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yè)孵化基地_論中國電影產業(yè)化形勢下中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
本文關鍵詞:中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上海師范大學》 2007年
論中國電影產業(yè)化形勢下中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
龔史偉
【摘要】: 中國電影正在高速的產業(yè)化進程當中,各種各樣復雜而前所未見的問題紛紛出現在人們面前。90年代中期中國電影市場達到最低谷,進口大片的引進一定程度上激活了疲軟的市場,而二十一世紀伊始中國本土的“商業(yè)大片”紛紛問世,把沉悶已久的票房重新帶動起來。然而國產“商業(yè)大片”在創(chuàng)作中不斷顯現出一種刻板的配方模式,而商業(yè)化的美學配置也使觀眾漸漸產生審美疲勞。與此同時,中國的小成本電影在進口大片與國產大片的夾縫中難以喘息,這一切的發(fā)展趨勢似乎都不符合電影產業(yè)的客觀規(guī)律。然而2006年,多部小成本電影在夾縫中脫穎而出,引起人們廣泛關注。本文旨在論證小成本電影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并通過研究這些小成本電影的成功經驗,來為其它的中小制作提供參考依據。 本文共分為三個章節(jié): 第一章,探討國產“商業(yè)大片”崛起的原因以及營銷策略,揭示中國式大片的內在局限性,以及難以承擔中國電影產業(yè)真正復興的責任并成為主流的最終宿命。 第二章,首先列舉了2006年在市場、獎項或口碑各方面獲得成功的小成本電影,并通過分析它們成功的原因,總結了小成本影片的優(yōu)勢,以及必將成為電影產業(yè)主流產品的最終目標。同時,也揭示了目前國產小成本電影的最大困難是市場出路,若要振興整個電影產業(yè),必先解決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問題。 第三章,結合已經取得的成果經驗,和對未來預期的分析,深入探討了小成本電影的市場處理相關的四個問題:創(chuàng)作者要創(chuàng)作更加市場化的優(yōu)秀作品;融資渠道要靈活多樣;院線和制片方以及政府機構和媒體要共同努力拓寬放映渠道;另外還要為國產文藝片培養(yǎng)潛在的觀眾和未來的觀眾。 總結部分將解決問題的各種合力做了分析和總結,并對中國電影產業(yè)的發(fā)展表達了美好的期望。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J99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亞偉;;試論小成本電影的現狀及發(fā)展方向[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雷利;中國小成本電影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曦軼;基于SWOT矩陣的峨眉院線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3 王婷;我國影視制作投融資問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4 李天波;國產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狀況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5 朱文利;優(yōu)質國產小成本電影創(chuàng)作特征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6 劉芳辰;中國小成本電影商業(yè)價值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3年
7 季彥棟;關于互聯網環(huán)境下電影市場的探討[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斯坦利·羅森(Stanley Rosen) ,戚錳 ,鐘靜寧 ,龔湘凌;狼逼門前:1994~2000的好萊塢和中國電影市場(上)[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高山;;彰顯正義 告誡未來——電影《東京審判》觀摩研討會綜述[J];當代電影;2006年05期
3 譚政,馮小剛;我是一個市民導演[J];電影藝術;2000年02期
4 ;中國電影報[J];電影藝術;2001年06期
5 倪震;;想象的權利——從《無極》所想到的[J];電影藝術;2006年02期
6 莫言;鄭洞天;王興東;張楊;于冬;汪天云;吳思遠;;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文學和電影[J];電影藝術;2006年03期
7 于冬;;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J];電影藝術;2006年06期
8 尹鴻;;《夜宴》:中國式大片的宿命[J];電影藝術;2007年01期
9 吳晶;王楨;;在產業(yè)化潮流中堅持自我——賈樟柯在香港浸會大學的演講[J];電影藝術;2007年01期
10 趙子忠;2003:透視中國電影產業(yè)投資[J];現代傳播;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鋒;;文化 建筑 傳播——傳播文化學視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陳海燕;;謝林與海德格爾藝術觀念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劉東建;劉俐莉;;論大眾傳媒的發(fā)展與現代公民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俞小和;;傳播學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陳自清;;論大眾傳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6 燕道成;“新聞需要”“新聞需求”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戴永芳;;書法網絡傳播的價值取向探討[J];書畫世界;2008年06期
8 陳芳;;不可思議的寓言和童話——略論《美麗人生》的視聽語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9 彭光源;;試論藝術與倫理的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吳未央;;文化的發(fā)展和審美觀念的變革——試論《匹克梅梁》與電影《窈窕淑女》結局不同的原因和意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昕;;數字視頻影像在首都博物館的發(fā)展[A];創(chuàng)意科技助力數字博物館[C];2011年
2 周安華;;電影研究的比較藝術學視界[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童兵;;休閑消費與媒介功能的調適——兼議后工業(yè)社會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動力[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傳播、媒介與創(chuàng)意產業(yè)-對后工業(yè)文明的思考”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趙毅;;信息化與學術期刊編輯的“把關”行為[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5 殷曉蓉;;網絡傳播與中國傳播學面臨的三大難題[A];中國傳播學:反思與前瞻——首屆中國傳播學論壇文集[C];2002年
6 殷曉蓉;;傳播學方法論的第一次沖突及其后果[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7 楊艷珊;;伊萊休·卡茨傳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2年
8 司若;;誰在說話?——淺析資本在馮小剛賀歲片中能動作用[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9 麻爭旗;;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10 仇學英;;農民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傳播原動力——貴陽市烏當區(qū)用科技文化傳播引導農民政治參與實現農戶和農村社區(qū)變遷的分析框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4 程郁儒;民族文化傳媒化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場[D];云南大學;2010年
6 賀彩虹;笑的解碼[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徐萍;從晚清至民初:媒介環(huán)境中的文學變革[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曉麗;普通高等學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孫晶;跨越文字與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司夏萌;互聯網信息傳播結構下的輿論涌現過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尤永;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家庭消費中的意見領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時尚消費中意見領袖的傳播影響力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朱世昭;農村社區(qū)既有與新興意見領袖的博弈[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趙廣香;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李巖;跋涉在路上—女性視域下的李少紅影視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欣躍;新時代的電視媒體影響力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鼐;關于數字電影傳播特征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陽;電視體育談話節(jié)目《體育評書》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9 李穎;抗戰(zhàn)時期桂林小報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林俊聰;重大突發(fā)事件對外報道現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召陽;;電影院線的品牌化走向探討[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2 詹臏;中美院線制比較[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海闊;;院線制:中國電影改革突破模式[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4 于麗;劉揚;王煊;;院線制下我國城市電影放映業(yè)經營管理模式探究[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祁勇;;淺析中國數字院線的發(fā)展現狀[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6 于麗;王煊;李佳;;國內三大院線競爭力比較分析[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李康;;版權產業(yè)融資中的版權價值評估問題探析[J];編輯之友;2011年09期
8 由麗丹;中小企業(yè)融資理論研究綜述[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李艷,馬西平;國外電影產業(yè)化的成功經驗對中國的啟示[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10 朱旭光;;網絡電影的市場發(fā)展階段與行業(yè)生態(tài)建設[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牛春梅;[N];北京日報;2007年
2 趙軍;[N];中國電影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丁一嵐 謝世明;[N];中國電影報;2005年
4 廖鑫全;[N];中國電影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楊城;[N];中國電影報;2006年
6 蔣科祿;[N];中國文化報;2002年
7 張跣;[N];中國文化報;2003年
8 甘文瑾;[N];中國文化報;2004年
9 ;[N];中國文化報;2004年
10 范麗珍;[N];中國文化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朱曉藝;中國獨立電影文化與產業(yè)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余莉;1995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中高票房商業(yè)電影的觀眾消費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天嬌;探究中國大片的現實困境及其發(fā)展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雷利;中國小成本電影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郭瓊;探析動畫產業(yè)中藝術價值與商業(yè)價值的契合[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琦;新媒介環(huán)境下的中國電影營銷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5 郭英男;當前中小成本電影發(fā)行狀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魏巧俐;互聯網時代電影文化的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7 蒲元瀛;中國電影商業(yè)模式分析及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8 何君凝;中國當下院線制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李艷;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對中國電影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思考[D];四川大學;2006年
10 楊元飛;基于文化導向的中國電影市場細分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辛聞;;人再囧途之《泰囧》——國產小成本電影的勝利[J];藝術科技;2013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天波;國產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狀況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2 朱文利;優(yōu)質國產小成本電影創(chuàng)作特征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3 劉芳辰;中國小成本電影商業(yè)價值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3年
4 劉蘭蘭;新媒體語境下中小成本電影的微博營銷探索[D];河南大學;2013年
5 王璐;國產小成本電影產業(yè)化生產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鄭洞天;TO BE,OR NOT TO BE?——進入WTO以后的中國電影生存背景分析[J];電影藝術;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成勇;;故事:小成本電影的核心語碼[J];電影評介;2008年16期
2 詹成大;;基于優(yōu)勢互補的小成本電影與網絡視頻聯盟研究[J];當代電影;2009年12期
3 秦雪影;;近年國產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現狀和出路[J];大眾文藝;2010年23期
4 張雪萍;;小成本也會有大回報——中國小成本電影的突圍[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09年01期
5 張亞偉;;試論小成本電影的現狀及發(fā)展方向[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年12期
6 劉琳;;小的是美好的——淺析國產小成本電影的人物、故事和情感[J];電影文學;2007年15期
7 王利霞;;試論小成本電影的商業(yè)美學價值[J];青年文學家;2011年05期
8 孫星錘;;小成本電影如何在市場生存[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11期
9 郭玉秀;王芳;;瞻望中國小成本電影的發(fā)展前景[J];電影文學;2010年23期
10 李崑;;對中國小成本電影發(fā)展的思考與建議[J];電影文學;2011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龔史偉;論中國電影產業(yè)化形勢下中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2 雷利;中國小成本電影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繼保;中國小成本電影的流變與堅守[D];河北大學;2010年
相關機構
>陜西師范大學
>河北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相關作者
>張繼保 >雷利
>龔史偉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中小成本電影的市場出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1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18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