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阻礙了經濟增長嗎——來自中國和OECD國家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自然災害阻礙了經濟增長嗎——來自中國和OECD國家的實證研究 出處:《江海學刊》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經濟增長 地質災害 氣象災害 實物資本 人力資本
【摘要】:自然災害到底是促進了經濟增長,還是阻礙了經濟增長,對此存在廣泛爭論。將中國和OECD國家分別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樣本,對自然災害與經濟增長間關系進行實證檢驗的結果顯示:自然災害不一定阻礙了經濟增長;在中國,氣象災害僅通過增加實物資本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地質災害對經濟增長并無顯著影響,說明災后的實物資本重建是促進經濟復蘇的主要因素;在OECD國家,氣象災害能夠通過實物資本及人力資本投資兩個途徑促進經濟增長,說明災后的經濟復蘇與實物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提高具有密切的關系。因此,中國災后重建不應僅局限于實物資本的恢復與重建,還要逐漸將投資的重點轉向人力資本的建設。
[Abstract]:......
【作者單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應急聯(lián)動政策設計的氣象災害間接經濟損失評估的方法研究”(項目號:7137313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間接經濟損失評估的氣象災害跨區(qū)域多行業(yè)應急聯(lián)動的機制研究”(項目號:71140014)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氣象公共服務效益評估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號:11CGL100)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氣象災害跨區(qū)域多行業(yè)應急聯(lián)動的政策研究”(項目號:2011GXQ4B025)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X43;F124
【正文快照】: 引言自然災害與經濟增長之間到底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每次發(fā)生自然災害后,新聞媒體的報道都提到災害對社會物質財產造成破壞,并帶來人員傷亡,久而久之,給人們造成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即自然災害阻礙了經濟增長。許多學者支持這種觀點。有的學者認為,自然災害會對家庭消費有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阿興,馬宗晉;自然災害損失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1993年03期
2 張顯東,沈榮芳;災害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定量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199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蘭芳;;區(qū)域農業(yè)水旱災害風險評價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19期
2 楊仕賢;張好艷;張春紅;胡容;楊麗瓊;;氣象災害損失評估技術及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18期
3 高霞霞;蘇偉;謝佰承;陸魁東;高曙;;基于GIS的湖南洪澇災害農業(yè)風險評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02期
4 劉高峰;李娜;;城市洪水災害損失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8年22期
5 韓寶山;劉曉君;趙艷梅;;淇縣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措施[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19期
6 韓平;程先富;;洪水災害損失評估研究綜述[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2年04期
7 趙鐵珍;高嵐;柯水發(fā);溫亞利;;美國白蛾入侵損失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8 趙阿興;葉楠;;我國農村小額保險經營模式的利弊分析[J];保險研究;2008年08期
9 沈瑜,徐婷婷,李祚泳;基于GA優(yōu)化的災情評估普適公式[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10 李祚泳,鄧新民;災情的B-P網絡評估新模型[J];成都氣象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洪舉;寇綱;孫巧利;石勇;;一種新的基于Simos過程和K均值聚類算法的自然災害綜合評估模型及實例分析[A];經濟全球化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16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解偉;李寧;吳吉東;張鵬;劉雪琴;溫玉婷;;巨災風險分擔模式概念模型的定量化實現[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蔡立梅;周永章;石丙飛;竇磊;付偉;付善明;;地質災害對廣州城市建設發(fā)展的影響[A];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城市地質環(huán)境與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馬清云;李佳英;王秀榮;王維國;高蘭英;;應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登陸臺風災害影響評估[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天氣預報預警和影響評估技術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5 楊林;周信禹;薛建軍;林炳干;官秀珠;高建蕓;;2008年“鳳凰”臺風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綜合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天氣預報準確率與公共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王偉;尹哲;;九江市洪澇災害評估方法極其防御系統(tǒng)的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天氣預報準確率與公共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7 張方;;河南洪澇災害災后損失評估方法的研究[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象災害與社會和諧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8 李嵐;齊昕;徐薇;張麗穎;吳曉寧;施亮;;灰色關聯(lián)度在遼寧高速公路霧災評估中的應用[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0公共氣象服務政策體制機制和學科建設[C];2011年
9 王琛;何琬;程六滿;;基于AHP/DEA的自然災害損失評估模型初探[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向飛;;洪水災害損失與保險補償問題研究[A];中國保險學會學術年會入選文集2011(理論卷)[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彤;我國突發(fā)自然災害應急救災物資配送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2 周振;我國農業(yè)巨災風險管理有效性評價與機制設計[D];西南大學;2011年
3 殷杰;中國沿海臺風風暴潮災害風險評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春興;森林生物災害管理與法制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朱新球;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彈性供應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姜寧;基于風險耦合的交通安全應急管理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7 劉少軍;基于多信息源的臺風災害實時評估系統(tǒng)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8 李宏;基于國民財富損失控制的自然災害防災減災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9 李瓊;洪水災害風險分析與評價方法的研究及改進[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趙領娣;中國災害綜合管理機制構建研究——以風暴潮災害為例[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伊吉美;大連市農業(yè)旱災風險評價[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秀峰;河北省氣象災害風險區(qū)劃的氣候評估技術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3 羅煥娟;湖南極端降水災害區(qū)劃及影響評估[D];蘭州大學;2010年
4 朱芳;新疆自然災害的社會易損性評價[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5 傅春梅;基于GIS的城鎮(zhèn)洪水災害風險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曾秀梅;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災害的經濟社會影響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亞敏;大型工程建設突發(fā)事故形成機理及其應急管理組織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鐘穎穎;洋口港區(qū)雷擊風險及預警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9 俞布;杭州市臺風災害風險區(qū)劃與評價[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10 王美雙;浙江省臺風災害分析與風險評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中宇,陳槞,陳鑫連,唐旭,陳英,傅征祥,楊滿棟;中國經濟系統(tǒng)地震易損性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199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定;;OECD國家的綠色稅制[J];環(huán)境;2001年11期
2 傅鴻鵬;;部分OECD國家藥品價格管制方法[J];中國醫(yī)院院長;2013年21期
3 劉增潔;2003年OECD國家石油市場狀況[J];國土資源;2004年06期
4 劉增潔;2003~2004年OECD國家天然氣市場[J];國土資源情報;2004年02期
5 劉增潔;2003年OECD國家天然氣市場回顧[J];國土資源情報;2004年03期
6 宦國渝,何曉明,李曉東;OECD國家促進天然氣行業(yè)競爭及監(jiān)管改革的經驗[J];國際石油經濟;2005年02期
7 劉增潔;2002年OECD國家天然氣市場回顧及未來展望[J];國土資源;2003年07期
8 王穎;倪超;;OECD國家人口轉變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3年05期
9 吳先華;顧炯;郭際;;自然災害阻礙了經濟增長嗎——來自中國和OECD國家的實證研究[J];江海學刊;2014年01期
10 黎振強;丁飛;;國際貿易對OECD國家環(huán)境影響的實證研究[J];云夢學刊;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化堯;史小坤;;發(fā)達世界的交互國際化創(chuàng)新:OECD國家層面的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Ⅰ)[C];2008年
2 黃瑞玲;談鎮(zhèn);;城鎮(zhèn)化融資的三個維度:基于OECD國家的經驗[A];江蘇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耶爾·都斯雷爾;OECD國家:教師政策亟待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馬玉芹;韓國財產稅負居OECD國家前列[N];中國稅務報;2008年
3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 樊勇 彭雪;OECD國家大企業(yè)稅務風險管理的經驗與啟示[N];中國稅務報;2013年
4 劉簡;2002,OECD國家如何改革稅制[N];中國財經報;2002年
5 劉佐;OECD國家的遺產稅[N];中國稅務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唐玉華;OECD國家環(huán)境稅制的國際比較[D];河北大學;2004年
2 張萌;OECD國家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及其國際比較[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3 郭子鈺;OECD國家通貨膨脹的傳遞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538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5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