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拉產能合作:理論基礎與潛力分析
【部分圖文】:
勞動力成本方面,中國的工資水平自2006年起經歷了持續(xù)10年的迅速上漲,已達原有水平的三倍,其整體勞動力每小時收入已高于除智利外的任何拉美大國,且已達歐元區(qū)較弱成員國水平的70%左右。具體到制造業(yè)部門,中國制造業(yè)的平均工資已于2016年超過巴西和墨西哥等拉美上中等收入水平國家,并且正迅速趕上希臘和葡萄牙。2005年中國制造業(yè)工人小時工資只有1.2美元,低于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個拉美大國。2016年,中國的制造業(yè)小時工資上漲到3.6美元,高于拉美地區(qū)眾多國家制造業(yè)工人的水平。(3)因此,無論是自然資源、資本還是勞動力,中拉產能合作均具備較大潛力。資金供給有限及高成本限制了拉美地區(qū)的投資,而中國大量剩余的儲蓄可以在拉美地區(qū)形成資本,助推重點產業(yè)發(fā)展。此外,生產率的提高使中國制造業(yè)工資快速上升,低端制造業(yè)成本增高。這為中拉產能合作在勞動力供給方面提供了基礎,中國可以開始將勞動密集型和低技術制造業(yè)進行轉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軍;;中拉產能合作的動因、進展與挑戰(zhàn)[J];拉丁美洲研究;2016年04期
2 施曼;侯淑霞;;加快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產能合作[J];宏觀經濟管理;2017年04期
3 安曉明;;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面臨的風險及其應對[J];中州學刊;2017年03期
4 安曉明;王海龍;;當前我國國際產能合作的幾個認識誤區(qū)[J];工業(yè)經濟論壇;2016年03期
5 金瑞庭;;從江蘇看我國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發(fā)展研究;2016年09期
6 張洪;梁松;;共生理論視角下國際產能合作的模式探析與機制構建——以中哈產能合作為例[J];宏觀經濟研究;2015年12期
7 ;水泥等行業(yè)去產能要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J];中國建材資訊;2017年05期
8 韋斯斯;;瀾湄產能與投資合作的成效、機遇及政策建議[J];中國經貿導刊;2019年23期
9 王莉莉;;中哈產能合作向縱深發(fā)展[J];中國對外貿易;2020年02期
10 倪恩臨;;探究去產能與經濟發(fā)展[J];智庫時代;2018年5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鐘洪亮;我國產能過剩治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2 袁捷敏;產能和產能利用率新測算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媛;新形勢下中拉產能合作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7年
2 尚晶;新形勢下中俄產能合作分析[D];吉林大學;2016年
3 徐婷;地方政府淘汰落后產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4 岳海輝;河北省淘汰落后產能機制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5 郭蓉婉;山西省富余產能對外轉移機理及經濟增長效應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6年
6 尹東子;云南省政府淘汰落后產能問題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5年
7 馬詩琦;重慶銀行業(yè)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及推進“產能合作”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8 王家榮;我國開展制造業(yè)國際產能合作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9 王雨澤;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中國—印尼產能合作[D];廣西大學;2017年
10 張彤;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產能合作研究[D];西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56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5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