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應變信息的機械結構動態(tài)力識別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7-09-16 02:26
本文關鍵詞:基于應變信息的機械結構動態(tài)力識別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載荷識別 D-optimal算法 Craig-Bampton模型聚縮法 有限元法 應變
【摘要】:有限元分析技術正廣泛應用于產品設計,研究人員需要為模型提供準確的載荷信息。很多種類的載荷,例如汽車運動過程中車輪受到的來自地面的沖擊力,大型建筑或者橋梁承受的復雜載荷,都是很難直接獲得的。因此,載荷識別技術有著廣泛的工程背景和顯著的應用價值需求。本文結合D-optimal設計理論確定測量動態(tài)響應的最優(yōu)點的個數和位置。使用Craig-Bampton法克服系統(tǒng)自由度很大,但實測響應數較少造成運算出現病態(tài)這一問題,從而盡可能的減小載荷識別的誤差。完成的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闡述動態(tài)載荷識別的基本原理,包括多自由度系統(tǒng)的模態(tài)坐標變換和微分方程解耦,并對應變模態(tài)的基本理論進行了分析,推導出應變模態(tài)坐標與載荷之間聯系的微分方程。為通過測量應變間接測量動態(tài)載荷提供理論基礎。(2)針對動態(tài)載荷識別過程中的應變測點布置問題,模態(tài)截斷產生的載荷失真問題分別使用D-optimal算法和Craig-Bampton模型聚縮法予以解決。詳細研究了應變測量最優(yōu)測點的選取方法以及模型降階的理論。(3)分別以懸臂梁、某型號摩托車為研究對象,使用本文方提出的載荷識別法求出激勵力,研究了方法的有效性。
【關鍵詞】:載荷識別 D-optimal算法 Craig-Bampton模型聚縮法 有限元法 應變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H12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緒論7-11
-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7-8
- 1.2 載荷識別的分類與發(fā)展8
-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8-10
- 1.3.1 動態(tài)載荷識別法的國內研究現狀8-9
- 1.3.2 動態(tài)載荷識別法的國外研究現狀9-10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10-11
- 2 動態(tài)載荷識別的理論基礎11-22
- 2.1 多自由度系統(tǒng)的模態(tài)坐標轉換與微分方程解耦11
- 2.2 應變模態(tài)的有限元模型11-14
- 2.3 候選集合14-16
- 2.3.1 候選集合的定義14
- 2.3.2 候選集合的生成14-16
- 2.4 D-optimal設計確定最佳測量點16-17
- 2.4.1 D-optimal設計確定最優(yōu)候選集合16
- 2.4.2 順序交換算法16-17
- 2.5 Craig-Bampton模型縮聚法17-21
- 2.5.1 Craig-Bampton模型縮聚法的理論17-20
- 2.5.2 Craig-Bampton模型縮聚法簡化模型20-21
- 2.6 本章小結21-22
- 3 動態(tài)載荷識別的仿真分析22-29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與分析22-25
- 3.2 模型數據的處理25-28
- 3.3 本章小結28-29
- 4 動態(tài)載荷識別法的實驗驗證29-40
- 4.1 引言29
- 4.2 應變測量實驗29
- 4.3 實驗方法29-32
- 4.3.1 實驗準備29-32
- 4.4 實驗結果輸出32-39
- 4.5 本章小結39-40
- 5 某型摩托車車架動態(tài)力的測試40-45
- 5.1 應變測點的選取40-42
- 5.2 應變測量實驗42
- 5.3 實驗方法42-43
- 5.4 應變測量結果43-44
- 5.5 實驗結果分析44
- 5.6 本章小結44-45
- 6 總結與展望45-47
- 6.1 主要結論45
- 6.2 相關研究方面的展望45-47
- 致謝47-48
- 參考文獻48-51
- 附錄 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所做的項目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金輝;張方;付春濤;;盒狀件分布動載荷頻域識別方法[J];力學季刊;2008年02期
2 秦遠田;張方;陳國平;;二維分布動載荷識別的頻域方法[J];振動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3 蔡元奇;朱以文;;基于逆向濾波器的動態(tài)載荷時域識別方法[J];振動工程學報;2006年02期
4 張方;唐旭東;秦遠田;鄧吉宏;;結構連續(xù)分布的動態(tài)隨機載荷識別方法研究[J];振動與沖擊;2006年02期
5 張方;秦遠田;鄧吉宏;;復雜分布動載荷識別技術研究[J];振動工程學報;2006年01期
6 張方;秦遠田;鄧吉宏;;橋梁結構移動載荷識別的新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7 秦遠田,張方;具有連續(xù)分布梁模型動載荷的識別技術研究[J];振動與沖擊;2005年02期
8 張運良,林皋,王永學,李志軍,李廣偉;一種改進的動態(tài)載荷時域識別方法[J];計算力學學報;2004年02期
9 徐倩,文祥榮,孫守光;結構動態(tài)載荷識別的精細逐步積分法[J];計算力學學報;2002年01期
10 余嶺,陳鴻天,羅紹湘;移動車載識別的兩種解法及其試驗驗證[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1年05期
,本文編號:860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86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