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機試驗中慣導平臺誤差系數(shù)辨識方法
本文關鍵詞: 慣導平臺 離心機試驗 相關系數(shù) 參數(shù)辨識 出處:《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離心機試驗中慣導平臺誤差系數(shù)辨識問題,提出一種6位置辨識方案。建立誤差系數(shù)辨識的非線性模型,再利用擴展卡爾曼濾波估計誤差系數(shù)。由濾波中的估值方差矩陣計算各誤差系數(shù)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用相關系數(shù)分析系統(tǒng)的可觀性,并將所有相關系數(shù)之和最小作為優(yōu)化指標,利用遺傳算法得到最優(yōu)的位置組合。仿真結果表明,采用該方案可以有效辨識出慣導平臺中與加速度高階項有關的各項誤差系數(shù)。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error co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inertial navigation platform in centrifuge test, a six-position identifi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and a nonlinear model of error co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error coefficient is estimated by extended Kalman filter.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error coefficient is calculated from the estimation variance matrix in the filter, and the observability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minimum of al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s taken as the optimization index, and the optimal position combination is obtained by genetic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error coefficients related to the higher order term of acceleration in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platform.
【作者單位】: 國防科技大學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
【分類號】:TH824.4;TH69
【正文快照】: 目前,針對慣導平臺系統(tǒng)的誤差系數(shù)辨識,常采用的方法有靜態(tài)多位置法[1-2]和連續(xù)翻滾法[3-5]。多位置標定方法實現(xiàn)起來簡單,運算量小,但能夠辨識的誤差系數(shù)較少;連續(xù)翻滾自標定能夠標定的誤差系數(shù)項數(shù)多,但耗時長,旋轉路徑設計是重點和難點。無論是多位置法還是連續(xù)翻滾方法,誤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丁智堅;蔡洪;楊華波;連丁磊;;浮球式慣性平臺連續(xù)翻滾自標定自對準方法[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2 陳雨;趙剡;李群生;;一種可觀測度分析方法及在傳遞對準中的應用[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3年04期
3 陳才;郭剛;蘇寶庫;;基于離心機測試的慣導平臺誤差系數(shù)辨識研究[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0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呂建強;葉松;趙玉梅;駱斐;;可觀測性分析在組合導航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年16期
2 宋嘉鈺;楊黎明;李東杰;;慣性導航傳遞對準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兵器裝備工程學報;2016年02期
3 許永飛;張士峰;;慣導平臺自標定中安裝誤差可觀性分析[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5年05期
4 楊業(yè);梁祿揚;吳浩;郭濤;;基于帶回轉臺離心機試驗的慣性平臺仿真建模研究[J];航天控制;2014年02期
5 梁浩;王丹丹;穆榮軍;;基于狀態(tài)參數(shù)可觀測度分析的艦機傳遞對準自適應濾波方法[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4年01期
6 禹亮;程詠梅;李軍偉;程承;;通用慣導測試仿真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仿真;2012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安梁;蔡洪;白錫斌;;浮球式慣導平臺的自適應模糊滑模穩(wěn)定控制[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2 楊曉霞;陰玉梅;;可觀測度的探討及其在捷聯(lián)慣導系統(tǒng)可觀測性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2年04期
3 孔星煒;董景新;吉慶昌;薛建平;;一種基于PWCS的慣導系統(tǒng)可觀測度分析方法[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1年06期
4 曹淵;張士峰;楊華波;蔡洪;;一種新的慣性平臺快速連續(xù)旋轉自對準方法[J];兵工學報;2011年12期
5 曹淵;張士峰;楊華波;蔡洪;;慣導平臺誤差快速自標定方法研究[J];宇航學報;2011年06期
6 包為民;申功勛;李華濱;;慣性平臺在系統(tǒng)中多位置翻滾自標定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7 解春明;趙剡;鄧俊云;;一種改進的自適應平方根傳遞對準濾波算法[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1年03期
8 李建文;劉華偉;吳高龍;;基于低維SOM的可觀測度分析方法及其應用[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09年07期
9 ;Error model identification of inertial navigation platform based on errors-in-variables model[J];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09年02期
10 馬艷紅;胡軍;;基于SVD理論的可觀測度分析方法的幾個反例[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靜;肖龍旭;任革學;;捷聯(lián)慣測組合誤差系數(shù)分離與補償方法[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1年12期
2 賈沛然;用特殊彈道分離制導工具誤差系數(shù)并推算正常彈道的制導工具誤差[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1985年02期
3 趙國清;劉潤濤;;三次插值樣條誤差系數(shù)的改進[J];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學報;1985年01期
4 趙國清;劉潤濤;;三次插值樣條誤差系數(shù)的改進[J];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科學報告會論文摘要匯編;1985年S1期
5 焦巍;張國良;劉光斌;;捷聯(lián)陀螺漂移誤差系數(shù)預測方法研究[J];電光與控制;2006年02期
6 劉潔瑜;張志警;馬學文;周小剛;;灰色關聯(lián)判斷矩陣的捷聯(lián)慣組誤差系數(shù)權重分析[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3年02期
7 張志警;劉潔瑜;馬學文;;基于非等間距灰色模型的捷聯(lián)慣組誤差系數(shù)建模預測[J];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2011年05期
8 曹立佳;張勝修;董燕琴;付敏;;一種多源試驗條件下慣導誤差系數(shù)融合的新方法[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1年03期
9 張國良;鄧方林;曾靜;;SIMU誤差系數(shù)長途運輸影響度量的探討[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2年S1期
10 張玲霞,陳明,曹曉青;多組SIMU誤差系數(shù)驗前分布的融合建模方法[J];宇航計測技術;200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靖;高精度慣導平臺自標定自對準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712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147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