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低碳經濟發(fā)展路徑與政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6 21:18
本文首先對全球及我國氣候的嚴峻形勢進行了闡述,結合湖南省當前的經濟發(fā)展狀況,論證了其發(fā)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并對湖南當前的能源消費形勢及產業(yè)結構狀況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化石能源的消費結構,運用原煤、原油、天然氣三大主要能源數(shù)據對湖南19952010年的碳排放總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進行核算,利用LMDI模型對人均碳排放進行分解,分析影響人均碳排放量的主要正向因素和負向因素,探索出適合湖南的低碳經濟發(fā)展路徑,同時運用脫鉤理論分析湖南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變化趨勢,最后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得出如下結論:(1)湖南當前的能源和產業(yè)結構形勢嚴峻,具體有能源消費增長快,節(jié)能降耗任務艱巨,能源供需缺口大,清潔型能源消耗占比低,第二產業(yè)比重偏高,六大高耗能行業(yè)能耗比重居高不下等問題,都對湖南低碳經濟的發(fā)展造成巨大阻礙。(2)通過因素分解分析,發(fā)現(xiàn)驅動湖南人均碳排放量增長的主要因子是經濟發(fā)展因素,對碳排放抑制作用最重要的影響因子是能源強度因素,碳排放強度由于較為穩(wěn)定其對人均碳排放的影響為0,能源結構相比于碳排放強度雖然明顯,但由于湖南省內的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幅度有限,對碳排放所起到的現(xiàn)實效果非常...
【文章來源】: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氣候異常變化
1.1.2 我國面臨的減排壓力
1.1.3 湖南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面臨的挑戰(zhàn)
1.2 國內外關于低碳經濟的研究進展
1.2.1 碳排放影響因素的研究
1.2.2 因素分解模型文獻綜述
1.2.3 低碳經濟的政策研究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內容
1.6 本課題的基本觀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
1.6.1 基本觀點
1.6.2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低碳經濟理論基礎
2.1 低碳經濟的概念及內涵
2.2 低碳經濟理論基礎
2.2.1 環(huán)境庫茲涅茨理論
2.2.2 脫鉤理論
2.2.3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2.2.4 循環(huán)經濟理論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湖南從“高碳”向“低碳”轉型中的現(xiàn)實問題
3.1 湖南發(fā)展低碳經濟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3.1.1 能源問題突出
3.1.2 產業(yè)結構偏重
第四章 碳排放 LMDI 因素分解模型的構建
4.1 LMDI 分解法
4.2 人均碳排放的 LMDI 因素分解模型構建
4.3 湖南省碳排放狀況
4.3.1 碳排放估算
4.3.2 碳排放的變化特征
4.4 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分析
4.4.1 第一階段 LMDI 分解
4.4.2 第二階段 LMDI 分解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湖南發(fā)展低碳經濟的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
5.1 湖南發(fā)展低碳經濟的路徑選擇
5.1.1 大力發(fā)展低碳產業(yè)
5.1.2 加快創(chuàng)建低碳城市
5.1.3 強化森林管理
5.2 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波動關系
5.3 政策建議
5.3.1 政府強制手段
5.3.2 市場機制手段
5.4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主要結論與創(chuàng)新點
1. 主要結論
2. 創(chuàng)新點
研究不足與展望
1. 本文不足
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攻讀學位期間已發(fā)表論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獻綜述報告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株潭城市群環(huán)境壓力與經濟發(fā)展脫鉤研究[J]. 彭佳捷,周國華,唐承麗,曾山山. 熱帶地理. 2011(03)
[2]中國碳排放環(huán)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數(shù)據[J]. 許廣月,宋德勇.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0(05)
[3]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碳排放增長的驅動因素研究[J]. 王鋒,吳麗華,楊超. 經濟研究. 2010(02)
[4]中國能源消費碳排放變化的因素分解及實證分析[J]. 朱勤,彭希哲,陸志明,吳開亞. 資源科學. 2009(12)
[5]低碳經濟對武漢城市圈建設“兩型社會”的啟示[J]. 劉傳江,馮碧梅.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09(05)
[6]低碳經濟背景下構建湖南低碳消費生活方式研究[J]. 劉敏. 消費經濟. 2009(05)
[7]環(huán)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批評綜論[J]. 張學剛.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8]低碳經濟與科學發(fā)展[J]. 馮之浚,牛文元. 中國軟科學. 2009(08)
[9]中國碳排放影響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動研究[J]. 宋德勇,盧忠寶.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09(03)
[10]我國發(fā)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工具創(chuàng)新[J]. 宋德勇,盧忠寶.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博士論文
[1]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碳排放波動及減碳路徑研究[D]. 楊國銳.華中科技大學 2010
[2]我國二氧化碳減排問題的政策建模與實證研究[D]. 劉蘭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基于低碳經濟的西安城市發(fā)展路徑研究[D]. 王春杰.西北大學 2011
[2]中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碳排放:影響因素、減排潛力及預測[D]. 劉長信.東北財經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3187
【文章來源】: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氣候異常變化
1.1.2 我國面臨的減排壓力
1.1.3 湖南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面臨的挑戰(zhàn)
1.2 國內外關于低碳經濟的研究進展
1.2.1 碳排放影響因素的研究
1.2.2 因素分解模型文獻綜述
1.2.3 低碳經濟的政策研究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內容
1.6 本課題的基本觀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
1.6.1 基本觀點
1.6.2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低碳經濟理論基礎
2.1 低碳經濟的概念及內涵
2.2 低碳經濟理論基礎
2.2.1 環(huán)境庫茲涅茨理論
2.2.2 脫鉤理論
2.2.3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2.2.4 循環(huán)經濟理論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湖南從“高碳”向“低碳”轉型中的現(xiàn)實問題
3.1 湖南發(fā)展低碳經濟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3.1.1 能源問題突出
3.1.2 產業(yè)結構偏重
第四章 碳排放 LMDI 因素分解模型的構建
4.1 LMDI 分解法
4.2 人均碳排放的 LMDI 因素分解模型構建
4.3 湖南省碳排放狀況
4.3.1 碳排放估算
4.3.2 碳排放的變化特征
4.4 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分析
4.4.1 第一階段 LMDI 分解
4.4.2 第二階段 LMDI 分解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湖南發(fā)展低碳經濟的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
5.1 湖南發(fā)展低碳經濟的路徑選擇
5.1.1 大力發(fā)展低碳產業(yè)
5.1.2 加快創(chuàng)建低碳城市
5.1.3 強化森林管理
5.2 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波動關系
5.3 政策建議
5.3.1 政府強制手段
5.3.2 市場機制手段
5.4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主要結論與創(chuàng)新點
1. 主要結論
2. 創(chuàng)新點
研究不足與展望
1. 本文不足
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攻讀學位期間已發(fā)表論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獻綜述報告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株潭城市群環(huán)境壓力與經濟發(fā)展脫鉤研究[J]. 彭佳捷,周國華,唐承麗,曾山山. 熱帶地理. 2011(03)
[2]中國碳排放環(huán)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實證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數(shù)據[J]. 許廣月,宋德勇.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0(05)
[3]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碳排放增長的驅動因素研究[J]. 王鋒,吳麗華,楊超. 經濟研究. 2010(02)
[4]中國能源消費碳排放變化的因素分解及實證分析[J]. 朱勤,彭希哲,陸志明,吳開亞. 資源科學. 2009(12)
[5]低碳經濟對武漢城市圈建設“兩型社會”的啟示[J]. 劉傳江,馮碧梅.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09(05)
[6]低碳經濟背景下構建湖南低碳消費生活方式研究[J]. 劉敏. 消費經濟. 2009(05)
[7]環(huán)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批評綜論[J]. 張學剛.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8]低碳經濟與科學發(fā)展[J]. 馮之浚,牛文元. 中國軟科學. 2009(08)
[9]中國碳排放影響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動研究[J]. 宋德勇,盧忠寶.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09(03)
[10]我國發(fā)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工具創(chuàng)新[J]. 宋德勇,盧忠寶.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博士論文
[1]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碳排放波動及減碳路徑研究[D]. 楊國銳.華中科技大學 2010
[2]我國二氧化碳減排問題的政策建模與實證研究[D]. 劉蘭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基于低碳經濟的西安城市發(fā)展路徑研究[D]. 王春杰.西北大學 2011
[2]中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碳排放:影響因素、減排潛力及預測[D]. 劉長信.東北財經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31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731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