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型舉國體制研究
[Abstract]:The new national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s a way of public governance under the market mechanism,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national system, the new national system is facing from administrative allocation resources to market allocation resources, from product orientation to commodity orientation.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to the goal and the benefit of the three major changes.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analys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the project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mechanism, the benefi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the budget and the cost control mechanism,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mechanism, the entry and the exit mechanism, Policy incentiv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yste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
【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于科技計劃的專項任務組織模式創(chuàng)新和管理改革研究”(2011GX S4K067) 科技部發(fā)展計劃司委托項目“國家科技計劃重點專項績效管理試點研究”
【分類號】:F12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朱星華;李哲;;社會公益性科研項目組織模式比較研究[J];科技與法律;2010年03期
2 杜寶貴;;論轉(zhuǎn)型時期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舉國體制”重構(gòu)中的幾個重要關系[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年09期
3 鐘書華;;論科技舉國體制[J];科學學研究;2009年12期
4 郝勤;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新型“舉國體制”的形成[J];體育文化導刊;2005年03期
5 馮身洪;劉瑞同;;重大科技計劃組織管理模式分析及對我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啟示[J];中國軟科學;2011年11期
6 譚宗穎;龔旭;;美國國家納米技術(shù)計劃與國家科學基金會[J];中國科學基金;2006年01期
7 李哲;;入世十年來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與WTO規(guī)則的協(xié)調(diào)及展望[J];中國科技論壇;2012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志丹;許月云;;社會公正視野下農(nóng)村體育公共產(chǎn)品供給的制度創(chuàng)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2 黃璐;楊磊;;中超聯(lián)賽是公共產(chǎn)品?——對《足球聯(lián)賽產(chǎn)權(quán)與公共產(chǎn)品供給》一文中支撐基本觀點的決定性理論的質(zhì)疑[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周明;;再論“舉國體制”——舉國體制與大體育觀的思考[J];甘肅科技;2008年07期
4 江燕;孔德成;鄒銳;;復雜重大科技工程組織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和產(chǎn)業(yè);2013年11期
5 譚鵬;關欣;;我國重大科技項目與依托單位組織結(jié)構(gòu)的適應性分析[J];科技和產(chǎn)業(yè);2014年06期
6 康寧;;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我國競技體育的非公舉國體制探析[J];經(jīng)營管理者;2014年27期
7 黃濤;胡雅洵;;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向何處去——一個綜述的視角[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8 王勇;;納米科技帶來的倫理問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2期
9 趙燕;黃海峰;;奧運后時代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方向[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10 劉意嵩;;尖銳而理性的剖析——評“老梁說劉翔”[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代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政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張曉琳;中美競技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比較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3 劉希佳;我國高水平單項體育賽事組織結(jié)構(gòu)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何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競技體育體制改革的歷史審視[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5 明大陽;舉國體制下我國高水平田徑訓練團隊管理理論與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6 戴永冠;2008年奧運會后中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7 丁魁禮;創(chuàng)新集群知識治理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吳洪鵬;石墨烯的制備及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9 余丙軍;單晶硅表面摩擦誘導納米凸結(jié)構(gòu)的形成、機理及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10 周志太;基于經(jīng)濟學視角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網(wǎng)絡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興波;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李陽;“十一五”時期黑龍江省退役運動員再就業(yè)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汐敏;甲硝唑納米粒子的制備表征及其藥效學評價[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胡光霞;中、美兩國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yǎng)的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王偉;2008年奧運會后吉林省群眾體育發(fā)展趨勢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譚繼業(yè);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周軍;我國社會化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項佳;基于博弈論視角看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yǎng)[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9 孫曉明;江蘇省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鄭錦宜;基于人力資本開發(fā)的科技政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本刊特約記者;;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兩彈一星”元勛任新民訪談錄[J];百年潮;2006年05期
2 陳強;鮑悅?cè)A;;德國重大科技項目管理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德國研究;2008年02期
3 崔衛(wèi)杰;;入世十周年中國高新產(chǎn)品貿(mào)易的國際地位分析[J];國際貿(mào)易;2011年12期
4 鄧輝;政府購買專利制度初探[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5 張星明;馮楚建;;我國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模式探討[J];科技與法律;2009年02期
6 程如煙;王艷;;美國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實施的主要特點[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7 余瑩;;WTO框架下我國科技產(chǎn)業(yè)政策的運用——中美集成電路增值稅案評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年07期
8 張赤東;;以企業(yè)為實施主體的美國NII計劃組織實施方法及其對我國重大專項組織實施的啟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04期
9 潘鐵;柳卸林;;日本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項目合作開發(fā)的啟示[J];科學學研究;2007年S2期
10 桂斌旺;陳勁;方琴;;基于模塊化管理的R&D項目評價模型[J];科研管理;2004年S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本刊編輯部;;舉國體制[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08年06期
2 趙宗興;;論我國舉國體制問題及發(fā)展中的思考[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年02期
3 高偉;;北京奧運會后舉國體制的發(fā)展走向[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年02期
4 ;“舉國體制”還要堅持 劉鵬稱要與時俱進漸進改革[J];領導決策信息;2008年36期
5 鐘書華;;論科技舉國體制[J];科學學研究;2009年12期
6 ;我國重提科研舉國體制 擬實現(xiàn)16個重大項目突破[J];品牌(理論月刊);2010年06期
7 本刊編輯部;;我國重提科技創(chuàng)新舉國體制[J];創(chuàng)新科技;2010年06期
8 樊春良;;“科技創(chuàng)新舉國體制”是什么?[J];民主與科學;2010年04期
9 陽威;;從全運會視角下試論舉國體制[J];商品與質(zhì)量;2012年S2期
10 杜寶貴;;論轉(zhuǎn)型時期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舉國體制”重構(gòu)中的幾個重要關系[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仕豐;;“舉國體制”的周期性超越發(fā)展理論探悉——芻議“舉國體制”在當前中國體育中的運用[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2 白潔;白逸群;;淺析舉國體制下中國體育社團的發(fā)展[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崔莉;郝勤;;淺析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中國政府在體育發(fā)展進程中的作用[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4 孫月霞;;舉國體制該走向何處?[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5 沈望舒;;文化體育,和諧體育當是強國體育發(fā)展的形象與旗幟[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shù)沙龍文集28:體育強國的辨析與建設[C];2009年
6 劉青;蔣志學;雷紅;;試論“舉國體制”與我國體育體制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7 尹從剛;;再議舉國體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8 胡永紅;;市場經(jīng)濟下堅持舉國體制的必要性及要處理好的關系[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石龍;王桂榮;;舉國體制:一種文化的解說[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劉燕舞;;制度變遷與舉國體制的創(chuàng)新[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家興;“舉國體制”與體育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8年
2 羅俊;舉國體制好!英美也要搞?[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3 趙齊;美國也有“舉國體制”?[N];國際商報;2010年
4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早報特約評論員 熊丙奇;警惕科研“舉國體制”加劇學術(shù)行政化[N];東方早報;2010年
5 汪大昭;眾說紛紜舉國體制[N];人民日報;2004年
6 劉曉利 鮑明曉;舉國體制創(chuàng)新論[N];中國體育報;2001年
7 曹 _g;舉國體制 時代和人民的需要[N];中國體育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陳思彤;精簡 交流 舉國體制[N];中國體育報;2007年
9 美文;舉國體制是一種政治實力[N];西安日報;2008年
10 張旭光 曹_g 部國華;舉國體制:一要堅持,二要完善[N];中國體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戴永冠;2008年奧運會后中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2 李琳瑞;我國運動員權(quán)利保護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3 楊浩然;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導向選擇[D];武漢體育學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磊;中國舉國體制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當代論爭[D];南京大學;2012年
2 王昒榮;中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曹琰;中國乒乓球舉國體制與俱樂部體制的效率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4 王勇;中國競技體育管理舉國體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張新凱;對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理論探討[D];山東體育學院;2011年
6 于興波;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鄧小軍;改革和完善我國體育行政管理舉國體制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8 段傳虎;體育強國目標下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2年
9 荊烽;“舉國體制”的媒介報道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10 周軼;我國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754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7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