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時期美國的收入差距分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本文選題: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guān)系 + 收入差距 ; 參考:《馬克思主義研究》2017年09期
【摘要】:從規(guī)模性收入差距、功能性收入差距及代際收入流動性三個方面來衡量,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均有上升。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guān)系是造成美國收入差距擴大的根本原因。只要資本主義存在,收入分配上的兩極分化就必然存在。新自由主義利用金融系統(tǒng)作為資本掠奪性積累的手段,主張各種形式的公共設施和社會福利供給的私有化,進一步強化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主體地位,加劇了美國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對新自由主義時期美國收入差距成因的分析,為解決我國的收入差距問題、深化我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啟示與借鑒。
[Abstract]:The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increased since 1980s in terms of scale income gap, functional income gap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Capit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long as capitalism exists, polarization in income distribution will inevitably exist. Us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a means of capital predatory accumulation, neoliberalism advocated privatiza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social welfare supply, which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main position of 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 Increased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merican income gap in neoliberal period provides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come gap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危機理論的發(fā)展史研究”(15BKS018) 2017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十八大以來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經(jīng)驗研究”(2017GZYB6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124.7;F17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牛晉芳;阿根廷:新自由主義的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與社會脫節(jié)(上)邋[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1年10期
2 吉姆·克羅蒂 ,康庫克·李 ,韓德強;韓國的新自由主義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奇跡還是災難?[J];中國稅務;2002年05期
3 吉姆·克羅蒂,康庫克·李,韓德強;韓國的新自由主義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奇跡還是災難[J];開放導報;2002年Z1期
4 向紅;;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與“替代”問題研究[J];泰山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亨利·C·K·劉;林小芳;;新自由主義貿(mào)易與蘇東社會主義的瓦解[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06期
6 嚴海波;;奧巴馬新政與新自由主義的終結(jié)[J];人民論壇;2009年06期
7 趙峰;;新自由主義與當前的經(jīng)濟危機:一個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J];教學與研究;2009年12期
8 雷麗芳;;新自由主義對中國經(jīng)濟的影響[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02期
9 秦正修;;略論改革開放與新自由主義[J];焦作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10 袁靜;;淺談新自由主義對中國經(jīng)濟的影響[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代敬;;排除新自由主義的干擾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3次學術(shù)研討會代表論文集[C];2006年
2 楊國亮;;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A];“財富的生產(chǎn)和分配:中外理論與政策”理論研討會暨中國經(jīng)濟規(guī)律研究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房寧;新自由主義在拉美的命運及教訓[N];文匯報;2004年
2 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田文林;新自由主義戕害“模范國家”[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3 高世楫;新自由主義是一種極端化的理論體系[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4年
4 本報評論員 任孟山;由聯(lián)手救市反思新自由主義及其全球化[N];華夏時報;2008年
5 廖言;新自由主義的神話走向破滅[N];光明日報;2009年
6 [俄]《俄羅斯報》、《消息報》文 李瑞琴 編譯;“走出危機”只是一種假象[N];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通訊員侯為民;新自由主義加重世界不平等[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8 路愛國;2008年: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死亡[N];中國經(jīng)營報;2008年
9 陸志明;新自由主義與新發(fā)展主義之爭[N];東方早報;2005年
10 墨西哥帕特里克·邦德/著 何耀武 楊筱寂/譯;新自由主義之禍[N];社會科學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卓;新自由主義對東亞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D];外交學院;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義改革與貧困問題[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2 張云輝;新自由主義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3 劉世衡;新自由主義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鄭志光;巴西現(xiàn)代化道路的新自由主義陷阱[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5 張飛岸;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危機[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6 孔銀生;新自由主義與俄羅斯經(jīng)濟轉(zhuǎn)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胡凱;阿根廷經(jīng)濟危機與新自由主義關(guān)系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8 姚炬;國有化與經(jīng)濟發(fā)展—新自由主義理念擴散下的小國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9 馬立明;轉(zhuǎn)軌國家在新自由主義全球體系中的困境與前景[D];暨南大學;2006年
10 許斌;142年后的回眸[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536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5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