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中國經濟論文 >

資源詛咒還是利民開發(fā)——大渡河上游一項采鉛案例的災難人類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16 06:29

  本文選題:大渡河 + 采鉛案例 ; 參考:《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以大渡河上游的鉛礦開發(fā)為案例,揭示單一經濟發(fā)展模式在促進中央與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其背后隱藏著一系列的"災難性"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容易被經濟發(fā)展成果所遮蔽,使當地人極難獲得社會救濟或補償;另外,"災難"也容易被原子化、資本化,為企業(yè)進一步操控地方資源提供合法性基礎。本文認為"防災減災"的最佳路徑不單單是為其提供經濟救助,而應"賦予"當地人一套在經濟上自我發(fā)展的自治權力,并為其提供一套公平協(xié)商的制度設計。
[Abstract]: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lead or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Dadu Rive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reveals a series of "catastrophic" social problems hidden behind the sing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whil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and local economy. These problems are often easily overshadow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making it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local people to obtain social relief or compensation. In addition, "disaster" is also easy to be atomized and capitalized, providing a legitimate basis for enterprises to manipulate local resources further.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best wa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s not only to provide economic relief, but also to "endow" the local people with a set of autonomous powers to develop themselves economically and to provide them with a set of fair and negotiated institutional design.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人類學中心;柏林自由大學;
【基金】:2013年度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礦產資源開發(fā)的景觀、影響及其對策研究”(2013PYMZ02) 中央民族大學自主科研項目“中國移動因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人口雙向流動的影響和管理服務需求研究”(0910KYXJ01) 重慶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903005203216)
【分類號】:C912.4;F12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強世功;科斯定理與陜北故事[J];讀書;2001年08期

2 傅杰利亞·加西亞-奧克薩塔;郭少妮;張琪;;災難的歷史研究[J];民族學刊;2011年06期

3 張景華;;經濟增長:自然資源是“福音”還是“詛咒”——基于自然資源作用機制的分析[J];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06期

4 張曉武;陳琦;;西部民族地區(qū)人們思想觀念落后成因探析[J];社科縱橫;2007年03期

5 楊麗,朱瑞;自然資源富饒的邊遠民族山區(qū)市場構建的幾點思考[J];思想戰(zhàn)線;2000年02期

6 李永祥;;災害管理過程中的矛盾沖突及人類學思考[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7 李永祥;彭文斌;;中國災害人類學研究述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8期

8 王曉葵;;災害文化的中日比較——以地震災害記憶空間構建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文江;周亞平;;西部問題與“東部主義”——一種基于“依附理論”的分析視角[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賈會娟;趙春霞;;“資源詛咒”:青海經濟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避開的陷阱[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10年02期

3 張云,李國平;論礦產資源使用者成本的補償機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高揚;;將批判進行到底——《政法筆記》讀后[J];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2005年00期

5 王勇;利益衡平:中國西部地區(qū)生態(tài)建設的法理邏輯[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6 王勇,李玉璧;中國西部地區(qū)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的比較優(yōu)勢[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7 王勇;;關注我們身邊的學術資源——邊緣化處境中的中國西北地區(qū)法學研究及其前景[J];西部法學評論;2008年02期

8 黃敏;;對加快構建貴州生態(tài)補償機制的理性思考[J];貴州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9 蔣學躍;;德國國有資產托管機構的法律地位與運作模式——兼論我國國資委的改革[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劉澈元,尚脆芬;欠發(fā)達區(qū)域農灌水費制度變遷的一種走向分析[J];河西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劉春艷;基于自然資源約束的東北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趙偉偉;相對資源詛咒理論及其中國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吳國才;促進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財政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年

5 曹孜;煤炭城市轉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6 龐博;礦產資源開發(fā)對中國礦產資源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7 梅冠群;我國“資源詛咒”形成的條件與路徑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農敬萍;自然資源與經濟增長[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2 張梅;西部地區(qū)資源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肖萍;服務型政府背景下選擇性行政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4 李夏冰;“資源詛咒”假說的再檢驗[D];吉林大學;2012年

5 袁葉龍;經濟增長中的自然資源要素作用機理新探[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曉芳;“資源詛咒”與資源富集地區(qū)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葉芳芳;廣東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編制體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8 楊瑞霞;陜西省資源-環(huán)境-經濟復合系統(tǒng)診斷評價與管理研究[D];西安財經學院;2012年

9 楊t,

本文編號:202572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2572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70b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