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齒數(shù)非對稱斜齒輪彎曲疲勞應力特性分析
[Abstract]:Less tooth number asymmetrical gears have been studied and applied in more and more fields of miniaturization, lightweight, energy saving and high efficiency, but less research on bending fatigu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ear machining, the coordinate equation of gear profile is set up, and the analy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nding stress of tooth root of less tooth number asymmetric gear with asymmetric tooth profile and tangential displacement is propos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low tooth number asymmetric gear and the less tooth number symmetrical gear were machined by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method. The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less tooth number asymmetric gear and symmetrical gear was tested by high frequency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and the fatigue cumulative failure hypothesis was used. By analyzing the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stress levels, a complete and true C-R-S-N curve is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estimating the bending fatigue life of asymmetric gears with less tee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tooth root of asymmetric gear with less tooth number is 13.64 higher than that of symmetrical gear by analytic method, and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tooth root of asymmetric gear with less tooth number is 14.78 higher than that of symmetrical gear calc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Under the same load, the bending fatigue life of asymmetric gear with less tooth number is 46.8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ymmetrical gear,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nalytical 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method for this kind of research.
【作者單位】: 齊齊哈爾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基金】:黑龍江自然科學基金(201303698) 齊齊哈爾科學技術計劃項目(GYGG-201418) 齊齊哈爾大學教研項目(2016070)
【分類號】:TH132.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奇斌;張義民;;齒向修形直齒輪系統(tǒng)動力學特性分析[J];振動工程學報;2016年01期
2 趙向飛;張敬彩;劉紅旗;王寶超;;基于曲線優(yōu)化提高齒輪彎曲強度的方法[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6期
3 秦大同;;國際齒輪傳動研究現(xiàn)狀[J];重慶大學學報;2014年08期
4 蔣進科;方宗德;蘇進展;;斜齒輪實際齒面接觸分析技術[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5 王建平;盧鵬;張新榮;楊文;劉成龍;馬福貴;;隨機載荷下漸開線直齒輪齒根彎曲應力計算方法研究[J];機械傳動;2013年10期
6 章宏文;吳鳳林;;非對稱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應用于風電齒輪箱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農(nóng)機化學報;2013年05期
7 田興;李威;;少齒數(shù)非對稱斜齒輪根切與動態(tài)特性的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7期
8 汪中厚;張寧;董德敏;陳習江;;基于空間接觸的齒根過渡曲線對齒輪彎曲強度影響分析[J];機械強度;2013年03期
9 李寧;李威;肖望強;;對稱與非對稱齒輪齒根彎曲應力對比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10 王慶;張以都;;二級圓柱斜齒輪系統(tǒng)耦合動態(tài)響應分析[J];振動與沖擊;2012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有杰;;少齒數(shù)非對稱斜齒輪彎曲疲勞應力特性分析[J];機械傳動;2017年07期
2 袁冰;常山;吳立言;劉更;陳策;;對角修形對斜齒輪系統(tǒng)準靜態(tài)及動態(tài)特性的影響研究[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3 周琦;;基于LS-DYNA少齒數(shù)非對稱斜齒輪動態(tài)特性分析[J];機械傳動;2017年03期
4 周美施;張洪信;張鐵柱;趙清海;;球傳動機構的原理及應用[J];機械制造;2017年02期
5 周長江;解亞寧;黃操;錢炫呂;;含摩擦齒根彎曲應力載荷歷程計算與測試[J];機械傳動;2016年11期
6 符升平;李勝波;羅寧;鐘銘恩;;車輛變速器齒輪軸系和箱體動力學耦合研究[J];汽車工程;2016年09期
7 叢丹;孫齊;;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對密煉機減速器箱體的優(yōu)化設計[J];橡塑技術與裝備;2016年17期
8 陳運勝;;無人飛行器輸出軸系組件分層切割加工優(yōu)化[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6年08期
9 韓振華;石萬凱;肖洋軼;徐浪;;新型復合擺線外嚙合圓柱齒輪副的傳動特性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6年09期
10 張學玲;賈巨民;高波;;非圓錐齒輪限滑差速器結構性能仿真及優(yōu)化設計[J];機械科學與技術;2016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奇斌;胡鵬;張義民;馬輝;;基于積分模型的斜齒輪轉子系統(tǒng)振動特性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2 馬輝;逄旭;宋溶澤;楊健;張素燕;;考慮齒頂修緣的齒輪-轉子系統(tǒng)振動響應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14年07期
3 劉永臣;常綠;孫麗;;輪式裝載機傳動系載荷譜編制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12年12期
4 李寧;劉寧;李威;;基于Pro/E的非對稱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參數(shù)化設計及應力分析[J];機械傳動;2012年03期
5 鮑洪;安琦;;漸開線直齒輪輪齒載荷及應力計算方法[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6 李寧;李威;韓建友;劉寧;;非對稱齒廓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的齒形設計及嚙合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7 何曉華;陳兵奎;;齒條型刀具對齒輪彎曲疲勞強度的影響分析[J];機械傳動;2011年07期
8 靳廣虎;朱如鵬;李政民卿;鮑和云;;齒寬系數(shù)對面齒輪齒根彎曲應力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9 唐進元;周煒;陳思雨;;齒輪傳動嚙合接觸沖擊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07期
10 蔣慶磊;吳大轉;譚善光;王樂勤;;齒輪傳動多轉子耦合系統(tǒng)振動特性研究[J];振動工程學報;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道揆 ,方佩芝;非對稱滿應力拱的優(yōu)化[J];湖南大學學報;1982年02期
2 徐光耀;非對稱船尾的優(yōu)點[J];船舶;1991年04期
3 吳安玉;董冬;展曉宇;;非對稱鉛門校正因素的測定分析[J];醫(yī)學物理;1991年Z1期
4 黃洪鐘;非對稱模糊優(yōu)化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囿(三)[J];機械設計;1997年02期
5 冉隆科;;以弱制強——論非對稱戰(zhàn)法[J];現(xiàn)代兵器;2001年06期
6 龔云娟;性別標記的非對稱現(xiàn)象[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А.А.Львов;В.А.Музыкин;陳灼華;;四軸敞車非對稱載荷時的動力學[J];鐵道車輛譯叢;1965年11期
8 賈潤沛;非對稱冷卻條件下的熱應力變形與機理初探[J];金屬材料與熱加工工藝;1983年01期
9 侯丙林;;非對稱修磨鉆頭可提高耐用度[J];機械工人.冷加工;1983年05期
10 楊永年;大迎角非對稱載荷的減緩和控制[J];空氣動力學學報;198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大成;;非對稱遺傳現(xiàn)象的研究與進展[A];“基因、進化與生理功能多樣性”海內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比較生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錯位與非對稱沖突[A];國際關系研究:新領域與新理論——2010年博士論壇[C];2010年
3 郝志峰;曹慶杰;;非對稱非線性支撐振子的復雜動力學[A];第十四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十一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摘要集與會議議程[C];2013年
4 韓式方;;各向異性粘彈液體非對稱本構理論及其流體動力行為研究進展[A];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第九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范召林;王元靖;侯躍龍;賀中;;可壓縮流中聲激勵對細長體大迎角流動非對稱性的影響研究[A];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6 郝孟麗;;非對稱非高斯噪聲對腫瘤細胞動力學行為的影響[A];第二屆全國隨機動力學學術會議摘要集與會議議程[C];2013年
7 吳恒煜;朱福敏;;中國股票市場資產(chǎn)收益的非對稱無窮純跳躍行為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8 胡漢東;鄧學鎣;楊其德;;旋成體長度對大攻角非對稱背渦的影響研究[A];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領域中的力學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9 李爽;石磊;;初始實力非對稱對實驗者博弈策略選擇的影響[A];21世紀數(shù)量經(jīng)濟學(第13卷)[C];2012年
10 馬如寶;劉宗華;;時間延遲和非對稱對耦合振子嵌入態(tài)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復雜網(wǎng)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鮮紅星邋謝平文 趙榮春;非對稱作戰(zhàn)中的非對稱因子[N];中國國防報;2007年
2 朱磊 石紅梅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鎮(zhèn)江船艇學院;謀略運用中注重形成“非對稱性”優(yōu)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楊罡;非對稱:蘊藏戰(zhàn)法創(chuàng)新奧秘[N];解放軍報;2013年
4 張,
本文編號:24028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240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