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居民收入與居民消費結構
發(fā)布時間:2022-01-27 03:34
支付方式會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通過理論分析發(fā)現,移動支付的支付流程更加便捷,能夠緩解消費者的流動性約束,支付時存在"心理賬戶"效應,因此移動支付可增加居民消費。實證分析進一步表明,移動支付和可支配收入能夠顯著增加生存型消費和發(fā)展型消費;生存型消費和發(fā)展型消費受到短期沖擊后,能夠較快地回歸長期均衡狀態(tài);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表明,移動支付變動和生存型消費變動互為因果關系,移動支付變動只能單向引起發(fā)展型消費的變動。因此,可以從提高移動支付普及率、鼓勵移動支付技術創(chuàng)新、加強監(jiān)管等方面入手,發(fā)揮移動支付對于消費的積極影響。
【文章來源】: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40(04)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獻回顧
二、理論分析
(一)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的關系
(二)移動支付和居民消費的關系
1.移動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2.移動支付緩解了消費者的流動性約束
3.“心理賬戶”效應降低了消費者支付的心理損失
三、模型建立與變量選取
(一)消費水平
(二)移動支付
(三)收入水平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平穩(wěn)性檢驗
(二)協(xié)整檢驗
(三)誤差修正
(四)格蘭杰因果檢驗
五、結論及啟示
(一)結論
(二)啟示
1.不斷提高移動支付普及率對于增加消費有積極作用
2.持續(xù)優(yōu)化移動支付技術為我國消費升級貢獻力量
3.加強移動支付監(jiān)管可以提升普通消費者對于移動支付的信任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移動支付對我國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J]. 裴輝儒,胡月.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2020(01)
[2]移動支付方式與異質性消費者線下消費行為[J]. 劉向東,張舒. 中國流通經濟. 2019(12)
[3]日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建設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黃子玉,霍海燕.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5)
[4]消費信貸如何影響消費行為?——來自信用卡信用額度調整的證據[J]. 李廣子,王健. 國際金融研究. 2017(10)
[5]移動支付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基于不同支付方式的比較[J]. 王曉彥,胡德寶. 消費經濟. 2017(05)
[6]移動支付的發(fā)展前景與風險監(jiān)管[J]. 劉越,徐超,張榆新. 社會科學研究. 2017(03)
[7]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yè)的現狀、困境和未來[J]. 馬強,王軍. 財經科學. 2016(08)
[8]消費者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CHFS(2011)調查數據的經驗分析[J]. 曹倩,劉鵬程,王小潔. 宏觀經濟研究. 2016(07)
[9]移動支付風險防控實踐[J]. 李鴻. 中國金融. 2016(12)
[10]支付方式對產品偏好的影響研究[J]. 楊晨,王海忠,鐘科,付佳,江紅艷. 管理學報. 2015(02)
本文編號:3611678
【文章來源】: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40(04)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文獻回顧
二、理論分析
(一)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的關系
(二)移動支付和居民消費的關系
1.移動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2.移動支付緩解了消費者的流動性約束
3.“心理賬戶”效應降低了消費者支付的心理損失
三、模型建立與變量選取
(一)消費水平
(二)移動支付
(三)收入水平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平穩(wěn)性檢驗
(二)協(xié)整檢驗
(三)誤差修正
(四)格蘭杰因果檢驗
五、結論及啟示
(一)結論
(二)啟示
1.不斷提高移動支付普及率對于增加消費有積極作用
2.持續(xù)優(yōu)化移動支付技術為我國消費升級貢獻力量
3.加強移動支付監(jiān)管可以提升普通消費者對于移動支付的信任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移動支付對我國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J]. 裴輝儒,胡月.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2020(01)
[2]移動支付方式與異質性消費者線下消費行為[J]. 劉向東,張舒. 中國流通經濟. 2019(12)
[3]日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建設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黃子玉,霍海燕.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5)
[4]消費信貸如何影響消費行為?——來自信用卡信用額度調整的證據[J]. 李廣子,王健. 國際金融研究. 2017(10)
[5]移動支付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基于不同支付方式的比較[J]. 王曉彥,胡德寶. 消費經濟. 2017(05)
[6]移動支付的發(fā)展前景與風險監(jiān)管[J]. 劉越,徐超,張榆新. 社會科學研究. 2017(03)
[7]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yè)的現狀、困境和未來[J]. 馬強,王軍. 財經科學. 2016(08)
[8]消費者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CHFS(2011)調查數據的經驗分析[J]. 曹倩,劉鵬程,王小潔. 宏觀經濟研究. 2016(07)
[9]移動支付風險防控實踐[J]. 李鴻. 中國金融. 2016(12)
[10]支付方式對產品偏好的影響研究[J]. 楊晨,王海忠,鐘科,付佳,江紅艷. 管理學報. 2015(02)
本文編號:3611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116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