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過程國家經濟風險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8-11-16 21:52
【摘要】:自從中國開始推進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僅2002年~201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增速就高達44.6%。然而,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經營績效卻不容樂觀。據世界銀行估算,中國對外投資的三分之一是虧損的,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持平。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專家提供的調查顯示,中資企業(yè)境外投資不盈利甚至虧損的,約占67%。有關調查顯示,沿海地區(qū)過半數的企業(yè)海外投資是不成功的,真正成功的企業(yè)僅占10%左右。此外,近年來連續(xù)爆發(fā)的經濟危機,雖然給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提供了機遇,但更多的是挑戰(zhàn)。在這種背景下,分析和識別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尤其是國家經濟風險,客觀合理的對風險進行度量評估,是企業(yè)跨國投資戰(zhàn)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 本文系統(tǒng)的對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的國家經濟風險進行分析,從東道國國內經濟運行、國家債務、國際貿易等多方面對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進行歸納和總結,對每一類指標進行詳細解析并提出風險測度的具體方法,能夠更為準確和清晰地對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的國家經濟風險進行測度。準確測度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的國家經濟風險,有助于推動我國企業(yè)“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第一章引言是關于本文的研究概述。主要包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對象、研究的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在本文研究中做出的創(chuàng)新點。具體地講,本文的研究背景是如何分析與評價主權國家的經濟風險成為相關利益者十分關注的管理問題;本文所研究的對象是泰國1980—2011間的樣本數據;本文的研究內容是泰國經濟風險狀況;研究方法采用的是以定量評價為主并結合定性分析,局部分析和整體評價相結合,理論運用和實證分析相結合。 第二章是關于國家經濟風險理論研究綜述。第一部分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簡介,從已有研究成果的形式上,將其分為三類:國家風險報告、國家信用等級評分體系和主權違約風險統(tǒng)計分析。國家風險報告是對世界各國政治、經濟和社會風險定性評價的研究報告。其主要代表為利用創(chuàng)建的國家風險評價模型出版的《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簡稱ICRG)。國家信用等級評分體系是對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并確定風險級別的一種形式。其主要代表為Euro money (歐洲貨幣)。主權違約風險統(tǒng)計分析,該方法主要集中在預測主權貸款是否會發(fā)生債務重新安排,通常把國家履行債務償還能力的概率作為獨立變量或解釋變量的函數,運用多元統(tǒng)計評價國家風險。另一部分是對當前研究成果的述評。首先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發(fā)現已有研究成果的評價指標體系欠完善,其側重于從東道國角度考查其國內宏觀經濟運行風險,對國家債務類和國際貿易類的指標構建相對較少。其次從已有研究成果的評價模型和分析方法來看,多數機構均采用專家打分的方法進行風險測度和指標權重設置,筆者認為,此種方法過于主觀,且難度較大。對于有對外直接投資過程進行東道國國家經濟風險評價需求的企業(yè),采用此種評價方法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且邀請專家不同,對評價結果的影響也較大。因此,尋找一種數據可得且較為完善的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客觀的國家經濟風險評價體系應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 第三章是關于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首先對主權國家經濟風險綜合評價指標進行了概述,并介紹了綜合評價指標設立的5方面重要原則:目的性與相關性原則、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全面性與重要性相結合的原則、動態(tài)性原則;其次結合對已有研究成果中關于對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詳細解析和歸納總結。確認全面的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應圍繞國內經濟運行、國家債務、國際貿易三個層面對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的識別并確認具體測度指標,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較為完善的國家經濟風險的評價指標體系。 第四章是主要介紹基于改進型主成分分析法的國家經濟風險評價理論及方法。在本章中首先介紹了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與傳統(tǒng)主成分分析法的理論模型與分析步驟,并指出傳統(tǒng)主成分分析法存在的缺陷,最后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對傳統(tǒng)主成分分析法中的指標處理方法進行了改進,即以“均值化方法”代替?zhèn)鹘y(tǒng)的標準化處理方法,以使各個主成分能夠保留更多的原始信息,獲取更好的評價效果。其次,本文采用熵值賦權法對各評價指標設置權重,熵值賦權法比傳統(tǒng)主成分的權重設置更加客觀。 第五章是對近些年來曾爆發(fā)嚴重經濟危機的泰國1980—2011間的樣本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其次,筆者詳細闡述了本文中國家經濟風險綜合評價的計算分析過程(其中具體操作所依據的理論與方法是完全按照根據第四章改進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理論與方法進行),進而得出各主權國家經濟風險綜合評價的綜合得分,并得出了相關的實證研究結論。通過泰國1980-2011年間的樣本數據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發(fā)現采用改進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對國家經濟風險進行綜合評價的效果要好于采用傳統(tǒng)主成分分析方法對國家經濟風險的綜合評價。且采用改進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對國家經濟風險的綜合評價結果和各樣本國實際經濟風險表現比較一致。 通過對改進型主成分綜合評價方法與傳統(tǒng)主成分綜合評價方法的比較以及本文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與ICRG關于國家經濟風險評價的評價指標體系相比,我們發(fā)現:本文所采用的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標體系與目前已有的評價體系相比,對國家經濟風險的評價更具有綜合性,且更為全面和完善。改進型的主成分綜合評價方法與傳統(tǒng)主成分綜合評價方法相比,其在權重設置上更加合理,評價結果與主權國家經濟實際表現更為貼近。 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貢獻: 1.針對已有文獻中的國家風險所選評價指標進行分類分析和歸納總結,指出現有關于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的不足:現有成果關于經濟風險的評價指標多是從東道國國內角度進行篩選和構建,對目前日益緊密的國際貿易情況指標有所欠缺。確認全面的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應圍繞國內經濟運行、國家債務、國際貿易三個層面,對國家經濟風險評價指標的識別并確認具體測度的代表指標,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較為完善的國家經濟風險的評價指標體系。 2.在進行主權國家經濟風險綜合評價之前的預處理過程,為了能夠反映原始數據的全部信息,我們提出用均值化方法來消除指標的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使從均值化后的數據中提取的主成分能充分體現原始數據所包含的全部信息。這一預處理方法較之于傳統(tǒng)的預處理方法的優(yōu)越性在于它能夠保留更多的信息,減少信息失真的程度,以更好地反映出主權國家真實的國家償債能力。此外,為了保證各評價指標權重設置的客觀性,我們提出用熵值賦權法求各個主成分的權重,最后求得各個樣本的綜合值。這一處理方法較之于傳統(tǒng)的賦權方法的優(yōu)越性在于它能夠對各主成分進行更加客觀的設置權重,以更加客觀準確的對主權國家真實的國家經濟風險進行評價。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124;F832.6;F224
本文編號:2336736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124;F832.6;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向榮;;我國銀行業(yè)跨國并購的風險研究[J];發(fā)展研究;2009年09期
2 孟凡臣;李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在企業(yè)跨國并購風險評價中的應用[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9年10期
3 楊學進;出口信用保險中的國家風險評價[J];國際經濟合作;2001年03期
4 翁悅,楊潔茹;國家風險和銀行債券的信用評級[J];河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1期
5 褚景元;;國際金融業(yè)務中的風險與防范[J];經濟師;2006年04期
6 王新新;跨國并購中的國家風險評價[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7 王瑜璽;;論中國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管理[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7年02期
8 劉玉蓮;陸羽;;中國石油企業(yè)跨國并購風險評價[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朱順泉,張堯庭;改進的主成分分析在公司財務評價中的應用[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10 江時學;拉美為什么經常爆發(fā)金融危機[J];太平洋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韓曉明;商業(yè)銀行跨國并購風險測度和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367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367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