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風筒軸流風機非穩(wěn)態(tài)旋轉流場研究
本文關鍵詞:短風筒軸流風機非穩(wěn)態(tài)旋轉流場研究
【摘要】:短風筒軸流風機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由于風機的進出口風筒均較短,葉輪工作造成流場旋轉和波動,導致風量和斷面風壓測量存在較大困難。研究短風筒內波動流場的壓力和流速分布規(guī)律對于指導風量和斷面風壓的測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實驗測量了某型號軸流風機在短風筒內葉輪前壁面靜壓和風筒出口截面不同半徑處動壓,按實驗條件構建了數值模型,分析了流場中多個截面不同半徑處壓力和流向角的波動規(guī)律、周期性影響因素以及在風筒徑向和軸向上的分布。研究了截面平均壓力與壁面壓力之間的關系及其在風筒軸向方向上的變化規(guī)律。該型號風機的直徑為2.4m,4個葉片,轉速為300r/min。風筒長度2.485m,其中葉輪入口前0.6m,入口后1.885m。研究表明,在旋轉葉輪的作用下,短風筒內流場中多個截面上不同半徑處的壓力都表現出周期性波動,波動周期相同,軸向方向上離葉輪越近的地方,波動幅值越大。對波動頻率進行分析,發(fā)現線性譜上峰值最大的頻率與轉速和葉片數的乘積有關;風筒內葉輪入口前,各截面的波動壓力峰、谷值徑向分布在0.83R(R為風筒半徑)附近出現最低值;整個風筒內,多個截面上不同半徑處流向角具有一致的周期性,離葉輪區(qū)域軸向距離越遠的地方,波動幅值越小。葉輪入口后距離0.5D(D為風筒直徑)截面上,軸向、徑向、周向三個流向角波動幅度皆小于5°。研究發(fā)現,葉輪入口前,截面平均壓力與壁面壓力的比值在0.9左右。葉輪入口后距離大于0.5D的地方,截面平均壓力和壁面壓力的比值穩(wěn)定在1.2左右。
【關鍵詞】:短風筒 軸流風機 數值模擬 旋轉流場 風壓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H432.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緒論7-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7-9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9-15
- 1.2.1 旋轉流場測壓測速現狀及發(fā)展9-12
- 1.2.2 數值計算技術發(fā)展及研究現狀12-15
- 1.3 本文所做工作15-17
- 2 風筒內流場實驗17-21
- 2.1 試驗裝置及方法17-19
- 2.2 實驗結果19-20
- 2.3 本章小結20-21
- 3 數值模型建立及結果驗證21-35
- 3.1 數值模型21-22
- 3.2 流體力學基本控制方程22-23
- 3.3 湍流模型23-27
- 3.4 離散格式及求解方法27-30
- 3.4.1 離散方法27-28
- 3.4.2 離散格式28-29
- 3.4.3 求解方法選擇29-30
- 3.5 計算條件設置30
- 3.6 網格劃分30-32
- 3.7 數值模型驗證32-34
- 3.7.1 數值結果正確性驗證32-34
- 3.7.2 入口大空間合理性驗證34
- 3.8 本章小結34-35
- 4 風機內流場及非穩(wěn)態(tài)壓力分析35-65
- 4.1 風機內流場分析35-42
- 4.1.1 風機內流場速度分布35-40
- 4.1.2 風機內流場壓力分布40-42
- 4.2 風筒前后非穩(wěn)態(tài)壓力研究42-50
- 4.2.1 入口風筒截面壓力分析43-45
- 4.2.2 出口風筒截面壓力分析45-48
- 4.2.3 壓力波動周期分析48-50
- 4.3 各截面峰谷壓力徑向分布50-54
- 4.4 風筒內各截面平均壓力54-59
- 4.4.1 面積平均54-55
- 4.4.2 平均壓力波動分析55-57
- 4.4.3 截面平均壓力峰谷值57-59
- 4.5 平均壓力與壁面壓力的關系59-64
- 4.6 本章小結64-65
- 5 風筒內非穩(wěn)態(tài)速度研究65-77
- 5.1 研究方法及定義65-66
- 5.1.1 速度分量及流向角定義65-66
- 5.1.2 流向角時均值定義66
- 5.2 流向角非穩(wěn)態(tài)波動情況分析66-72
- 5.2.1 入口風筒流向角66-69
- 5.2.2 出口風筒流向角69-72
- 5.3 流向角沿風機軸向變化72-75
- 5.4 本章小結75-77
- 6 結論與展望77-79
- 6.1 全文研究工作總結77
- 6.2 研究展望77-79
- 致謝79-81
- 參考文獻81-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軸流風機[J];農業(yè)機械;2013年11期
2 任世瑤,朱士逖;低噪聲軸流風機的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1983年01期
3 譚衛(wèi)光;;空調軸流風機采用三速電機驅動降低電耗[J];現代節(jié)能;1986年03期
4 陳正懷;談燒結環(huán)冷軸流風機的改造[J];包鋼科技;1987年01期
5 吳佩;;軸流風機的振動及其平衡[J];微特電機;1990年01期
6 張景松;軸流風機葉頂壓力與非穩(wěn)定機理[J];流體機械;1996年09期
7 李景銀,張義云,祁大同;小型高壓小流量軸流風機設計理論[J];流體機械;1997年11期
8 謝遠輝;張昭明;;礦用軸流風機結構與氣動性能研究[J];礦山機械;2014年01期
9 梅興旺;;新型大風量高風速軸流風機[J];哈爾濱軸承;2014年01期
10 馬良玉,安連鎖,王松嶺,王兵樹;大型動(靜)葉調節(jié)軸流風機通用性能數學模型的建立及工程應用實踐[J];動力工程;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昌澤舟;孫建中;張余潔;李智勇;劉宏偉;;新型前彎前掠高效低噪紡織軸流風機[A];2009'全國紡織空調除塵新技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羅代全;陳素華;;軸流風機在醫(yī)療設備中的應用、故障及維護[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四次學術年會浙江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分會9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3 昌澤舟;劉梁;張余潔;劉宏偉;;節(jié)能型紡織空調軸流風機的優(yōu)化設計[A];全國紡織企業(yè)空調除塵系統(tǒng)節(jié)能工作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高效節(jié)能軸流風機葉片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A];電子信息節(jié)能技術與產品推廣應用專集[C];2009年
5 張彥;;第三代先進翼型軸流風機在紡織空調節(jié)能中的研究與應用[A];2009'全國紡織空調除塵新技術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胡石政;蔡尤溪;莊振賢;周瑞法;;軸流風機與風機過濾組系統(tǒng)在潔凈送風性能之分析比較[A];第五屆海峽兩岸制冷空調技術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1年
7 金明;田鋮;由世俊;張歡;;軸流風機支架旋轉角度對內流場的影響[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4年學術年會資料摘要集(2)[C];2004年
8 賈永霞;姜楠;;軸流風機中雷諾應力與變形率滯后渦黏模型的PIV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實驗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9 李延林;董晶;朱文炬;;利用計算技術開發(fā)電站軸流風機新產品[A];首屆七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王澤民;;冗余技術在軸流風機控制程序上的應用[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記者 熊余平 通訊員 向陽;哈汽品牌叫響軸流風機市場[N];中國冶金報;2007年
2 劉洪泉;唐鋼煉鐵廠又一軸流風機投入運行[N];中國冶金報;2006年
3 山東 李宗友;小型直流軸流風機內部電路圖及修理經驗[N];電子報;2010年
4 劉洪泉;唐鋼煉鐵廠2號高爐軸流風機投入運行[N];中國冶金報;2006年
5 劉洪泉;唐鋼2號高爐軸流風機投入運行[N];世界金屬導報;2006年
6 呂群力;上鼓大型電站軸流風機空氣動力全性能試驗獲重大突破[N];中國工業(yè)報;2010年
7 王東民;哈汽打造黨建工作品牌[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尤麗靜;地鐵環(huán)控系統(tǒng)軸流風機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宣佐;軸流風機數值模擬的若干問題探討[D];浙江大學;2015年
3 肖遙;基于均勻試驗設計法的射霧器軸流風機CFD數值模擬分析[D];燕山大學;2016年
4 張鵬;軸流風機結構參數優(yōu)化設計[D];燕山大學;2016年
5 余巖竹;軸流風機葉片切削改造的仿真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6 劉斌;矩形流道內軸流風機非設計工況下流動和傳熱特性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陳聰;對旋軸流風機內部流動分析及小流量工況下性能優(yōu)化[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8 吳晨暉;大型船用軸流風機氣動噪聲特性及降噪機理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9 呂曉軍;可逆軸流風機及翼型特性對內部流場影響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4年
10 席椿富;短風筒軸流風機非穩(wěn)態(tài)旋轉流場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6986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69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