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社會奢侈品消費的權(quán)力訴求與反思
本文選題:奢侈品消費 + 資本邏輯 ; 參考:《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年05期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30多年的持續(xù)高速增長極大地提升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使得國外奢侈品逐漸走進中國消費者的視野,成為大眾消費者夢寐以求的消費目標。消費視閾下的奢侈品消費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消費活動,不僅表明消費者個人對商品物的使用權(quán),同時也表明消費者對他人勞動的支配權(quán),同時更重要的是表明社會對消費取向的誘導,促使奢侈品消費陷入集體無意識狀態(tài),使得奢侈品消費的權(quán)利訴求走向自身的反面,具有辯證的性質(zhì),最終確立資本邏輯對所有消費者的總體操控權(quán)。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ustained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for more than 30 years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Chinese people, making foreign luxury goods gradually enter the vision of Chinese consumers and become the coveted consumption target of the masses of consumers. Luxury consumption, as a representative consumption activity, not only shows the consumer's right to use the goods, but also shows the consumer's right to control the labor of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show that the society induces the consumption orientation, impel luxury consumption to fall into the state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nd makes the right demand of luxury consumption go to the opposite side of itself, which has dialectical nature. Finally establish the overall control of capital logic to all consumers.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鮑德里亞消費社會理論建設性維度研究”[項目編號:13CZX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723;F12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傳友;;時間間距:意義的創(chuàng)生之渠——兼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孫曉燕;;談莫言小說《紅高粱》體現(xiàn)的人的本性問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8期
3 李雅菲;張紅躍;;淺析阿多諾的“中介”范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4 劉寧;;權(quán)力話語下的女性啟蒙——以“文革”三部“革命樣板戲”為例[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賈少英;;身體轉(zhuǎn)向語境下林白小說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劉忠;;翻轉(zhuǎn)的程序與顛倒的當事人——正當程序理論的電影文本解讀[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7 陳頎;;美國私營監(jiān)獄的復興——一個懲罰哲學的透視[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8 于明;;法律規(guī)則、社會規(guī)范與轉(zhuǎn)型社會中的司法——《叔向使詒子產(chǎn)書》的法理學解讀[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9 陳柏峰;;群眾路線三十年(1978—2008)——以鄉(xiāng)村治安工作為中心[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10 李肖;;論社會轉(zhuǎn)型期的權(quán)力制約與利益表達——福柯權(quán)力譜系學的現(xiàn)代啟示[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陽;;隱私話語的誕生與大眾傳媒業(yè)——一種知識考古學的路徑[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傅德本;;自然辯證法何以安身立命——讀劉嘯霆教授文章的幾點認識[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專家專題論壇“在為國服務中發(fā)展自然辯證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馬擁軍;;從唯心主義總體性到唯物主義總體性——兼評盧卡奇對《歷史與階級意識》的自我批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曾德華;;社會現(xiàn)實:來自奧爾曼的觀點[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5 黃華生;;刑罰輕緩化的犯罪學根據(jù)[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6 曾國東;蔡震宇;;執(zhí)法觀、法治思維與法律權(quán)威——一種檢察權(quán)運行語境的視角[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檢察官的法治思維及其養(yǎng)成[C];2013年
7 ;權(quán)力的眼睛:微博場景的視覺文化研究——從?隆叭氨O(jiān)獄”的隱喻說起[A];第三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2年
8 袁晶晶;;從壩壩足球運動看非正式規(guī)則的效力[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4輯)[C];2011年
9 張愛鳳;;對當代新聞報道理念和實踐的另類思考——文化政治學視角下的媒介批評[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0)——信息全球化時代的新聞報道:中國媒體的理念、制度與技術論文集[C];2010年
10 江娟;;紙上空間——一個城市的報紙與它們建構(gòu)和想象的城市[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1)——交往與溝通:變遷中的城市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海斌;轉(zhuǎn)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業(yè)的形態(tài)呈現(xiàn)與成因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6 陳寧;一體與異質(zhì)[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林國榮;馬克思《歷史學筆記》在19世紀中晚期歐洲史學傳統(tǒng)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定位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貴揚;刑事訴訟中被害人權(quán)利探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張志元;東北地區(qū)制造業(yè)發(fā)展模式轉(zhuǎn)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佟金玲;司法儀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樹軍;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說情愛敘事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彭慧蓉;中國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陳潔麗;學校教育懲戒權(quán)的國際比較[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李湘;論虹影小說的河流意象[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周磊;法律與身體[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趙俊杰;論我國死刑廢除中的民意引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苗榮珍;科技異化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慧;空間變遷與環(huán)境行為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林源;我國刑罰結(jié)構(gòu)的缺陷與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云;節(jié)約型社會要適度存在奢侈品消費[J];中國海關;2005年10期
2 李曉慧;透視中國的奢侈品消費[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05年10期
3 過哲峰;;中國奢侈品消費時代來臨了?[J];國際市場;2005年12期
4 廖中華;;奢侈的理由[J];中國商界;2006年02期
5 陶冶;;中國奢侈品消費現(xiàn)狀[J];社會觀察;2006年02期
6 汪智超;;奢侈品消費的文化解讀[J];遼寧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7 郭莉;Kenneth Tsang;;奢侈品消費的中國困惑[J];投資北京;2006年07期
8 曹子夏;;中國人的“面子”與奢侈品消費[J];經(jīng)營與管理;2006年08期
9 甘俊;肖子拾;;中國奢侈品消費行為探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11期
10 甘俊;肖子拾;;對奢侈品消費的心理分析與探討[J];湖南農(nóng)機;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馬廣洲;王媛;邢萍萍;;關于奢侈品消費市場的研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文庫》(下)[C];2011年
2 史林;宋文雯;;高科技時代的高級時裝設計——談后現(xiàn)代高級時裝的設計手段[A];色彩科學應用與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劉杰;奢侈品消費心理:多余,卻很必要[N];中國社會報;2007年
2 本版作者 張榮新;奢侈品消費報道產(chǎn)生原因探究[N];中華新聞報;2007年
3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jīng)濟研究部副主任 趙萍;理性看待中國奢侈品消費熱[N];消費日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賀瑛;奢侈品消費,,悠著點![N];安陽日報;2005年
5 記者 程暉;中國奢侈品消費達1.6億[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4年
6 陳雪頻;奢侈品消費趣談[N];中國審計報;2004年
7 記者 陳曉剛;高盛預計 中國奢侈品消費10年后趕超日本[N];中國證券報;2005年
8 陳璐;奢侈品消費令有識之士深感憂慮[N];國際商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張云強 蘆燕娟;奢侈品消費:濟南市場有多大[N];濟南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游婕;我國奢侈品消費時代并沒有到來[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多山;基于文化價值觀的奢侈品消費動機和行為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年
2 周婷婷;快速消費品類奢侈品消費動機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3 孫慧芳;奢侈品消費群體分化及認同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4 李瑋;準中產(chǎn)階層的奢侈品消費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段凌燕;關于奢侈品消費的哲學思考[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6 丁振東;中國奢侈品消費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7 林斐;文化差異對奢侈品消費動機的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王穎;中國奢侈品消費分析[D];外交學院;2012年
9 吳瓊;當代中國奢侈品消費之哲學考量[D];湘潭大學;2012年
10 張潔瑩;女性網(wǎng)站對女性奢侈品消費影響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33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3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