新[A];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7 鄭慶坂;葉建文;;三聯(lián)隧道2~#斜井施工通風技術[A];2012年中鐵隧道集團低碳環(huán)保優(yōu)質(zhì)工程修建技術專題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劉為民;彭曉斌;;東秦嶺特長隧道施工技術探討[A];錨固與注漿新技術——第二屆全國巖石錨固與注漿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9 李昌寧;范恒秀;;烏鞘嶺特長隧道F_7斷層軟巖大變形規(guī)律與控制技術[A];鐵路長大隧道設計施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陳先國;董武斌;曾曉勤;祁海軍;;五指山特長隧道坍方原因分析[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錳 郭剛;亞洲最長陸地隧道在甘肅通車[N];經(jīng)理日報;2006年
2 通訊員 崔虎;亞洲最長陸地隧道主體工程建成[N];建筑時報;2006年
3 記者蔡崇金 通訊員王俊忠;二十三局集團構筑高危隧道抗風險“防護墻”[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9年
4 徐庭盛 陳存恩;我省最長高速公路隧道開工[N];福建日報;2009年
5 本報首席記者 齊澤萍;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長隧道:打造最安全最可靠第一隧道[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6 張韶軍;支撐三峽雞公嶺隧道順利貫通[N];中國交通報;2010年
7 記者 辛義生 通訊員 賈曉輝;6555米西凌井隧道勝利貫通[N];山西日報;2010年
8 孫馮燕 陳洪明;績黃高速公路佛嶺隧道左線順利貫通[N];黃山日報;2010年
9 張偉;晉濟高速傳捷報朝陽隧道通一條[N];山西日報;2005年
10 記者 劉淑花 通訊員 史茂林;準朔鐵路鷹鷂山隧道勝利貫通[N];朔州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海東;基于ZigBee的隧道節(jié)能照明控制系統(tǒng)節(jié)點通信方法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2 丁士忠;金寨特長隧道施工技術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3 紀慧琢;高海拔特長隧道火災煙氣流動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4 尤鴻波;特長隧道自然風影響因素及計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5 鄭fE;特長隧道基于現(xiàn)場總線的供配電自動化技術研究與應用[D];長安大學;2003年
6 張磊;石太客運專線越嶺特長隧道地應力場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7 施盧丹;高速公路特長隧道駕駛?cè)搜蹌幼⒁曁匦匝芯縖D];長安大學;2011年
8 傅支黔;錦屏一級水電站專用公路特長隧道實施方案優(yōu)化設計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9 霍卿;高海拔特長隧道氣動載荷特性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2011年
10 張秋祥;烏鞘嶺特長隧道施工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560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5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