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動漫產業(yè)政策研究
本文選題:動漫 + 動漫產業(yè); 參考:《長春工業(yè)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在世界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除了關注一國的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以外,更多的是關注一個國家的文化、外交、制度等方面的軟實力。隨著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使得經濟發(fā)展方式也相應的做出了改變。動漫產業(yè)作為一國文化實力中的一部分,正在顯示出它獨特的地位和魅力。2004年以來,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下,我國動漫產業(y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面臨著十分有利的機遇和條件,也正在經歷著突飛猛進的快速發(fā)展和脫胎換骨的質量轉變,日益成為我國經濟增長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新亮點。 同其他國家一樣,我國的動漫產業(yè)作為一項新興業(yè)態(tài),其成長和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政策作為政府支持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促進動漫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也引發(fā)我國動漫產業(yè)一系列突出的問題。由于我國動漫產業(yè)政策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缺失,直接導致動漫產業(yè)政策不能發(fā)揮應有的效果,也削弱了動漫產業(yè)靠市場內生力量發(fā)展的能力,造成動漫產業(yè)“長大未成年”、有產品無行業(yè)、政策依賴性強等現狀。鑒于動漫產業(yè)政策對推動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開展動漫產業(yè)政策課題的理論研究,對加快動漫產業(yè)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動漫大國向動漫強國跨越,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盡管國內學術界對動漫產業(yè)理論的研究投入極大地熱情,并取得許多重要的理論成果,但是關于動漫產業(yè)的論著還是比較匱乏,尤其是關于動漫產業(yè)政策研究更為薄弱。如:促進動漫產業(yè)立法;提高動漫產業(yè)政策權威性;加強動漫產業(yè)政策針對性;保證動漫產業(yè)政策時效等方面亟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討。 本文在考察我國動漫產業(yè)政策效果基礎之上,梳理了我國動漫產業(yè)政策的基本脈絡,分析了目前我國動漫產業(yè)政策的主要缺陷,通過對日、美、韓動漫產業(yè)政策經驗比較,提出加強管理部門協(xié)作;完善法律體系;擴大扶持范圍;增強扶持力度;改善實施程序等完善我國動漫產業(yè)政策的建議。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oft power of a country's culture, diplomacy, system and so on besides the hard power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litary and so on. With the speed of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productivity,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changed accordingly. Animation industry as a part of the cultural strength of a country, is showing its unique status and charm. Since 2004, with the attention and suppor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has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Facing very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it is also undergoing rapid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quality, which is becoming a new bright spo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other countries,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as a new form of business, its growth and expans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the policy not only promote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but also leads to a series of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Because of the innate deficiency and the acquired deficiency of our country's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it directly leads to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can not play its due effect, and also weakens the animation industry's ability to develop by the market endogenous force, resulting i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growing up as a minor". There are products without industry, strong policy dependence and other current situation. In view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topic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y to achieve the animation power to the animation power leapfrogging, It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lthough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put great enthusiasm into the research of animation industry theory, and made man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but o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is still relatively scarce, especially o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research is more weak. For example: promote animation industry legislation; improve the authority of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of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ensure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prescription and other aspects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this paper combs the basic context of our country's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analyzes the main defects of our country's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and compares the experience of animation industry policy between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expand the scope of support, strengthen the support,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and improve the policies of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1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吉華;;論文化產業(yè)政策的實施機制[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4期
2 劉寧寧;日本產業(yè)政策及其在日本現代化中的作用[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昝廷全;趙永剛;;區(qū)域文化產業(yè)在不均衡狀態(tài)下的均衡發(fā)展[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廖建軍;蔡斌;;中日文化產業(yè)政策比較研究——基于《文化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和《內容產業(yè)促進法》之比較[J];出版科學;2010年03期
5 沈浩;;從動漫看杭州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發(fā)展[J];杭州(周刊);2011年04期
6 邢鵬舉;;國內IPTV產業(yè)政策及其未來走勢探析[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5期
7 尹良潤;;如何解決數字電視產業(yè)的資金缺口——產業(yè)政策的視角[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劉藩;;產業(yè)政策杠桿撬動中國電影強國夢——兼論“國辦9號文件”[J];電影藝術;2010年04期
9 馮結蘭;;網民關于文化產業(yè)政策的意見和態(tài)度[J];新聞愛好者;2010年20期
10 徐康寧,任飛;自由市場機制的生機與陷阱──中國激光視盤產業(yè)競爭與發(fā)展的經濟學實證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榮健;;歐盟產業(yè)政策與競爭法的關系探析[A];中國航海學會內河船舶駕駛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錢麗蘇;張家義;王志剛;;注重產業(yè)政策引導 規(guī)劃商業(yè)性礦產勘查[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資源經濟與規(guī)劃專業(yè)委員會2006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2006年
3 蘇柱華;林莉;;國外發(fā)展生物柴油產業(yè)的成功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A];循環(huán)農業(yè)與新農村建設——2006年中國農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于湖;;新的產業(yè)政策為漁船制造業(yè)提供了新的生機[A];2005中國漁船技術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李昕;;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比較研究[A];煤層氣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2010年全國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周雪峰;張國徽;;“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產業(yè)政策的生態(tài)化[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上冊)[C];2005年
7 殷華方;潘鎮(zhèn);魯明泓;;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產業(yè)政策測量和有效性研究(1979—2003)[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8 陳先達;;當前我國煤層氣開發(fā)政策和產業(yè)化問題分析[A];2008年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孟慶華;王瑞華;范英麗;;煙葉價格、煙葉生產及產業(yè)政策[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協(xié)二○○三年學術年會農林水論文精選[C];2003年
10 朱慈蘊;;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國反壟斷法特點之淺析[A];城市經濟與微區(qū)位研究——全國城市經濟地理與微區(qū)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聶聞;鄧崎琳:落實產業(yè)政策 實施“中西南”發(fā)展戰(zhàn)略[N];中國冶金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肖京華;水泥工業(yè)產業(yè)政策頒布[N];中國信息報;2006年
3 記者 蘇利川;汽車企業(yè)“盲人瞎馬”會吃大虧[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李韶輝;我國首部《煤炭產業(yè)政策》正式發(fā)布[N];中國改革報;2007年
5 高露邋陳偉;首部煤炭產業(yè)政策頒布實施[N];中國礦業(yè)報;2007年
6 黑龍江省委黨校 姜國忠;簡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的中國產業(yè)政策研究》[N];光明日報;2008年
7 王軍;《乳制品加工業(yè)產業(yè)政策》發(fā)布[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8年
8 段立強;地方政府不宜制定產業(yè)政策[N];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
9 李秀麗;壺關縣經貿局加大項目建設力度[N];長治日報;2010年
10 記者 陳建平;桂東關閉整合11家冶煉企業(yè)[N];郴州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澤一;產業(yè)政策有效性問題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陳韶華;戰(zhàn)后日本產業(yè)政策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李明圓;論日本產業(yè)政策與貿易政策的融合[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4 陳靖;我國現行基本經濟制度下的產業(yè)政策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韓順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對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及實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6 禹智潭;基于供應鏈聯盟提升有色金屬工業(yè)國際競爭力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7 劉英杰;中國蘋果產業(yè)經濟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楊雄年;中國西部地區(qū)農業(yè)產業(yè)升級轉化過程中政策績效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9 李敬輝;新時期中國產業(yè)政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10 于仁竹;山東蔬菜產業(yè)的組織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波;我國動漫產業(yè)政策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2年
2 張曉馳;政府在企業(yè)集群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譚博;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4 孫樹學;河北省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張偉;高技術產業(yè)的經濟學特性及產業(yè)政策選擇[D];山東大學;2007年
6 張濤;提升山東省成長型中小企業(yè)競爭力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李梅;競爭政策與產業(yè)政策在企業(yè)合并領域內的沖突與協(xié)調[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李連英;首都出版產業(yè)政策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8年
9 黃雅蓉;外資并購對我國市場結構影響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李京勛;日本產業(yè)結構調整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延邊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878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187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