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立和完善我國國家食品援助計劃的思考——基于我國貧困人口的營養(yǎng)現狀以及美國等國家食品援助計劃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2-16 07:18
本文通過我國貧困人群膳食消費及營養(yǎng)現狀的研究,結合對甘肅和湖南兩省5個欠發(fā)達區(qū)(縣)的1300戶低保戶調研數據的分析,得出現階段我國貧困人群可支配收入不足以滿足其對于膳食營養(yǎng)的需求。該狀況將對我國貧困人口勞動力的整體素質,貧困人群后代健康,以及貧困的代際傳遞產生影響,極大地影響社會公平。為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多國均積極推行"國家食品援助計劃"。本文詳細分析美國、阿根廷、印度等國家食品援助計劃的特點及效果,結合我國社會貧困人群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從國家扶貧政策的角度出發(fā),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國國家食品援助計劃的設想。藉此打破城鄉(xiāng)扶貧政策界限,全面覆蓋城鄉(xiāng)貧困人群;并充分考慮到婦幼、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滿足新貧困群體的公共需求,推動國家財政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推動全面實現社會公平。
【文章來源】:中國軟科學. 201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5 頁
【文章目錄】:
一、導言
二、我國貧困人群膳食消費及營養(yǎng)現狀
( 一) 貧困人群可支配收入低,不能滿足其膳食消費需求
( 二) 貧困人群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不達標
( 三) 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yǎng)不良產生的影響
1. 熱能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不達標影響我國勞動力素質
2. 營養(yǎng)不良顯著影響后代的健康
3. 營養(yǎng)不良對貧困的代際傳遞效應
三、立體扶貧救困政策下的國家食品援助計劃
( 一) 國家食品援助計劃對貧困人群進行營養(yǎng)干預的理論及實踐
( 二) 他山之石———國外食品援助計劃
1. 美國食品援助計劃
2. 阿根廷、印度的食品援助計劃
四、建立和完善我國國家食品援助計劃的建議
( 一) 建立完善我國的食品援助項目體系,覆蓋城鄉(xiāng)困難人群
( 1) 食品券計劃
( 2) 學生營養(yǎng)餐計劃
( 3) 婦幼營養(yǎng)援助
( 4) 留守兒童營養(yǎng)引導計劃
( 二) 推動國家財政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提高相關資金利用率
( 三) 適應新情況,滿足新貧困群體的公共需求
( 四) 建立開放性的項目體系,銜接其它社會保障和扶貧救困項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反貧困視覺下的我國社會救助制度安排[J]. 王麗華,孟湘泓. 甘肅社會科學. 2012(02)
[2]美國WIC項目及對我國婦女兒童救助制度的啟示[J]. 劉娟. 人口學刊. 2011(06)
[3]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費午餐計劃”評析[J]. 安雙宏,黃姍姍. 教育探索. 2011(05)
[4]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食品券項目及其借鑒意義[J]. 劉太剛. 學習論壇. 2010(05)
[5]貧困標準變遷與扶貧政策研究綜述:回顧與展望[J]. 葛深渭. 中國集體經濟. 2009(21)
[6]社會發(fā)展視角下的中國農村扶貧政策改革30年[J]. 韓嘉玲,孫若梅,普紅雁,邱愛軍. 貴州社會科學. 2009(02)
[7]我國民辦基礎教育發(fā)展的地域性、階層性與多樣性分析[J]. 中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現狀研究課題組,郭建如,閻鳳橋,韓嘉玲,劉云杉. 民辦教育研究. 2006(03)
[8]消除貧困的有益借鑒——關于墨西哥、阿根廷兩國消除貧困情況的考察和啟示[J]. 劉堅. 農村工作通訊. 2006(01)
[9]中國貧困研究的社會學評述[J]. 沈紅. 社會學研究. 2000(02)
[10]美國的食品券制度[J]. 戴增義. 世界知識. 1993(22)
本文編號:3036406
【文章來源】:中國軟科學. 201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5 頁
【文章目錄】:
一、導言
二、我國貧困人群膳食消費及營養(yǎng)現狀
( 一) 貧困人群可支配收入低,不能滿足其膳食消費需求
( 二) 貧困人群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不達標
( 三) 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yǎng)不良產生的影響
1. 熱能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不達標影響我國勞動力素質
2. 營養(yǎng)不良顯著影響后代的健康
3. 營養(yǎng)不良對貧困的代際傳遞效應
三、立體扶貧救困政策下的國家食品援助計劃
( 一) 國家食品援助計劃對貧困人群進行營養(yǎng)干預的理論及實踐
( 二) 他山之石———國外食品援助計劃
1. 美國食品援助計劃
2. 阿根廷、印度的食品援助計劃
四、建立和完善我國國家食品援助計劃的建議
( 一) 建立完善我國的食品援助項目體系,覆蓋城鄉(xiāng)困難人群
( 1) 食品券計劃
( 2) 學生營養(yǎng)餐計劃
( 3) 婦幼營養(yǎng)援助
( 4) 留守兒童營養(yǎng)引導計劃
( 二) 推動國家財政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提高相關資金利用率
( 三) 適應新情況,滿足新貧困群體的公共需求
( 四) 建立開放性的項目體系,銜接其它社會保障和扶貧救困項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反貧困視覺下的我國社會救助制度安排[J]. 王麗華,孟湘泓. 甘肅社會科學. 2012(02)
[2]美國WIC項目及對我國婦女兒童救助制度的啟示[J]. 劉娟. 人口學刊. 2011(06)
[3]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費午餐計劃”評析[J]. 安雙宏,黃姍姍. 教育探索. 2011(05)
[4]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食品券項目及其借鑒意義[J]. 劉太剛. 學習論壇. 2010(05)
[5]貧困標準變遷與扶貧政策研究綜述:回顧與展望[J]. 葛深渭. 中國集體經濟. 2009(21)
[6]社會發(fā)展視角下的中國農村扶貧政策改革30年[J]. 韓嘉玲,孫若梅,普紅雁,邱愛軍. 貴州社會科學. 2009(02)
[7]我國民辦基礎教育發(fā)展的地域性、階層性與多樣性分析[J]. 中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現狀研究課題組,郭建如,閻鳳橋,韓嘉玲,劉云杉. 民辦教育研究. 2006(03)
[8]消除貧困的有益借鑒——關于墨西哥、阿根廷兩國消除貧困情況的考察和啟示[J]. 劉堅. 農村工作通訊. 2006(01)
[9]中國貧困研究的社會學評述[J]. 沈紅. 社會學研究. 2000(02)
[10]美國的食品券制度[J]. 戴增義. 世界知識. 1993(22)
本文編號:30364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364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