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研究與展望
本文關鍵詞:近年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研究與展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上海師范大學》 2013年
近年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研究與展望
韓雪飛
【摘要】:二零一一年,我進入上海電影集團東方發(fā)行公司實習工作,參與了多部動畫電影的宣傳與發(fā)行工作,其中包括動畫電影《西柏坡》、《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3D《大鬧天宮》等,親身經歷了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營銷的過程與現(xiàn)狀,有喜有憂。深切感受到中國動畫電影市場身處“四多(大)四少(小)”的尷尬處境。與世界動畫電影強國和地區(qū)相比,我們缺少成熟的產業(yè)鏈,足夠多的精英創(chuàng)作團隊,,成熟穩(wěn)定的市場和觀眾以及強大的產品衍生隊伍。 眾多中國動漫從業(yè)者覺察到了問題所在,試圖尋找出問題的關鍵并將之解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與好萊塢頂級動畫制作公司特藝集團合作拍攝的3D《大鬧天宮》;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孫立軍團隊耗時三年,斥資1.2億元打造的純本土動畫大片《兔俠傳奇》,兩部電影從巨額投資、打磨劇本、商討制片、精心制作、強強聯(lián)合、明星加盟、產業(yè)化發(fā)行等方方面面做到近乎完美,然而結果卻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無論從票房收益還是影響力都未在觀眾群中掀起太大的波瀾。相比較中為洋用的好萊塢動畫電影《功夫熊貓》和成本低廉,畫面粗糙、平面簡單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獲得名利雙收、盆滿缽滿的佳績,中國動畫電影不得不重新進行思考與定位。 本文首先以“名稱”角度為切入點,概述了動畫電影的定義和動漫產業(yè)的基本特征;回顧了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的形成及演變的過程,從市場、企業(yè)、人才、創(chuàng)意四大方面總結了目前國產電影所面對的瓶頸;重點以2011年集中上映的《兔俠傳奇》、《藏獒多吉》、《魁拔之十萬火急》、《賽爾號之尋找鳳凰神獸》四部具有代表性的國產動畫電影為具體案例,從創(chuàng)意、制作和市場等方面揭示出中國動畫電影產業(yè)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并與美國、日本和歐洲三地為參照對象,總結分析它們的市場成功之道,目的是為了分析并探尋出近兩年來,中國動畫電影市場蓬勃發(fā)展、影片數(shù)量迅速上升,卻難有經典、賣座影片的尷尬境地的具體原因;其意義在于,分析成功影片的優(yōu)勢,找到失敗影片的不足,為今后動畫電影的創(chuàng)意、制作和市場宣發(fā)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根本目的是為推動中國動畫電影的蓬勃發(fā)展起到微薄之力。文章最后,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祝福:中國動畫電影需要仰望星空的勇氣,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943;J95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歐陽桂芳;;淺談國產動畫片發(fā)展的問題和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王勇堅;;中國動畫電影中民族元素運用與創(chuàng)作研究[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玲玲;;淺析中國動畫電影的出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2 米君;;論動畫劇本的創(chuàng)作思維[J];安順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3 呂鑫;;動畫場景中的空間要素[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陳華文;向東文;;動畫片劇本創(chuàng)作的思維方法及其規(guī)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03期
5 朱險峰;邱貝莉;;動畫藝術中的“假”與觀眾的心理認同[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曹彥琰;;淺析美日動畫的內容設計兼論中國動畫的創(chuàng)作方向[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吳小華;;探索動漫衍生品人才培養(yǎng)教學新模式——由動漫衍生品設計缺陷與瓶頸引發(fā)的思考[J];包裝世界;2011年06期
8 鄭林純;;淺析中國傳統(tǒng)民族元素在動畫場景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12年02期
9 付靜;;淺論中國動畫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才智;2009年05期
10 趙英著;;民營企業(yè)動漫圖書生產力研究[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張?zhí)锾?;中國動畫緣何“失語”——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的中國動畫發(fā)展策略[A];中國傳媒大學第一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7年
2 趙富斌;趙莉;史龍龍;王甫;;中國武術影視產業(yè)發(fā)展路徑研究[A];中國體育產業(yè)與體育用品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駱新彩;;淺談Flash動畫的制作流程[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孫振濤;3D動畫電影研究:本體理論與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金龍;從資源到資本[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晨;文化生態(tài)的衍變與中國動畫電影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袁潔玲;探源動畫之“魅”[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趙小波;歐洲動畫產業(yè)發(fā)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張然;基于單線平涂的二維動畫本體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艷英;中國動畫系列片喜劇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蔡亞南;日本動畫產業(yè)特征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馬冬娟;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體育動畫片的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陳樹永;大連市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涂冠萍;中國水墨動畫的敘事性[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倪若拙;我國動漫產品開發(fā)策略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張禮堅;漫畫符號和漫畫視框在動畫中的運用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光飛;真實感角色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7 郭峰;計算機二維動畫變形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徐麗平;動畫創(chuàng)作中的靈感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9 朱蘭;動畫電影色彩的視覺審美特征與表意功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10 孟妍;建筑動畫視覺語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潔;淺談動畫片中的角色造型設計[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2 王仁勇;全球化語境下國產動畫片之民族化、現(xiàn)代化走向[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王文杰;文化視域內中國美術電影的衰微[J];藝術百家;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婷;;對中國動畫電影的反思與展望[J];才智;2010年33期
2 王綱;;國產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成功啟示錄[J];電影評介;2009年17期
3 唐忠會;;中國動畫電影的“危”與“機”[J];電影文學;2010年01期
4 李星;;折衷主義者的偶然勝利——我眼中的宮崎駿[J];文教資料;2007年08期
5 孫薇;;試析國產動畫電影的創(chuàng)作偏差——從《寶蓮燈》后中國動畫電影探索說起[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曹一舒;;淺談宮崎峻動畫電影中的音樂風格[J];瓊州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張詠梅;;中國動畫電影情在何處[J];銅陵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史國娟;;中美動畫電影視域中的英雄情結[J];電影文學;2010年01期
9 劉豐;;動畫電影的商業(yè)美學特征淺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年03期
10 鄭歡歡;;動畫也瘋狂:2009-2010賀歲檔動畫電影思考[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文仕江;吳榮彬;陳默;;淺析國產動畫聲音的民族性[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劉躍軍;;立體動畫電影發(fā)展空間研究[A];2009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技術文集[C];2010年
3 楊狀振;;國產動畫片的生產現(xiàn)狀及走勢分析[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楊冰瑩;;作為仿像的卡通與作為卡通的藝術[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2011年)[C];2012年
5 呂靈芝;;戰(zhàn)后日本大眾文化研究——以宮崎駿的作品為中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James G.Lengel;;國際電影電視新技術[A];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與前景——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楊梅;;提升動漫基地水平 發(fā)揮產業(yè)聚集效應[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8 李道新;;從“亞洲的電影”到“亞洲電影”[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何小慧;石遠凱;秦燕;;國產重組抗EGFR人鼠嵌合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治療晚期實體腫瘤的Ⅰ期臨床研究[A];第三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教育集暨論文集[C];2009年
10 張舸;;三峽電廠國內外繼電保護設備運行情況對比分析[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繼電保護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霆鈞;[N];中國電影報;2010年
2 記者 郭人旗;[N];中國文化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紀愛玲;[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4 商報記者 蔣夢惟;[N];北京商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孟剛;[N];中國消費者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程麗仙;[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羅薇薇;[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8 韓浩月;[N];深圳商報;2011年
9 記者 杜思夢;[N];中國電影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李霆鈞 林琳 杜思夢 方一涵;[N];中國電影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振濤;3D動畫電影研究:本體理論與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晨;文化生態(tài)的衍變與中國動畫電影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3 李三強;“變相”之美[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靜;新時期體制演變中的電影進口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董智慧;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兔后肢缺血中國產SPION標記磁共振體內示蹤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周國梁;美國文化產業(yè)集群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吳勻;中國武俠電視劇的空間建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8 周菁;和而不同——論WTO背景下中外合拍電影的跨界生存[D];暨南大學;2010年
9 亞寧;中國電視電影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10 張斌寧;從視淫到奇觀——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階段性影像特征的視覺文化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馬祥;新世紀以來國產動畫電影的發(fā)展與對策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年
2 韓雪飛;近年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研究與展望[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3 齊永濤;中國動畫電影的問題探究[D];河北大學;2013年
4 魏榕;動畫電影中的視聽互構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5 榮韜;九十年代以來國產動畫電影的文化觀念演變[D];安徽工程大學;2012年
6 袁丁;國產動畫電影盈利模式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7 葉菁;國產動畫電影的民族風格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甍;國產神話題材動畫電影中的畫面裝飾性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9 陳紅利;迪斯尼動畫電影對中國觀眾家庭價值觀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10 羅穎;從“阿凡提”到“阿凡達”[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近年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研究與展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70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whjj/16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