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再分配政策調節(jié)居民收入作用的比較分析
本文關鍵詞:政府再分配政策調節(jié)居民收入作用的比較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再分配效應 再分配規(guī)模 收入稅 社會繳費 社會福利支出
【摘要】:本文以分析政府再分配政策與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論關系為基礎,構建計量模型,運用2008年-2010年間29個國家的面板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分析,探討收入再分配的調節(jié)功能,以及不同再分配政策對收入調節(jié)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再分配規(guī)模與再分配的調節(jié)效果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其中,政府的支出政策,主要是社會福利支出對調節(jié)居民收入有顯著的正效應,且貢獻較大;政府的收入政策,社會保障繳費則顯現(xiàn)出顯著的負效應,而收入稅對調節(jié)居民收入的影響并不顯著。因此,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我國的再分配政策應以擴大社會福利支出規(guī)模為重點,加大再分配的力度,從而使再分配在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同時,適當增加直接稅的比例,以及關注社會保障繳費本身對調節(jié)收入的負效應。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
【分類號】:D630;F124.7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居民收入差距開始逐步擴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數(shù)從1987年的0.299上升到1998年的0.40,之后經過十年的發(fā)展,在2008年達到了最高值0.491,居民收入差距過大成為不爭的事實。1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不僅從國內看偏大,而且,在國際上進行比較,也是屬于差距較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文雯;;收入再分配效應的測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7期
2 林瑞瑞;朱道林;劉晶;周鑫;;土地增值產生環(huán)節(jié)及收益分配關系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建偉;吳志澄;;集體土地征收收益分配改革構想——以福州、泉州兩市為例[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9期
2 吳振華;蔣紅;;房地產開發(fā)過程中土地增值多元主體行為分析[J];中國房地產;2015年21期
3 彭江波;王媛;;新型城鎮(zhèn)化融資中的財政與金融協(xié)調模式研究——基于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的視角[J];理論學刊;2013年11期
4 石璋銘;王劍;;我國再分配政策效應測度分析[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5 王茂福;楊哲;;土地收益權界定的商榷:基于征地補償?shù)囊粋案例剖析[J];農村經濟;2014年12期
6 蔣紅;;房地產開發(f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及相關利益主體行為分析[J];科技廣場;2015年02期
7 楊紅朝;;論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制度保障[J];農村經濟;2015年04期
8 居祥;方冉;鐘太洋;;土地出讓收入央地分成比例變化與耕地減少相互關系研究[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5年10期
9 湯青慧;董德坤;朱珊;;土地財產權保護視角下農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創(chuàng)新探析[J];理論導刊;2015年09期
10 王崇敏;熊勇先;;論農地征收補償費的分配[J];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躍輝;按權能分配農村集體土地增值收益論[D];中共中央黨校;2014年
2 童素娟;養(yǎng)老金雙軌制現(xiàn)狀評估及制度改革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3 林瑞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問題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田啟霞;劃撥土地使用權轉出讓增值測算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年
2 張洋;枯竭型煤炭企業(yè)參與礦業(yè)用地儲備開發(fā)收益分配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3 保保;農地征收過程中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年
4 曾楊;稅制對個人所得稅再分配效率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14年
5 熊歡;基于博弈論的地票交易收益分配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6 王慧云;基于土地發(fā)展權的高鐵站區(qū)開發(fā)權利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7 王俊堯;城市規(guī)劃區(qū)農用地征收補償標準研究[D];云南大學;2015年
8 楊波;財政分權對政府財政職能實現(xiàn)程度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童錦治;周竺竺;李星;;我國城鎮(zhèn)居民稅收的收入再分配效應變動及原因探析[J];財貿經濟;2011年06期
2 王小映;賀明玉;高永;;我國農地轉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實證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的抽樣調查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3 單學勇;規(guī)范政府土地收益分配的財稅對策[J];價格月刊;2005年09期
4 童建軍,曲福田,陳江龍;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土地收益分配機制的改革:目標與原則[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5 彭海艷;;國外稅收累進性及再分配效應研究綜述[J];南京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6 王政;;國外土地征用制度的特點及對中國的建議[J];世界農業(yè);2006年04期
7 謝建春,陸紅生;論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城市研究;2001年05期
8 何雪林,朱建華;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中的稅費制度研究[J];現(xiàn)代城市研究;2004年01期
9 沈飛,朱道林;政府和農村集體土地收益分配關系實證研究——以我國土地征用—出讓過程為例[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4年08期
10 沈飛,朱道林,畢繼業(yè);政府制度性尋租實證研究——以中國土地征用制度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外報刊拾綴[J];社會福利;2007年02期
2 沈建;張漢威;;德國社會養(yǎng)老保障制度及其啟示[J];宏觀經濟管理;2008年06期
3 ;海外傳真[J];社會福利;2009年07期
4 丁幸豪;;里根為什么要求大幅度增加軍費?[J];國際問題資料;1986年07期
5 周一平;論公益基金制度與比較[J];法學;1995年12期
6 ;安徽省人民政府民政廳關于鄉(xiāng)(村)級干部傷亡撫恤標準的補充說明[J];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報;1953年06期
7 王明霞;;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探析——基于蘭州市南面灘社區(qū)的調查[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8 周穎;;社會保障走向何方[J];浙江經濟;2002年20期
9 謝適汀;正確認識“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J];政工學刊;2003年06期
10 陳剛;李樹;陳屹立;;中國犯罪治理的財政支出偏向:選擇“大棒”還是“胡蘿卜”?[J];南開經濟研究;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余瀛波;聯(lián)合國發(fā)布“2010亞太經社概覽”[N];法制日報;2010年
2 ;臺當局通過2012年總預算案[N];團結報;2011年
3 資深媒體人 趙靈敏;內部治理失效引發(fā)排外風潮[N];華夏時報;2014年
4 叢未;培育中產階層重在消解未來恐懼[N];商務時報;2007年
5 英國牛津大學圣十字學院現(xiàn)代中國歷史與政治學教授 拉納·米德 采訪整理 本報駐英國記者 白陽;中國夢與歐洲夢[N];人民日報;2014年
6 ;臺灣地區(qū)2012年預算缺口逾兩千億[N];團結報;2011年
7 左永仁 朱龍英 張齊安;充滿人性化的寬容管理[N];中國社會報;2007年
8 記者 盧文潔 黃茜;廣州千億社;鸫蝾痆N];廣州日報;2013年
9 記者 劉偉 羅雪燕 邱晶晶 實習生 杜秀;福田將出臺實施意見落實民生凈福利指標[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10 王所;政治攀比讓臺負債累累[N];團結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匡桂林;社會福利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48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24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