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質量在機云檢測無線終端設計
本文關鍵詞:零件質量在機云檢測無線終端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質量控制 在機檢測 云檢測 嵌入式系統(tǒng) 無線終端 數據采集
【摘要】:針對數字化閉環(huán)制造過程中的零件質量檢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種應用于零件質量在機檢測系統(tǒng)的無線檢測終端。首先介紹了零件質量在機云檢測系統(tǒng)架構,接著給出了無線終端的功能需求,然后介紹了終端的硬件模塊選型、系統(tǒng)設計,軟件模塊和流程設計以及WiFi網絡上位機配置軟件。終端硬件部分以嵌入式STM32芯片為核心,集成了RS485現(xiàn)場通訊、WiFi和GRPS無線網絡通訊等模塊,軟件部分封裝了質量數據采集、數據格式處理、無線網絡通訊、現(xiàn)場設備控制、GPIO接口等模塊。研究結果表明,系統(tǒng)作為連接現(xiàn)場設備和云端服務器的關鍵部件,可以用于生產過程的零件質量數據采集和遠程設備監(jiān)控,實現(xiàn)云計算模式下的零件質量控制。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浙江省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昆山創(chuàng)新中心;昆山市工業(yè)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蘇州紫金港智能制造裝備有限公司;
【關鍵詞】: 質量控制 在機檢測 云檢測 嵌入式系統(tǒng) 無線終端 數據采集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2016M591799)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BK20150397)
【分類號】:TH165+.4;;TP216
【正文快照】: 0引言數字化制造的重要趨勢是將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設計、加工、測量、質量分析和改進等,在統(tǒng)一的信息平臺下進行有機集成,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反饋的閉環(huán)制造系統(tǒng),其中加工過程的零件質量檢測是實現(xiàn)制造系統(tǒng)閉環(huán)的紐帶。目前,傳統(tǒng)的離線測量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系統(tǒng)對實時性的要求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雪芳;吳倩;;零件非接觸在線檢測系統(tǒng)誤差補償的開發(fā)和實現(xiàn)[J];金屬加工(冷加工);2013年21期
2 黃軍軍;龐明仁;孫克安;張學武;甄翔;;五軸加工中心精度在機檢測與校驗[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3年07期
3 雷沛;鄭聯(lián)語;徐景亮;;閉環(huán)制造中兼容STEP-NC的在機測量系統(tǒng)應用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3年05期
4 全燕鳴;黎淑梅;麥青群;;基于雙目視覺的工件尺寸在機三維測量[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04期
5 李鵬;馬孜;陳余慶;胡英;;復合式檢測裝置在加工中心在線檢測中的應用[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3年03期
6 張根寶;李秀平;龐蘇娟;;基于ARM Cortex-M3便攜式智能超聲波液位計[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2年01期
7 貝廣霞;樓佩煌;葉文華;王曉梅;;精密加工中圓柱度在機檢測關鍵技術[J];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冠華;傅建中;徐月同;林志偉;;零件質量在機云檢測無線終端設計[J];機電工程;2017年04期
2 金賀榮;劉達;于斌;范秀斌;;艙段自動裝配位姿求解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17年01期
3 任秉銀;柴立仁;魏坤;李芝炳;;正交雙目視覺長軸類零件裝配端位姿檢測方法[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4 李海林;任志貴;周斌;向明新;姚斌;;加工中心精度對殼體零件孔加工精度影響的分析[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16年11期
5 張深逢;李路可;陳士釗;宋云峰;翁九星;;多普勒三維激光運動姿態(tài)測量技術[J];光電工程;2016年11期
6 郭清達;全燕鳴;于廣平;武彥林;;基于ICP算法的雙目標定改進方法研究[J];光學學報;2016年12期
7 高禮圳;劉書桂;韓振華;;零件的角點提取及匹配定位[J];中國光學;2016年04期
8 鄭剛;阮勝;吳雁;呂博鑫;;基于在機測量的復雜曲面?zhèn)茹娂庸ふ`差補償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6年21期
9 賈如磊;瞿為群;;便攜式油品電子液位計的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年07期
10 任繼昌;楊曉東;孫少杰;王旺;;基于純方位理論的運動艦船長度測量方法[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6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鵬;馬孜;陳余慶;胡英;;復合式檢測裝置在加工中心在線檢測中的應用[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3年03期
2 鄭聯(lián)語;梁大偉;雷沛;;基于STEP-NC的閉環(huán)加工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1年11期
3 張晶;黃琴;蘭紅軍;孫小東;楊勇;;工程測量中空間圓的擬合方法研究[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1年09期
4 曲學軍;張璐;;基于雙目視覺的三維測量方法[J];計算機仿真;2011年02期
5 李永橋;諶永祥;王彭結;;數控機床誤差檢測及其軟件誤差補償技術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0年11期
6 王哲;趙愛國;趙德云;徐璐;;數控機床定位精度的綜合分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0年09期
7 寧廣慶;毛勝輝;柴成林;;數控機床精度診斷及可靠性校驗[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朱嘉;李醒飛;譚文斌;向紅標;陳誠;;基于激光干涉儀的測量機幾何誤差檢定技術[J];機械工程學報;2010年10期
9 李亮;趙轉萍;;圓筒型熱態(tài)鍛件尺寸的立體視覺測量方法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0年04期
10 王健強;劉寶柱;任玉峰;王長潤;;基于雙目視覺的汽車風擋玻璃智能涂膠系統(tǒng)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張相和;集裝箱碼頭計算機無線終端的應用分析[J];集裝箱化;1997年11期
2 崔維新;薛禮妮;唐良瑞;;Mobitex無線終端的設計[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3 郭紅霞,潘斌,王章瑞;Cygnal C8051F020控制TC35i的無線終端的設計[J];儀器儀表用戶;2004年04期
4 劉恒洋;施予人;劉貞;;基于單片機的經濟學實驗仿真無線終端的研究與設計[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2年15期
5 林穎;張建;李文舉;常永貴;王慧;;面向倉庫管理系統(tǒng)的叉車車載無線終端的設計[J];起重運輸機械;2007年06期
6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季洪光;華為無線終端年銷量超千萬臺[N];科技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張建銘;華為無線終端2005年銷量過千萬臺[N];網絡世界;2006年
3 方紅琴 編譯;無線終端抗病毒騷擾[N];計算機世界;2004年
4 記者 洛森;本土企業(yè)角逐無線終端[N];計算機世界;2003年
5 本報實習記者 柴莎莎;無線安全技術大揭秘[N];網絡世界;2010年
6 郝崢嶸;終端之德:普惠學生[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7 ;要無線 更要安全[N];網絡世界;2003年
8 WLAN評測小組;高速無線上網的楷模[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9 李志國;WCDMA和CDMA2000 高通兩面開花[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10 記者 李珩;武隆為救護車裝無線終端設備[N];重慶日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乃鵬;視覺-WiFi聯(lián)合無線終端用戶識別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2 劉子新;無線終端總全向靈敏度的快速搜索算法設計與實現(xiàn)[D];湖南大學;2016年
3 左正坤;無線終端遠程加載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4 郭克冰;M2M模式的無線終端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及實現(xiàn)[D];鄭州大學;2013年
5 遲愷;基于ARM的工廠監(jiān)控無線終端的研究與應用[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6 陳星;基于互聯(lián)網語音技術的無線終端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7 郭紅霞;基于GSM模塊TC35i的收發(fā)短信的無線終端的設計[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751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75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