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本文選題:船用柴油機 切入點:生產制造 出處:《華東理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HD公司是專業(yè)制造船用柴油機的生產企業(yè)。公司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HD公司的業(yè)務模式自1980年以來都是引進專利生產,處于“微笑曲線”的中間端,在產品研發(fā)和產品售后服務上發(fā)展很少。近年來,船舶市場的波動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yè)在生產制造方面的利潤越來越低,企業(yè)原有的發(fā)展戰(zhàn)略已經難以應對,企業(yè)需要轉型發(fā)展。本文利用發(fā)展戰(zhàn)略理論,對HD公司外部宏觀環(huán)境、行業(yè)環(huán)境和競爭對手進行分析,對HD公司的組織機構、營銷、技術、制造能力等內部環(huán)境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企業(yè)的優(yōu)勢和不足。對公司的“研發(fā)、制造、服務”一體化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分析,設計融高、中、低速柴油機在海洋動力制造的全覆蓋;產品研發(fā)、產品售后服務協(xié)同并進;動力主業(yè)和成套設備多元化業(yè)務同步發(fā)展的戰(zhàn)略。同時,為確保戰(zhàn)略實施,提出了調整企業(yè)組織結構及部門職責,完善營銷模式等措施。
[Abstract]:HD company is a manufacturer of diesel engine for ship manufacturing. The compan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last century, the 60s.HD company's business model since 1980 are the introduction of patented production, in the "middle end smile curve, little development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ustomer service service. 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 fluctuation and the fierce market the competition so that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more low profit, the origi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been difficult to deal with, 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needs.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D company's external macro environment, industry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or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 HD, marketing,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analysis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fi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any'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alysis services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designs, high and low speed diesel engine in the ocean The full coverage of power manufactu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duct after-sales servic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main business and the diversified business of complete sets of equipment. Meanwhil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we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adjust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departm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improve the marketing mode.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F426.4;F2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高文;;綠色船用柴油機的開發(fā)與應用技術研究[J];機電產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06年02期
2 ;船用柴油機及配件[J];船艇;2007年02期
3 ;船用柴油機及配件[J];船艇;2007年14期
4 ;船用柴油機及配件[J];船艇;2007年16期
5 ;船用柴油機及配件[J];船艇;2007年20期
6 ;船用柴油機及配件[J];船艇;2008年10期
7 ;船用柴油機及配件[J];船艇;2008年12期
8 孫凱;李曉江;;船用柴油機節(jié)能關鍵技術研究[J];價值工程;2010年19期
9 ;4E135A型100馬力中速船用柴油機試制成功[J];科技簡報;1972年02期
10 員;;小型船用柴油機[J];技術經濟信息;198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國瑞;;船用柴油機的技術進展[A];科技進步與學科發(fā)展——“科學技術面向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2 葉高文;;綠色船用柴油機的開發(fā)與應用技術研究[A];福建省科協(xié)第五屆學術年會數(shù)字化制造及其它先進制造技術專題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李湛;嚴謹;王希龍;;論船用柴油機軸承的拂刮及其他[A];2009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葉揚;;快速裝夾超薄車頭的設計[A];2009全國機電企業(yè)工藝年會<廈工杯>工藝征文論文集[C];2009年
5 王亮;劉國民;王明宇;劉垂相;;單件小批量生產船用柴油機氣缸蓋的探討[A];2011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溫宇欽;彭水生;吳恒;張惠澤;;低速船用柴油機增壓器匹配模擬計算[A];中國航海學會船舶機電專業(yè)委員會2000年度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0年
7 王迎新;尹峰;;新型船用柴油機電噴技術的優(yōu)點及展望[A];現(xiàn)代船舶機電維修技術(2005)[C];2005年
8 馮明志;;船用柴油機自主創(chuàng)新與節(jié)能減排技術發(fā)展[A];第七屆長三角地區(qū)船舶工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王榮;陸洲;;船用柴油機連桿疲勞斷裂失效分析[A];2009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王志剛;;船用柴油機抗沖擊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設備故障診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魏敬民;集中力量發(fā)展國產柴油機[N];中國船舶報;2003年
2 記者 劉穎;船用柴油機:發(fā)展之路在何方[N];中國船舶報;2003年
3 特約記者 李積軒;全球船用柴油機需求量激增[N];中國船舶報;2003年
4 張長濤;日船用柴油機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N];中國船舶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楊偉中;G重機向世界船用柴油機三強挺進[N];上海證券報;2006年
6 周六三 徐媛;安慶船用柴油機生產基地投產[N];安慶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胡啟林;廣州開建全國最大船用柴油機基地[N];中國工業(yè)報;2009年
8 記者 陳佳南 通訊員 李平;廣州中船船用柴油機公司揭牌[N];中國船舶報;2009年
9 馬志廣;首臺大型船用柴油機3月交貨[N];青島日報;2009年
10 記者 周升友;2004年超產26臺柴油機[N];中國船舶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勝文;船用柴油機復雜零件CAD/CAPP/CAM集成關鍵技術研究[D];江蘇大學;2013年
2 王海燕;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機建模與系統(tǒng)仿真[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3 姚崇;船用柴油機電控單體泵系統(tǒng)性能研究與開發(fā)[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4 許樂平;噴水霧加濕進氣減少船用柴油機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5 冷先銀;船用中速柴油機供油系統(tǒng)及低NO_x排放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吳O;船用柴油機燃燒室組件的流固耦合傳熱研究與活塞強度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翟純純;船用柴油機協(xié)同數(shù)字化設計技術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0年
2 丁玉玲;船用柴油機關鍵件CAD/CAPP/CAM集成系統(tǒng)開發(fā)[D];江蘇科技大學;2011年
3 李文靜;船用柴油機信息化系統(tǒng)硬件在環(huán)系統(tǒng)的研發(fā)[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5年
4 林洋;基于貝葉斯網絡船用柴油機故障診斷系統(tǒng)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
5 劉嘉璐;二沖程船用柴油機掃氣試驗系統(tǒng)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6 張萬枝;船用柴油機達標IM0-T3的排放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7 沈剛;大缸徑船用柴油機噴霧宏觀特性研究[D];中國艦船研究院;2016年
8 魯凱恒;基于MBD的船用柴油機關鍵件自動編程系統(tǒng)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9 韓振洲;基于TCM與NX的船用柴油機關鍵件三維工藝設計技術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10 周禮鵬;船用柴油機三維裝配工藝設計關鍵技術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013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170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