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機回轉驅動中圓柱蝸桿副的接觸特性分析及實驗
發(fā)布時間:2020-11-15 15:47
針對某平地機回轉驅動中圓柱蝸桿傳動副的實際嚙合效果不理想、接觸斑點分布不合理等問題,建立傳動副數(shù)學模型,研究其嚙合特性;建立精確的三維實體模型,用接觸有限元法分析了傳動副的接觸特性,并通過數(shù)值實例與樣件試驗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選取合適的變位系數(shù)可以有效避免根切;對蝸輪滾刀進行合理的增徑處理、對傳動副進行修形、對蝸桿齒根和蝸輪齒根進行適當?shù)牡箞A處理,可降低齒面最大應力;傳動副接觸斑點檢測結果與接觸有限元模擬分析結果一致,證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確性;改進后的蝸桿減速器樣機傳動效率在38%~43%之間,正轉時傳動效率略高于反轉時傳動效率。
【部分圖文】:
建立圓柱蝸桿傳動副的相關標架,如圖1所示,圖中標架σm(om-xm,ym,zm)、 σn(on-xn,yn,zn)為空間固定標架,其底矢分別為(im,jm,km)、(in,jn,kn);運動標架σ1(o1-x1,y1,z1)與蝸輪固連,并繞z1軸以角速度ω1旋轉,轉動角度為φ1;標架σ2(o2-x2,y2,z2)與圓柱蝸桿固連,并繞z2軸以角速度ω2旋轉,轉動角度為φ2;標架σ1、σ2的底矢分別為(i1,j1,k1)和(i2,j2,k2),且有φ2/φ1=ω2/ω1=Z1/Z2=i21,其中Z2為圓柱蝸桿頭數(shù),Z1為蝸輪齒數(shù),i21為傳動比,a為傳動副中心距。1.2 傳動副的嚙合關系
基于蝸輪齒面的根切曲線方程(4),利用MATLAB軟件編制程序,求解式中的非線性方程,得蝸輪齒面一類界限曲線如圖4所示,其在蝸輪的有效齒面內,與蝸輪齒根圓的距離為0.49 mm,因此齒面具有微量根切。圖3 蝸輪齒面坐標點
蝸輪齒面坐標點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84935
【部分圖文】:
建立圓柱蝸桿傳動副的相關標架,如圖1所示,圖中標架σm(om-xm,ym,zm)、 σn(on-xn,yn,zn)為空間固定標架,其底矢分別為(im,jm,km)、(in,jn,kn);運動標架σ1(o1-x1,y1,z1)與蝸輪固連,并繞z1軸以角速度ω1旋轉,轉動角度為φ1;標架σ2(o2-x2,y2,z2)與圓柱蝸桿固連,并繞z2軸以角速度ω2旋轉,轉動角度為φ2;標架σ1、σ2的底矢分別為(i1,j1,k1)和(i2,j2,k2),且有φ2/φ1=ω2/ω1=Z1/Z2=i21,其中Z2為圓柱蝸桿頭數(shù),Z1為蝸輪齒數(shù),i21為傳動比,a為傳動副中心距。1.2 傳動副的嚙合關系
基于蝸輪齒面的根切曲線方程(4),利用MATLAB軟件編制程序,求解式中的非線性方程,得蝸輪齒面一類界限曲線如圖4所示,其在蝸輪的有效齒面內,與蝸輪齒根圓的距離為0.49 mm,因此齒面具有微量根切。圖3 蝸輪齒面坐標點
蝸輪齒面坐標點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鴻業(yè),王樹國;凸凹齒圓柱蝸桿副的嚙合原理[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85年A6期
2 楊蘭春,毋慧娟,李麗芬;可控點嚙合圓柱蝸桿副的設計[J];機械設計;1994年02期
3 劉崟,吳鴻業(yè);圓柱蝸桿副的數(shù)值計算[J];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4 成春花;變位圓柱蝸桿副的設計與計算[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4年03期
5 吳鴻業(yè),劉■;圓柱蝸桿副嚙合原理的統(tǒng)一公式[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88年06期
6 陶曄;楊蘭春;;二次包絡凹面圓柱蝸桿副蝸輪滾刀的設計計算[J];太原工業(yè)大學學報;1987年01期
7 吳鴻業(yè),王樹國;利用凸凹齒形在圓柱蝸桿副中排除潤滑弱點軌跡的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86年01期
8 李云堂;圓弧齒圓柱蝸桿副輪齒強度分析[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5年02期
9 武昭暉;關于變位圓柱蝸桿副設計中的幾個基本問題[J];礦山機械;2000年03期
10 徐祥生;;“多頭凹面齒圓柱蝸桿副研究”課題成果鑒定會在蓉召開[J];齒輪;1984年02期
本文編號:2884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288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