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帶法蘭閥體多向模鍛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17:16
本文關鍵詞:水平帶法蘭閥體多向模鍛工藝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三通閥體 多向模鍛 數(shù)值模擬 影響因素 水平法蘭
【摘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軍工、航天航空、石油運輸、核電等領域對三通閥體類零件的精度和種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使用傳統(tǒng)工藝生產高性能閥體能耗高、效率低,已不能適應現(xiàn)今生產需求。另一方面國內大型閥體需求量大、市場廣泛,大部分靠進口,因此國內迫切需要研發(fā)大型復雜類閥體的制造工藝。本文采用多向模鍛技術,生產水平帶法蘭大型閥體,并對不同方案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和研究。本文運用Pro/e5.0和Forge軟件,建立了水平帶法蘭閥體多向模鍛成形過程的熱力耦合數(shù)值模擬計算模型。首先針對該閥體的結構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成形方案,分別對這三種方案的模型進行數(shù)值模擬,分析比較三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選擇較佳方案,并針對該方案進行進一步改進。文中列出了影響閥體多向模鍛成形質量的各種因素,并利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遴選出了關鍵可調影響因素。分析了各關鍵可調因素對評價指標的影響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得出了閥體鍛件多向模鍛成形工藝的較佳方案。對較佳方案進行模擬,此方案成形的鍛件質量較好。在此基礎上分析法蘭的形狀對成形力的影響,對同類閥體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在6.5MN多向模鍛液壓機上采用較佳方案對水平帶法蘭閥體進行成形實驗,試驗表明采用多項模鍛技術生產閥體成形質量較好,金屬流線分布均勻,力學性能和抗應力腐蝕性能均有提高。水平帶法蘭大型閥體的多向模鍛工藝研究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對該閥體的實際生產具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三通閥體 多向模鍛 數(shù)值模擬 影響因素 水平法蘭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H134;TG316.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緒論13-23
- 1.1 引言13
- 1.2 國內閥體概況13-16
- 1.2.1 國內閥體生產主要工藝14-15
- 1.2.2 國內閥門產業(yè)的現(xiàn)狀15-16
- 1.3 國外閥體概況16
- 1.4 國內外多向模鍛技術發(fā)展概況16-21
- 1.4.1 多向模鍛技術16-18
- 1.4.2 國外多向模鍛技術發(fā)展歷程18-19
- 1.4.3 國內多向模鍛技術發(fā)展歷程19-21
- 1.5 國內外閥體多向模鍛成形工藝概述21-22
- 1.6 本文的研究內容22-23
- 第2章 閥體成形方案比較23-45
- 2.1 引言23-26
- 2.1.1 閥體零件圖及結構特點23-24
- 2.1.2 閥體的鍛件圖24-26
- 2.2 閥體多向模鍛方案的設計26-28
- 2.2.1 成型過程26
- 2.2.2 坯料的設計26-27
- 2.2.3 沖頭的設計27
- 2.2.4 成形方案設計27-28
- 2.3 閥體多向模鍛成形方案熱力耦合數(shù)值模擬模型28-33
- 2.3.1 有限元軟件的介紹28-29
- 2.3.2 成形系統(tǒng)的三維實體建模29-30
- 2.3.3 成形系統(tǒng)的有限元網格模型30-31
- 2.3.4 材料類型31-32
- 2.3.5 邊界條件及初始條件32-33
- 2.3.6 接觸定義33
- 2.3.7 摩擦模型33
- 2.4 三種方案的數(shù)值模擬及缺陷分析33-44
- 2.4.1 方案一數(shù)值模擬過程33-35
- 2.4.2 方案二的數(shù)值模擬過程35-36
- 2.4.3 方案三的數(shù)值模擬過程36-38
- 2.4.4 三種方案的結果比較38-43
- 2.4.5 模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43-44
- 2.5 本章小結44-45
- 第3章 閥體成形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45-63
- 3.1 成形質量評價標準45-46
- 3.2 關鍵影響因素的選擇46-51
- 3.2.1 影響因素分析46-47
- 3.2.2 關鍵影響因素的選取47-51
- 3.3 幾何因素對成形力的影響51-57
- 3.3.1 D2/D1對成形工藝的影響52-55
- 3.3.2 d/D1對成形工藝的影響55-57
- 3.4 閥體多向模鍛較佳成形方案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57-62
- 3.4.1 較佳方案的模型57
- 3.4.2 邊界及初始條件57
- 3.4.3 較佳方案計算結果分析57-62
- 3.4.4 對較佳方案的評價62
- 3.5 本章小結62-63
- 第4章 閥體多向模鍛成形實驗研究63-69
- 4.1 實驗方案63-68
- 4.1.1 實驗設備63-64
- 4.1.2 實驗坯料及模具設計64-66
- 4.1.3 潤滑劑的選用66
- 4.1.4 實驗步驟66-68
- 4.2 實驗結果及分析68
- 4.3 實驗結論68
- 4.4 本章小結68-69
- 結論69-70
- 參考文獻70-7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73-74
- 致謝74-75
- 作者簡介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靳輔安;蘇升貴;高新;趙文;;對多向模鍛合模力的實驗研究[J];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2 徐吉生;高壓三通多向模鍛水平沖頭翹曲成因分析[J];燕山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3 楊平;單德彬;高雙勝;徐文臣;呂炎;;筋板類鍛件等溫精密成形技術研究[J];鍛壓技術;2006年03期
4 李素麗;張治民;李保成;;三通閥體類零件多向加載整體成形發(fā)展與展望[J];鍛壓裝備與制造技術;2007年04期
5 夏巨諶,胡國安,李愛珍,王英;多向模鍛中側向擠壓力的分析與計算[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3年04期
6 夏巨諶,肖景容;管接頭多向模鍛工藝及裝置的運動受力分析[J];華中工學院學報;1987年S1期
7 王彥偉;郭鴻鎮(zhèn);王曉晨;姚澤坤;;等溫鍛造火次對損傷容限型鈦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10年23期
8 任運來;牛龍江;曹峰華;任杰;;多向模鍛工藝與設備的發(fā)展[J];上海電機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于見華;重載汽車鋼制同步齒環(huán)精密塑性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46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64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