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載接觸試驗與機理分析
本文關鍵詞: 重載接觸 托輥系統(tǒng) 磨損機理 表面形貌 出處:《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重載接觸工作狀況下機械零部件的耐磨性,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以某重載裝備伸縮臂的托輥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進行托輥系統(tǒng)與支撐板重載接觸試驗,研究摩擦試件的磨損機理.使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和能譜分析儀對試件磨損后的表面宏/微觀形貌、化學成分和塑性變形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重載工作狀況下,隨著磨損次數(shù)的增加,支撐板的磨損機理呈現(xiàn)為綜合的磨粒磨損和黏著磨損;而由于托輥的硬度比支撐板硬度高,所以托輥的磨損機理主要是磨粒磨損,伴隨著輕微的黏著磨損.通過對磨損后托輥截斷面的顯微組織觀察,發(fā)現(xiàn)表層片狀珠光體局部區(qū)域有位錯、組織破壞等現(xiàn)象,這表明重載接觸下托輥已經(jīng)發(fā)生塑性變形.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wear resistance of mechanical parts under heavy load contact working condition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arts, the heavy load contact test between the roller system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was carried out by taking the roller system of a certain heavy duty equipment telescopic ar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wear mechanism of friction specimens was studied. The macro / micro morph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worn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 spectrum analyzer. With the increase of wear times, the wear mechanism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integrated abrasive wear and adhesive wear. Because the hardness of the roll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wear mechanism of the roller is mainly abrasive wear, accompanied by slight adhesion wear.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dislocations and microstructures in the local area of the surface lamellar pearlit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ollers have plastic deformation under heavy load contact.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575398)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5ZR14424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
【分類號】:TH117.1
【正文快照】: 低速重載接觸運動作為一種特殊工作狀況廣泛存在于實際工程應用中.與普通摩擦副運動相比,其運行條件惡劣,更易出現(xiàn)磨損等失效現(xiàn)象,進而導致機械系統(tǒng)零部件工作效率低、工作不穩(wěn)定,甚至喪失工作能力[1-2].因此,研究重載接觸摩擦副的磨損機理和規(guī)律,尋求防止和減少磨損的措施,對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春暉,段純?nèi)A;超大超長特種托輥的國產(chǎn)化研制[J];銅業(yè)工程;2005年01期
2 劉春暉;馬新生;;新型免加工止口托輥的研制[J];起重運輸機械;2006年01期
3 劉剛;;影響托輥壽命的原因分析及改進方案[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6年03期
4 王新偉;丁彥輝;胡志超;;新型外置托輥的研制[J];起重運輸機械;2007年01期
5 雷七四;武立倉;劉宏兵;;先進的全自動托輥生產(chǎn)線[J];起重運輸機械;2008年09期
6 于福林;王俊成;;提高托輥制造質(zhì)量的技術經(jīng)濟性分析[J];機電信息;2010年12期
7 張紅梅;;淺談影響托輥性能的要素[J];科學之友;2011年15期
8 肖湘;;新型托輥生產(chǎn)工藝延長壽命的新材料使用[J];科學之友;2013年05期
9 白金輝;托輥的計算和選用[J];起重運輸機械;1981年02期
10 Ю.С.ПУХОВ ,白金輝;平衡托輥參數(shù)的選擇[J];起重運輸機械;1982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明昭;;理想的托輥核心技術[A];2009中國水泥技術年會暨第十一屆全國水泥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潘發(fā)生;奚麗峰;;托輥旋轉阻力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分析[A];煤礦機電一體化新技術及裝備學術研討論文專集[C];2003年
3 段子龍;;托輥裝置的運行分析[A];2008年中小高爐煉鐵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孔凡永;;新型托輥架在原礦運輸皮帶中的應用[A];魯冀晉瓊粵川六省金屬學會第十四屆礦山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孫明昭;;淺析托輥綜合性能對帶式輸送機的影響[A];2005年水泥技術大會暨第七屆全國水泥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5年
6 郭嘉德;;帶式輸送機自動調(diào)心托輥[A];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物流工程與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濟——第七屆物流工程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7 郭嘉德;;帶式輸送機自動調(diào)心托輥[A];人才、創(chuàng)新與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黃公安;;制動過程中阻尼托輥對輸送帶張力的影響[A];煤礦機電一體化新技術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王康;朱軍;史勃;張雷;;新型托輥切管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A];2009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二)[C];2009年
10 劉小龍;;煉鐵廠265m~2冷燒機環(huán)冷內(nèi)支撐托輥更換新方法[A];2006中國金屬學會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雙林;技術創(chuàng)新使“興華”托輥常新[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劉慧康;“神效”托輥 神在哪里[N];中國建材報;2006年
3 北京雨潤華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孫明昭;新一代輸送機托輥綜合性能和使用效果[N];中國建材報;2005年
4 魏雙林;“興華”托輥托起領先技術[N];經(jīng)理日報;2004年
5 魏雙林;興華全塑鋼托輥暢銷[N];中國化工報;2007年
6 桐廬三獅建材有限公司 范祖武;“神效”托輥給我們企業(yè)帶來了可觀效益[N];中國建材報;2006年
7 文心;神效托輥在河南孟電集團見奇效[N];中國建材報;2007年
8 何連平 文心;“神效托輥”:節(jié)能降耗效果顯著[N];中國建材報;2007年
9 魏雙林;“興華”全塑鋼托輥暢銷全國[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10 記者 趙小芬;“神效托輥”大顯神威[N];中國礦業(yè)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玉超;帶式輸送機托輥軸承摩擦扭矩特性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運祥;哈密瓜分級試驗裝置的設計與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年
2 王樹青;TG-ZX01托輥自動化生產(chǎn)線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袁敏;托輥生產(chǎn)線物流系統(tǒng)的建模與仿真[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4 謝磊;托輥用耐低溫尼龍6基耐磨復合材料的研制[D];湖南大學;2013年
5 吳頌曦;托輥自動生產(chǎn)線故障診斷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4年
6 鄧凌云;托輥用耐磨尼龍6復合材料的研制[D];湖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631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146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