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圖解對消費者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品牌圖解對消費者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品牌延伸 品牌圖解 處理流暢性 延伸匹配 溝通策略
【摘要】: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中,消費者的需求也愈發(fā)多樣化、個性化,一個企業(yè)要想保持源源不斷的活力,就需要不斷的推陳出新。品牌延伸作為企業(yè)成長戰(zhàn)略的手段,已經成為推出新產品最普遍的形式。通常,無論品牌延伸是在母品牌類別范圍之內或是超越母品牌類別都被認為是有益的,因為借助消費者熟知的品牌引進新產品可大大降低營銷費用。然而,品牌延伸的成功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失敗的品牌延伸不僅會損害母品牌的已有形象,甚至會導致品牌資產的大量流失,品牌延伸成功的決定因素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延伸匹配度作為影響消費者品牌延伸評價的重要因素,已經受到理論界和企業(yè)界的廣泛關注,回顧近幾年的研究,大量的學者研究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關系對品牌延伸成功的影響,但以往的研究較少從品牌認知結構和處理流暢性探討消費者品牌信息處理方式如何影響品牌延伸評價,因此本文選取品牌圖解這一重要研究變量探討其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本文認為通過處理流暢性的中介作用,消費者品牌圖解水平能夠調節(jié)延伸匹配類型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具體地,本文首先建立概念背景并提出品牌圖解與延伸匹配類型的交互作用對信息處理流暢性及品牌延伸評價影響的系列假設,并通過三個研究進行驗證:實驗一檢驗品牌圖解類型與延伸匹配類型的交互作用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實驗二進一步探討品牌圖解影響消費者延伸評價的內在機制即信息處理流暢性的中介效應;實驗三通過兩種類型的溝通策略改善不同品牌圖解者對于不同延伸匹配類型產品的評價。本研究以在校大學生為被試樣本,采用情景實驗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三個實驗,運用SPSS 19.0對本研究提出的理論假設進行檢驗,用實證數(shù)據(jù)驗證了品牌圖解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論文的主要研究發(fā)現(xiàn)包括:(1)品牌圖解與延伸匹配類型的交互作用影響品牌延伸評價:相對于非品牌圖解者,品牌圖解者對原型性品牌延伸的評價更高;品牌圖解者與非品牌圖解者對范例性品牌延伸的評價無顯著性差異;(2)通過處理流暢性的中介作用,消費者的品牌圖解水平能夠調節(jié)延伸匹配類型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3)溝通策略調節(jié)不同類型品牌圖解者對品牌延伸的評價:關系型溝通能使品牌圖解型消費者產生更積極的品牌延伸評價;而闡釋型溝通策略可以使非品牌圖解者產生更積極的品牌延伸評價。
【關鍵詞】:品牌延伸 品牌圖解 處理流暢性 延伸匹配 溝通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73.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0
- 1.3 研究創(chuàng)新點10-11
- 1.4 研究方法11
- 1.5 技術路線與主要內容11-15
- 第二章 理論發(fā)展與研究綜述15-27
- 2.1 品牌延伸相關概念15-17
- 2.1.1 品牌15-16
- 2.1.2 品牌延伸16-17
- 2.2 消費者品牌延伸評價影響因素研究17-24
- 2.2.1 母品牌17-19
- 2.2.2 延伸品牌產品19-21
- 2.2.3 消費者個體差異21-24
- 2.2.4 消費者決策環(huán)境24
- 2.3 信息處理流暢性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研究24-25
- 2.4 溝通策略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研究25-27
- 第三章 研究框架與假設提出27-31
- 3.1 品牌圖解與延伸類型的交互作用對延伸評價的影響27
- 3.2 信息處理流暢性的中介效應27-28
- 3.3 溝通策略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28-29
- 3.4 概念性研究框架29-31
- 第四章 實驗研究31-57
- 4.1 實驗一:品牌圖解類型與延伸匹配類型的交互作用31-39
- 4.1.1 刺激物的選擇與前測31-32
- 4.1.2 實驗量表設計32-33
- 4.1.3 實驗對象與程序33
- 4.1.4 結果與分析33-39
- 4.1.5 討論39
- 4.2 實驗二:信息處理流暢性的中介效應39-48
- 4.2.1 刺激物的選擇與前測40
- 4.2.2 實驗量表設計40-41
- 4.2.3 實驗對象與程序41
- 4.2.4 結果與分析41-47
- 4.2.5 討論47-48
- 4.3 實驗三:溝通策略的調節(jié)作用48-57
- 4.3.1 刺激物的選擇與前測48
- 4.3.2 實驗對象與程序48-49
- 4.3.3 結果與分析49-54
- 4.3.4 討論54-57
- 第五章 結論與啟示57-63
- 5.1 主要研究結論57-59
- 5.1.1 品牌圖解類型與延伸類型的交互作用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57-58
- 5.1.2 信息處理流暢性的中介效應58
- 5.1.3 溝通策略的調節(jié)作用58-59
- 5.2 理論意義59
- 5.3 管理啟示59-60
- 5.4 研究局限與研究展望60-63
- 5.4.1 研究局限60-61
- 5.4.2 研究展望61-63
- 致謝63-65
- 參考文獻65-73
- 附錄73-91
- 附錄A:實驗一問卷73-78
- 附錄B:實驗二問卷78-83
- 附錄C:實驗三問卷83-91
- 攻讀學位期間的學術成果9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尤敏,鄧筱燕;由“康佳”手機斷想品牌延伸[J];中華商標;2000年11期
2 張靖,肖仲明;品牌延伸的一體化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0年05期
3 楊雪軍;品牌延伸會導致品牌淡化 ?[J];計劃與市場探索;2000年10期
4 黃前進;品牌延伸:讓人心動讓人憂[J];經貿導刊;2000年07期
5 于忠民;品牌延伸得失談[J];山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6 韋福祥;品牌延伸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黃維梁;關于品牌延伸的思考[J];財貿研究;2000年01期
8 鐘福生;;品牌延伸,企業(yè)的一把雙刃劍[J];廣告大觀;2000年10期
9 江智強,郭偉;論品牌延伸效果的評估方法[J];商業(yè)研究;2001年08期
10 江智強;論品牌延伸的效果與評估──成功品牌延伸的新思路[J];商業(yè)研究;200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建玲;劉思峰;吳作民;;品牌延伸影響要素的灰色優(yōu)勢分析[A];2006年灰色系統(tǒng)理論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王金鳳;;品牌延伸效益審計理論初探[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銀成鉞;于洪彥;;延伸產品價格與延伸相似度對品牌延伸評價的交互影響[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4 何佳訊;;老字號品牌個性認知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及管理含義[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5 楊海波;白學軍;沈德立;;國內外著名品牌延伸效果差異評估的眼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傳華 ;品牌延伸關鍵何在[N];中國紡織報;2004年
2 高棣;品牌延伸的關鍵何在[N];河北經濟日報;2000年
3 董諍 楊聰敏;品牌延伸須慎重[N];市場報;2004年
4 董諍 楊聰敏;品牌延伸:不是“萬能靈藥”[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5 策劃 劉晨 采寫 本報記者 榮瑞芝 王慶坤;品牌延伸 在理性的旗幟下收放自如[N];中國服飾報;2005年
6 錢續(xù)坤;“品牌延伸”當慎行[N];安徽日報;2006年
7 馬千里;品牌“半徑”決定品牌延伸[N];中國文化報;2006年
8 金宣;品牌相對論:品牌延伸的寬與窄[N];中國黃金報;2006年
9 年大明;如何舞動“品牌延伸”這把雙刃劍[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7年
10 劉峰;企業(yè)要拿捏好品牌延伸的尺度[N];消費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建玲;服務品牌延伸的灰色評估模型研究及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2 原永丹;品牌延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顥;基于顧客價值及社會情境視角的品牌延伸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4 孫平;高科技品牌延伸的評價模型與消費者評價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王小毅;基于腦電信號分析的消費者品牌延伸評估決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朱紅紅;旅游景區(qū)品牌延伸機制與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邵一明;基于多元化戰(zhàn)略的品牌延伸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8 鄭春東;企業(yè)品牌延伸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9 許亞磊;消費者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李曉力;不同自我監(jiān)控度下制造國與契合度對品牌延伸影響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善成;基于消費者感知的品牌延伸評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2 關文軍;基于消費者個體差異的品牌延伸評價[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尚炳新;品牌延伸評價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4 余健;品牌延伸安全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齊敏;企業(yè)品牌延伸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許順;論品牌延伸及在我國企業(yè)的運用[D];湘潭大學;2001年
7 李懿欣;品牌延伸對品牌資產影響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露露;品牌強度對品牌延伸邊界的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9 胡榮恩;溫報集團報紙品牌延伸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10 鄧慶鋒;中國家電品牌延伸對品牌忠誠的影響機理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559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95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