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DI分解的襄陽市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脫鉤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8 17:33
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的快速推進使得襄陽市減量化經濟增長與土地資源環(huán)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越發(fā)尖銳。基于直接、間接系數法,本文測度了各類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總量及其變化趨勢,并運用LMDI因素分解法,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結果表明:(1)2006-2018年期間,襄陽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處于持續(xù)增長的狀態(tài);(2)經濟規(guī)模、土地結構、人口規(guī)模是襄陽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決定性因素,而能源強度對碳排放增長保持較強的負向效應;(3)近年來,襄陽市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關系狀態(tài)整體是保持弱脫鉤關系,碳排放的增長速率略低于經濟增長的速率。
【文章來源】: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31(17)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襄陽市2006-2018年能源消耗與增長速率變化圖
襄陽市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整體上是處于一個弱脫鉤的狀態(tài)(見表2),表明襄陽市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碳排放隨之增長的情況。2006-2018年,襄陽市GDP和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長率均保持在12%以上,GDP增長率更是達到了17.07%,表明了這13年期間,襄陽市著力于發(fā)展經濟,使得GDP處于一個高速穩(wěn)步增長的狀況;同時,伴隨著GDP高速增長,襄陽市的碳排放增長量居高不下,從側面反映出了襄陽市的經濟結構是以第二產業(yè),也就是能源消耗相對較大的工業(yè)制造業(yè)為主。這也印證了前期研究成果中工業(yè)化階段經濟增長通常以高能耗為代價,尤其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從增長速率來看,2006-2011年期間還是以逐漸增長為主,碳排放量亦是如此,這一期間正是襄陽市汽車、裝備制造業(yè)等工業(yè)化產值快速增長的階段。從2011年以后,襄陽市的經濟增速逐漸放緩,這也符合國際上各大城市的發(fā)展趨勢,先是爆發(fā)性的增長,然后增速放緩,逐漸趨于一個定值左右上下浮動;在GDP增速放緩的同時,碳排放增速也是放緩,且下降的幅度更大,甚至在2015年期間出現(xiàn)了負增長,這主要是源于襄陽市煤改氣政策的大力實行,煤炭等高碳排放量能源逐步被低能耗的天然氣所替代,這也直接導致了后期襄陽市的碳排放量增幅逐漸與GDP增長率拉開差距,到2018年僅為GDP增長率的18.74%,這表明襄陽市土地利用結構趨于優(yōu)化,但總體上仍未擺脫弱脫鉤狀態(tà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工業(yè)部門電力消費因素分解——基于修正的LMDI分解法[J]. 孫祥棟,徐楊鈺,李江濤,裴慶冰. 中國能源. 2019(10)
[2]廣東省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分析[J]. 陳芷君,劉毅華,林華榮. 生態(tài)經濟. 2018(05)
[3]地區(qū)二氧化碳排放與經濟發(fā)展——基于脫鉤理論和CKC的實證分析[J]. 王佳,楊俊.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3(01)
碩士論文
[1]廣東省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劉洋.華南理工大學 2017
[2]我國工業(yè)部門碳源排碳量估算辦法研究[D]. 張德英.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45887
【文章來源】: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31(17)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襄陽市2006-2018年能源消耗與增長速率變化圖
襄陽市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整體上是處于一個弱脫鉤的狀態(tài)(見表2),表明襄陽市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碳排放隨之增長的情況。2006-2018年,襄陽市GDP和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長率均保持在12%以上,GDP增長率更是達到了17.07%,表明了這13年期間,襄陽市著力于發(fā)展經濟,使得GDP處于一個高速穩(wěn)步增長的狀況;同時,伴隨著GDP高速增長,襄陽市的碳排放增長量居高不下,從側面反映出了襄陽市的經濟結構是以第二產業(yè),也就是能源消耗相對較大的工業(yè)制造業(yè)為主。這也印證了前期研究成果中工業(yè)化階段經濟增長通常以高能耗為代價,尤其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從增長速率來看,2006-2011年期間還是以逐漸增長為主,碳排放量亦是如此,這一期間正是襄陽市汽車、裝備制造業(yè)等工業(yè)化產值快速增長的階段。從2011年以后,襄陽市的經濟增速逐漸放緩,這也符合國際上各大城市的發(fā)展趨勢,先是爆發(fā)性的增長,然后增速放緩,逐漸趨于一個定值左右上下浮動;在GDP增速放緩的同時,碳排放增速也是放緩,且下降的幅度更大,甚至在2015年期間出現(xiàn)了負增長,這主要是源于襄陽市煤改氣政策的大力實行,煤炭等高碳排放量能源逐步被低能耗的天然氣所替代,這也直接導致了后期襄陽市的碳排放量增幅逐漸與GDP增長率拉開差距,到2018年僅為GDP增長率的18.74%,這表明襄陽市土地利用結構趨于優(yōu)化,但總體上仍未擺脫弱脫鉤狀態(tà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工業(yè)部門電力消費因素分解——基于修正的LMDI分解法[J]. 孫祥棟,徐楊鈺,李江濤,裴慶冰. 中國能源. 2019(10)
[2]廣東省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分析[J]. 陳芷君,劉毅華,林華榮. 生態(tài)經濟. 2018(05)
[3]地區(qū)二氧化碳排放與經濟發(fā)展——基于脫鉤理論和CKC的實證分析[J]. 王佳,楊俊.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3(01)
碩士論文
[1]廣東省土地利用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劉洋.華南理工大學 2017
[2]我國工業(yè)部門碳源排碳量估算辦法研究[D]. 張德英.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45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458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