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S遞階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建模及通訊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TH1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陽林,吳黎明,鄭漢卿;FMS生產作業(yè)調度控制系統(tǒng)[J];機械制造;1998年03期
2 姜艷 ,張建立 ,林田 ,江巖 ,張岳新;制造環(huán)境下應用數據庫系統(tǒng)安全性設計[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平井,平野,常明;開發(fā)中等品種和中批量發(fā)動機生產的FMS[J];制造技術與機床;1989年09期
4 周志敏;淺析先進制造技術[J];機床電器;2001年05期
5 張立斌,蘇建,潘洪達,賈亞洲;CH-85 FMS故障分析及可靠性改進[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03年04期
6 饒運清,鄧建春,趙天奇,李培根;FMS集成設計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7 武小悅,沙基昌;FMS的可靠性建模研究[J];制造業(yè)自動化;1999年02期
8 武小悅,沙基昌;柔性制造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的GOOPN模型[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CIMS;2000年02期
9 鐘江生;用面向對象方法設計FMS控制軟件[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0年08期
10 蔣亞南,樓應侯,費春華;制造自動化中物流系統(tǒng)設計策略研究[J];制造業(yè)自動化;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志軍;顏國正;丁國清;顏德田;;多移動機器人間通訊機制的設計與實現(xiàn)[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1年
2 邱f^;;飛機鈑金零件FMS系統(tǒng)研究[A];信息科學與微電子技術: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3 錢震林;符雪桐;;一種面向對象的FMS調度知識表示方法[A];1998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4 賀飛鳴;嚴雋薇;;面向對象的Petri網用于FMS動態(tài)調度的研究[A];199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暨智能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下冊)[C];1995年
5 廖明燕;;基于BROOKS協(xié)議的加氣站多機通訊系統(tǒng)[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6 姜作廉;涂凍生;;FMS中的在線調度與死鎖問題[A];1993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7 王學明;馮祖仁;胡保生;;一種智能化FMS生產調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A];1999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8 胡世軍;芮執(zhí)元;董建軍;;先進制造技術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A];機床與液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胡世軍;芮執(zhí)元;董建軍;;先進制造技術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A];第三屆全國流體傳動及控制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2004年
10 卜云峰;吳建華;丁宏嵐;;驗證FMS運控軟件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A];1998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崔玲;立足未來制造 小巨人主推FMS柔性線[N];中國工業(yè)報;2011年
2 高鳴矯 DigiTimes;Cypress提供低功耗、低成本雙口RAM解決方案[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3 古新萍;我國首次參加IAEA大規(guī)模核應急演習[N];大眾科技報;2005年
4 劉笑宇;審計保密工作的難點及對策分析[N];中國審計報;2006年
5 肖;我國基礎軟件研發(fā)取得新突破[N];中國證券報;2003年
6 泰宣;太保網上售“險”漸成規(guī)模[N];經濟日報;2005年
7 君毅;摩托羅拉i.smart原型七月底問世[N];電子資訊時報;2003年
8 樊晉鐵;我省防汛工作再“堵”薄弱環(huán)節(jié)[N];山西經濟日報;2008年
9 謝寧;中創(chuàng)軟件InforBus通過鑒定[N];中國電子報;2003年
10 北京機床研究所 陳循介;21世紀世界機床生產、需求、技術展望[N];中國機電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小龍;基于Petri網的FMS調度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心;基于Petri網的FMS建模及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趙冬香;茶樹—假眼小綠葉蟬—蜘蛛間化學、物理通訊機制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4 羅賽;可重構計算系統(tǒng)體系結構研究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5 王醒策;基于強化學習和群集智能方法的多機器人協(xié)作協(xié)調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6 李璇;STAR實驗中雙強子方位角關聯(lián)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唐秋華;分布式虛擬環(huán)境建模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8 趙丹;柔性制造系統(tǒng)刀具流動態(tài)調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9 鄂越;基于Agent的蜂產品質量控制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2年
10 李紹勇;基于信標迭代控制的Petri網死鎖預防策略[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鋒;FMS遞階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建模及通訊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2010年
2 曹冬梅;可重組FMS生產系統(tǒng)實驗環(huán)境設計與實現(xiàn)[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陳榮;基于FMS的交互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劉娜;基于固高FMS的控制系統(tǒng)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5 唐智強;面向公路施工的機群體系結構及其通訊機制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6 李寶敏;基于多種通訊機制下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鄭貞其;基于MMS和Web Services的FMS混合式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8 方蓓;基于FMS的校園即時通訊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蘇州大學;2011年
9 任杰;面向FMS的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設計與優(yōu)化[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10 沈鎮(zhèn)靜;基于面向對象Petri網建模的FMS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2012年
本文編號:2701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270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