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比較分析與關系前景
本文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比較分析與關系前景
更多相關文章: 絲綢之路經濟帶 歐亞經濟聯盟 亞歐區(qū)域 對接合作 比較分析
【摘要】:"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都是歐亞跨地區(qū)發(fā)展的方式;都以發(fā)展經濟、提高民生、內外聯通、互聯互通為主要內容;都包括亞歐中心地帶——中亞和俄羅斯;都有歷史和現實基礎,具有陸權思維;兩者分別是中俄的國家大戰(zhàn)略,有利于促進亞歐合作和南南合作;都受到交通基礎設施、三股勢力的掣肘;都受到烏克蘭危機的負面影響;美國均不支持;兩者發(fā)展都任重而道遠。同時,由于兩者性質、目標、推動者、參與者不同,其手段、范圍、影響、受益者也有所不同,并存在資源、吸引力、影響力等方面的競爭。兩者可以并存不悖、優(yōu)勢互補,形成建設性的伙伴關系,從而對接合作,相得益彰。合作可以大于競爭,機遇可以大于挑戰(zhàn)。中俄從宏觀的國際戰(zhàn)略協作,到具體的地區(qū)戰(zhàn)略對接,是兩者有望并能夠成功合作的基礎。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亞歐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聯盟關系研究”(14BGJ039) 北京師范大學自主科研重大項目“‘一帶一路’與亞歐區(qū)域關系研究”成果
【分類號】:F125
【正文快照】: “絲綢之路經濟帶”(以下簡稱絲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以下簡稱歐亞聯盟)作為一種地區(qū)經濟合作倡議和地區(qū)經濟一體化組織,既有很多相似之處,又各有不同之點,并且都在實踐和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對其特點和機制進行比較研究,進而對其相互關系及發(fā)展前景進行分析,其實目前條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王志民;;西南周邊地緣態(tài)勢與“南方絲綢之路”新戰(zhàn)略[J];東北亞論壇;2014年01期
2 王海運;趙常慶;李建民;孫壯志;A.B.奧斯特洛夫斯基;聶書嶺;楊恕;李新;楊成;張恒龍;陳利君;陳繼東;王維然;潘志平;樸鍵一;范麗君;張寧;王海燕;肖斌;吳宏偉;;“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背景、潛在挑戰(zhàn)和未來走勢[J];歐亞經濟;2014年04期
3 王志民;;建設南方“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緣環(huán)境探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年01期
4 李興;;絲綢之路經濟帶:支撐“中國夢”的戰(zhàn)略,還是策略?[J];東北亞論壇;2015年02期
5 李建民;李永全;陳玉榮;王憲舉;盛世良;王樹春;萬青松;李東;A.A.古辛;徐向梅;周延麗;王兵銀;肖斌;張弘;楊進;張昊琦;;歐亞經濟聯盟:理想與現實[J];歐亞經濟;2015年03期
6 楊恕;王術森;;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構想及其挑戰(zhàn)[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7 李興;成志杰;;中俄印——亞歐金磚國家是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關鍵力量[J];人文雜志;2015年01期
8 李興;張晗;;“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與東盟“10+8”機制比較研究[J];新視野;201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維江;;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J];當代亞太;2014年06期
2 王玉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以援助方式促進內蒙古與蒙古國的經貿合作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8期
3 尹怡然;黃亦鵬;;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中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機制[J];廣東科技;2015年08期
4 王娜;陳興鵬;張子龍;高鴻欣;;“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聯系網絡結構研究——基于省區(qū)尺度和國家尺度的社會網絡分析[J];西部論壇;2015年03期
5 王仁忠;毛洲英;;寧波廣電集團“一帶一路”報道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年06期
6 劉丹;;人民幣區(qū)域化背景下審視我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J];當代經濟管理;2015年08期
7 趙秀贊;豆俊杰;魏婷婷;;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促進鄭州市經濟發(fā)展與對外開放[J];經營管理者;2015年15期
8 鄒長勝;王萍;;“一帶一路”視角下石油裝備制造企業(yè)“海外建廠”風險識別與防范——以哈薩克斯坦為背景[J];改革與戰(zhàn)略;2015年05期
9 高自為;徐中春;;“絲綢之路經濟帶”與貴州跨越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5年13期
10 王志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背景、空間延伸與戰(zhàn)略內涵[J];東北亞論壇;2015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鈺璞;新絲綢之路框架下中國與中亞五國經貿合作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年
2 張敏;地理學視角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合作發(fā)展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吳艷麗;跨國企業(yè)在華采購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連環(huán);從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看中國的對外交往[D];外交學院;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清鑒;中亞五國獨立以來的經濟走勢[J];東歐中亞市場研究;2000年02期
2 楊恕;張會麗;;評上海合作組織與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之間的關系[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2年01期
3 賈文華;;歐盟對中亞發(fā)展援助述論[J];俄羅斯研究;2007年04期
4 張德廣;;上海合作組織: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zhàn)[J];俄羅斯研究;2009年03期
5 田野;;東亞峰會擴容與地區(qū)合作機制的演化[J];國際觀察;2012年02期
6 王樹春;朱震;;上合組織與集安組織為何合作大于競爭?[J];國際政治科學;2010年02期
7 李興;論冷戰(zhàn)后美俄關系中的歐亞地緣因素[J];國際政治研究;2005年03期
8 張盛發(fā);;試析普京與梅德韋杰夫分歧[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1年04期
9 肖輝忠;;試析俄羅斯金磚國家外交中的幾個問題[J];俄羅斯研究;2012年04期
10 梅兆榮;;歐債危機的復雜性與歐盟前景[J];德國研究;201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保華;中亞經濟一體化的困境及其前景探析[D];外交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1285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8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