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零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對策與研究
本文關鍵詞:減小零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對策與研究
【摘要】:加工后零件表面存在許多高低不平,具有較小間距的峰谷,它們的微觀幾何特性稱為表面粗糙度。對機械零件的耐磨性、抗腐蝕性、疲勞強度和零件配合的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響,減小表面粗糙度值是提高零件表面加工質量的重要指標。如何減小零件表面粗糙度是機械車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技術。
【作者單位】: 洛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
【關鍵詞】: 表面粗糙度 加工質量 幾何特性
【分類號】:TH161.1
【正文快照】: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由于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工藝系統(tǒng)的振動,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加工后的工件表面總會存在許多高低不平的微小峰谷,這些零件被加工表面上的微觀幾何形狀誤差稱為表面粗糙度[1]。零件表面粗糙度是零件表面質量的重要技術指標,對零件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許靜靜;;淺談減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幾種方法[J];科技視界;2014年21期
2 劉強;;關于工件加工中積屑瘤形成的原因分析[J];湖南農機;2014年06期
3 李志江;;表面粗糙度產(chǎn)生原因及影響因素的分析與控制[J];裝備制造技術;2011年11期
4 孫貴鑫;;金屬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缺陷的產(chǎn)生機理與排除[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0年03期
5 馮高頭,高學平;常見粗糙度缺陷的原因分析與排除[J];機械工人.冷加工;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俊卿;仲建軍;;減小零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對策與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7年01期
2 何田田;姜彬;李哲;丁巖;吳培軍;;軸向分層車削外螺紋工藝方案設計及實驗[J];中國科技論文;2016年22期
3 田遠巍;;對切削加工中積屑瘤成因及其預防措施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年19期
4 楊曉俊;;壓力叉凹槽表面質量的控制與檢測[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6年07期
5 朱志鵬;;機械加工工藝對加工精度的影響[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年06期
6 徐忠濤;;金屬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缺陷的產(chǎn)生與排除分析[J];河北企業(yè);2015年11期
7 魏文靜;沈浩;;PCBN刀具斷續(xù)車削Cr12MoV鋼表面粗糙度的試驗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14年10期
8 肖維靈;陳海波;殷琰;;表面粗糙度對Glidcop和Q345低周疲勞壽命影響的試驗研究[J];實驗力學;2014年04期
9 李志江;;表面粗糙度產(chǎn)生原因及影響因素的分析與控制[J];裝備制造技術;2011年1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姚美瑜;;積屑瘤對加工精度的影響[J];機電技術;2007年01期
2 李偉華;小孔攻絲的問題與對策[J];機械制造;2002年04期
3 馮高頭,高學平;常見粗糙度缺陷的原因分析與排除[J];機械工人.冷加工;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志宏;;機械式拋光機的應用[J];機械工藝師;1992年11期
2 汪玉祥;周蘇閩;包志剛;張亞瓊;;基于耐磨性鎳磷化學鍍層表面粗糙度值的確定[J];廣東化工;2010年03期
3 曹志全 ,曾忠;圓弧車刀降低球面表面粗糙度值實踐[J];機械工人.冷加工;2004年09期
4 劉永云;孫傳俊;馬日光;;高速精加工表面粗糙度值預測模型研究[J];模具制造;2007年12期
5 任瑞香;劉現(xiàn)力;李肅艷;;粗糙度測量新標準的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10年09期
6 胡金城;低表面粗糙度值磨削加工中工藝參數(shù)的選擇[J];機械工人.冷加工;2000年01期
7 彭寬平;;粗糙度和桿速對液壓往復桿式密封泄漏的影響[J];液壓氣動與密封;2009年06期
8 張?zhí)┎?取樣長度、評定長度在粗糙度測量中的應用[J];制造技術與機床;1999年07期
9 紀處安;;高能壓力機螺桿摩擦面粗糙度選用和拋光[J];機械工程師;2009年04期
10 趙學增;李洪波;褚巍;肖增文;李寧;;基于計量學的線邊緣粗糙度定義[J];機械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朱曉東;李寧;黎德育;李瑋;;鍍液流速對高速電鍍鋅層粗糙度及織構的影響[A];2004年全國電子電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孔磊;胡會利;于元春;侯峰巖;屠振密;;工藝參數(shù)對三價鉻鍍鉻層粗糙度的影響[A];2011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3 伍瑩;陳克安;;聽覺粗糙度的心理聲學模型及其主觀評價研究[A];第二屆西安-上海兩地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吳顯斌;豆小艷;程國東;叢立志;;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鋼結構涂裝工藝中粗糙度的預估[A];'2011全國鋼結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安蓉;李福援;李英杰;;復合電解砂光工藝實驗研究[A];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譚勇;鋼鐵表面電化學毛化工藝及機理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鼎;粗糙度在月海玄武巖地層年齡研究中的作用探討[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覃夢麗;基于多源遙感數(shù)據(jù)的大氣粗糙度反演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088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110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