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流動與社會資本的構建 ——以黔東南太坪村苗族禮物交換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18:07
禮物的流動作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事項,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從莫斯對古代社會禮物流動中回禮原因——“禮物之靈”的探索,到現(xiàn)代社會閻云翔對社會生活中禮物交換里社會關系網(wǎng)絡模式的研究,再到國內學者對于人情、面子、關系基調下禮物交換的分析,無疑不體現(xiàn)出禮物交換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活動,有其獨特的作用和功能。從目前關于禮物交換的研究來看,學者們更多的是傾向于禮物交換原因、交換功能、交換內容的研究,而從少數(shù)民族角度研究禮物交換的甚少,在特定少數(shù)民族文化背景下,他們的民族習慣、民族風俗、認同感在禮物交換過程中得到獨特的表達,這種背景下的禮物交換,除了具有本身的意義外,還將體現(xiàn)特定的文化意義、經(jīng)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文化十分豐富,本研究立足于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采用人類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等多學科的綜合視角,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文獻,以黔東南禮俗氛圍濃厚的太坪苗族村為研究個案,考察太坪村苗族在儀式性場合(出生禮、婚禮、喪禮、立房子)和非儀式性場合(勞動力交換、拜訪親友、探望病人)中禮物的流動,在描述太坪村苗族禮物流動過程中呈現(xiàn)他們的民族文化,并指出隨著禮物的流動,帶來情感...
【文章來源】:貴州財經(jīng)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婚禮的酒席
勞動力交換后的飯席
立房子村民相互幫忙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資本視角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綜述[J]. 鄭富年,黃志堅. 農業(yè)經(jīng)濟. 2011(09)
[2]正視鄉(xiāng)村治理中的社會資本問題[J]. 劉軍艷.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11(03)
[3]農村人情消費中的非正式制度:一個交易費用理論框架[J]. 田學斌,閆真. 消費經(jīng)濟. 2011(03)
[4]禮俗與統(tǒng)俗:中國古代禮對俗的文化訴求[J]. 王玉霞.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5]農村勞動力城市轉移:一個宏觀社會資本理論框架的檢驗——以南京為例[J]. 季文,陳萬明.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 2011(02)
[6]社會資本與鄉(xiāng)村治理[J]. 帥慶. 江西社會科學. 2011(02)
[7]社會資本與民族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的關聯(lián)分析[J]. 辛文卿. 前沿. 2010(23)
[8]社會資本與農村發(fā)展探析——以貴州省為例[J]. 袁涓文. 農村經(jīng)濟與科技. 2010(11)
[9]農村社會禮物流動形式及其社會意義[J]. 金英. 知識經(jīng)濟. 2010(18)
[10]都市情感生活中的禮物交換特征與功能初探[J]. 肖云忠.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2)
博士論文
[1]禮文化的人文精神與價值研究[D]. 張自慧.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社交網(wǎng)絡使用行為與社會資本獲得關系研究[D]. 李園園.蘭州大學 2011
[2]社會資本對村級治理的影響研究[D]. 宋蘭蘭.中南民族大學 2011
[3]農村喪葬禮儀中的人情交往研究[D]. 王濤.華東師范大學 2010
[4]網(wǎng)絡交換論與中國人情分析[D]. 費春宏.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0
[5]中國農村社會資本研究[D]. 陶艷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7
[6]禮金、理性與農民隨禮行為[D]. 孟濤.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3221
【文章來源】:貴州財經(jīng)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婚禮的酒席
勞動力交換后的飯席
立房子村民相互幫忙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資本視角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綜述[J]. 鄭富年,黃志堅. 農業(yè)經(jīng)濟. 2011(09)
[2]正視鄉(xiāng)村治理中的社會資本問題[J]. 劉軍艷.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11(03)
[3]農村人情消費中的非正式制度:一個交易費用理論框架[J]. 田學斌,閆真. 消費經(jīng)濟. 2011(03)
[4]禮俗與統(tǒng)俗:中國古代禮對俗的文化訴求[J]. 王玉霞.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5]農村勞動力城市轉移:一個宏觀社會資本理論框架的檢驗——以南京為例[J]. 季文,陳萬明.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 2011(02)
[6]社會資本與鄉(xiāng)村治理[J]. 帥慶. 江西社會科學. 2011(02)
[7]社會資本與民族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的關聯(lián)分析[J]. 辛文卿. 前沿. 2010(23)
[8]社會資本與農村發(fā)展探析——以貴州省為例[J]. 袁涓文. 農村經(jīng)濟與科技. 2010(11)
[9]農村社會禮物流動形式及其社會意義[J]. 金英. 知識經(jīng)濟. 2010(18)
[10]都市情感生活中的禮物交換特征與功能初探[J]. 肖云忠.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2)
博士論文
[1]禮文化的人文精神與價值研究[D]. 張自慧.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社交網(wǎng)絡使用行為與社會資本獲得關系研究[D]. 李園園.蘭州大學 2011
[2]社會資本對村級治理的影響研究[D]. 宋蘭蘭.中南民族大學 2011
[3]農村喪葬禮儀中的人情交往研究[D]. 王濤.華東師范大學 2010
[4]網(wǎng)絡交換論與中國人情分析[D]. 費春宏.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0
[5]中國農村社會資本研究[D]. 陶艷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7
[6]禮金、理性與農民隨禮行為[D]. 孟濤.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3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832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