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齒形諧波齒輪傳動效率研究及嚙合仿真
本文關鍵詞:不同齒形諧波齒輪傳動效率研究及嚙合仿真
更多相關文章: 諧波齒輪 不同齒形 傳動效率 應力 摩擦損耗 有限元
【摘要】:諧波齒輪傳動是為適應航天技術發(fā)展而得到迅速應用的一種機械傳動,它的許多特點是一般傳動結構所不能比擬的。傳動精度和傳動效率是衡量諧波齒輪傳動的重要性能指標。國內外的學者對傳動精度的研究比較深入,而對傳動效率的研究比較少。本文主要介紹了不同齒形諧波齒輪傳動效率的求解方法,并對其傳動性能進行了比較。首先,通過包絡理論和坐標變換的方法得到了漸開線齒形和CTC(circle arc-tangent line-circle arc)齒形的柔輪及剛輪齒廓,利用Matlab軟件對兩種齒形諧波齒輪傳動進行嚙合運動和嚙合狀態(tài)仿真,驗證是否出現(xiàn)嚙合干涉,計算得到了理論嚙合弧長和齒對數(shù),并對其嚙合側隙進行求解。然后,選擇合適的柔輪、剛輪及波發(fā)生器結構形式,選取合適的參數(shù)計算了其幾何尺寸。通過Pro/E軟件進行三維建模,得到了簡化后的波發(fā)生器模型、柔輪及剛輪模型。同時,對柔輪的應力和疲勞強度進行了理論分析。在理論基礎上,通過有限元軟件得到了兩種齒形柔輪的應力、應變及變形分布規(guī)律。最后,介紹了諧波齒輪傳統(tǒng)的傳動效率計算公式,在此基礎上得到了求解波發(fā)生器摩擦損耗和輪齒嚙合摩擦損耗的方法,分析了影響傳動效率的各種因素,提出了改善傳動效率的方法。通過實例計算對兩種不同齒形的諧波齒輪傳動效率進行比較,對如何準確計算諧波齒輪傳動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諧波齒輪 不同齒形 傳動效率 應力 摩擦損耗 有限元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H132.4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19
- 1.1 引言11
- 1.2 諧波齒輪傳動簡介11-13
- 1.2.1 傳動原理11-12
- 1.2.2 傳動特點12-13
- 1.3 諧波齒輪傳動應用13-14
- 1.4 諧波齒輪傳動研究現(xiàn)狀14-17
- 1.4.1 諧波齒輪傳動國外發(fā)展現(xiàn)狀14-15
- 1.4.2 諧波齒輪傳動國內發(fā)展現(xiàn)狀15-17
- 1.5 研究背景17-18
- 1.6 研究內容18-19
- 第2章 諧波齒輪共軛齒廓推導及嚙合仿真19-34
- 2.1 理論嚙合弧長和齒對數(shù)19-20
- 2.2 嚙合側隙及干涉分析20-22
- 2.2.1 嚙合側隙理論計算20-22
- 2.2.2 嚙合干涉分析22
- 2.3 共軛齒廓求解22-28
- 2.3.1 包絡法基本原理22-23
- 2.3.2 坐標變換原理23-25
- 2.3.3 滾刀基準齒形25-26
- 2.3.4 CTC柔輪及剛輪齒廓計算公式26-27
- 2.3.5 漸開線柔輪及剛輪齒廓計算公式27-28
- 2.4 仿真實例28-33
- 2.4.1 MATLAB軟件簡介28-29
- 2.4.2 CTC齒形柔輪及剛輪齒廓求解29-31
- 2.4.3 嚙合運動仿真31
- 2.4.4 嚙合狀態(tài)仿真31-33
- 2.5 本章小結33-34
- 第3章 諧波齒輪結構設計及應力強度分析34-51
- 3.1 引言34
- 3.2 結構設計34-40
- 3.2.1 柔輪結構設計34-36
- 3.2.2 剛輪結構設計36-37
- 3.2.3 波發(fā)生器結構設計37-40
- 3.3 三維實體模型的建立40-42
- 3.3.1 Pro/E軟件簡介40-41
- 3.3.2 三維模型的建立41-42
- 3.4 柔輪的應力和強度分析42-49
- 3.4.1 柔輪的應力分析42-46
- 3.4.2 柔輪的疲勞強度分析46-48
- 3.4.3 計算結果分析48-49
- 3.5 本章小結49-51
- 第4章 諧波齒輪傳動柔輪的有限元分析51-62
- 4.1 有限元方法簡介51
- 4.2 ANSYS軟件簡介51-52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52-55
- 4.3.1 導入幾何模型52-53
- 4.3.2 定義材料數(shù)據(jù)53-54
- 4.3.3 網格劃分54-55
- 4.3.4 施加邊界條件55
- 4.4 求解結果及分析55-61
- 4.4.1 柔輪的應力分析55-58
- 4.4.2 柔輪的應變分析58-60
- 4.4.3 柔輪的變形分析60-61
- 4.5 本章小結61-62
- 第5章 諧波齒輪傳動效率研究及摩擦損耗計算62-79
- 5.1 諧波齒輪傳動比計算62-63
- 5.1.1 減速結構62
- 5.1.2 增速結構62
- 5.1.3 約等速結構62-63
- 5.2 傳統(tǒng)效率計算公式63-64
- 5.3 理論傳動效率64-68
- 5.3.1 傳動效率計算公式64-67
- 5.3.2 傳動效率的影響因素67-68
- 5.4 摩擦損耗理論分析68-72
- 5.4.1 波發(fā)生器的摩擦損耗分析68-70
- 5.4.2 輪齒嚙合摩擦損耗分析70-72
- 5.5 計算實例72-78
- 5.5.1 有限元模型建立72-75
- 5.5.2 結果分析75-78
- 5.6 本章小結78-79
- 結論79-80
- 參考文獻80-84
- 致謝8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長明;陽培;張立勇;;諧波齒輪傳動概述[J];機械傳動;2006年04期
2 李敏;;諧波齒輪傳動技術及研究動態(tài)[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王中孚;吳廣林;李洪斌;張敏;于興勝;;諧波齒輪傳動原理和技術[J];職業(yè)技術;2007年24期
4 辛洪兵,何惠陽,張承嘉,謝金瑞;四齒差諧波齒輪傳動精度特征的試驗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1年04期
5 閆艷紅,楊育林;塑料諧波齒輪傳動的試驗研究[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1年03期
6 孫瑞濤,辛洪兵,丁熙元,鄭偉智,秦宇輝;諧波齒輪傳動系統(tǒng)動力學特性研究概述[J];機械工程師;2002年06期
7 閆艷紅;塑料諧波齒輪傳動結構尺寸的優(yōu)化設計[J];機械設計;2002年10期
8 鐘健;三波諧波齒輪傳動拍頻現(xiàn)象的理論研究[J];工程設計學報;2003年03期
9 陽培,張立勇,王長路,王建敏;諧波齒輪傳動技術發(fā)展概述[J];機械傳動;2005年03期
10 孫春一;;電動滾筒采用諧波齒輪傳動時的潤滑計算[J];潤滑與密封;2007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何惠陽;辛洪兵;張承嘉;謝金瑞;;四齒差諧波齒輪傳動嚙合性能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2 鐘健;;三波諧波齒輪傳動拍頻現(xiàn)象的理論研究[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辛洪兵;鄭偉智;孫瑞濤;;諧波齒輪傳動系統(tǒng)動力穩(wěn)定性分析[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丁延衛(wèi);何惠陽;;諧波齒輪傳動中柔輪和波發(fā)生器組件的動力學建模與實驗[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5 孫瑞濤;辛洪兵;張濤;鄭偉智;秦宇輝;;諧波齒輪傳動系統(tǒng)非線性動力學分析軟件ADHD的開發(fā)[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敏杰;高承載諧波齒輪傳動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乃飛;機器人柔性關節(jié)中諧波齒輪傳動的分析和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翟永;諧波齒輪傳動雙圓弧齒形設計與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4 肖京;不同齒形諧波齒輪傳動效率研究及嚙合仿真[D];燕山大學;2016年
5 畢仲國;諧波齒輪傳動關鍵零件力學特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6 蔡廣宇;三波諧波齒輪傳動動態(tài)特性分析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7 王淑芬;諧波齒輪傳動的運動幾何學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8 孫志國;基于遺傳算法的諧波齒輪傳動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與虛擬設計[D];四川大學;2006年
9 魏雪麗;諧波齒輪傳動系統(tǒng)的虛擬設計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10 葉榮偉;諧波齒輪傳動嚙合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140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71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