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合作與創(chuàng)新績效關系的META分析
本文選題:產學研合作 + 創(chuàng)新績效。 參考:《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在文獻整理與歸納的基礎上,提出產學研合作與創(chuàng)新績效之間關系的假設模型。通過國內外主要文獻數(shù)據(jù)庫的查找,以及離群值和偏倚性檢驗,最終獲得39篇相互獨立的樣本文獻。經Meta分析方法處理后,研究得到了以下結論,產學研合作對創(chuàng)新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關聯(lián);產學研合作對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隨時間因素和文化差異的變化而變化;當產學研合作為多維結構以及研究模型為結構模型時,產學研合作對創(chuàng)新績效的作用更顯著;中介變量的存在情況未能顯著調節(jié)兩者之間的相關關系。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uction, a hypothetic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Through the search of the main literature databas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outlier value and bias test, 39 independent sample literatures were obtained. After Meta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varies with time factor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Whe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s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research model is structural model, the effec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more significant, and the existence of intermediary variables can not significantly regul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作者單位】: 浙江萬里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復雜網絡環(huán)境下中小企業(yè)集群創(chuàng)新生態(tài)系統(tǒng):集聚結構與演化博弈”(71372001) 寧波市軟科學項目“區(qū)域協(xié)同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下科技資源服務平臺建設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基于寧波區(qū)域儀器共享平臺現(xiàn)狀分析”(2016A10034)
【分類號】:F1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守明;王朝霞;;企業(yè)績效差異來源的實證研究述評[J];經濟論壇;2010年09期
2 魏文川;;企業(yè)公益活動驅動因素與績效關系研究[J];商業(yè)時代;2012年04期
3 姚樹榮;企業(yè)績效差異根源理論的演變與創(chuàng)新[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3年03期
4 劉瑩;廖建橋;;員工年齡對工作績效的影響探析[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6年05期
5 王建優(yōu);;產業(yè)類型、所有制與企業(yè)的績效差異:檢驗和解釋[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6 李海燕;;績效改善:從員工培訓開始[J];中外管理;2014年04期
7 陳立泰,姚樹榮;創(chuàng)新型人力資本及其集成決定論——一種對企業(yè)績效差異成因認識的新視角[J];云南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8 瞿珊珊;蔡根女;;解析龍頭企業(yè)與農戶合作關系的績效差異[J];生態(tài)經濟(學術版);2009年01期
9 韓樹英;王戈陽;宋增基;;基于繼任理論的領導權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分析[J];商業(yè)時代;2010年11期
10 劉潔;張慧;;中國銀行業(yè)績效生態(tài)的實證分析[J];生態(tài)經濟;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冬華;齊祥芹;;地區(qū)制度環(huán)境與部分民營化績效——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A];當代會計評論(第3卷第1期)[C];2011年
2 張玉臣;朱金燕;;不同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比較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yè)的實證研究[A];第九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3 官建成;陳凱華;;中國省域研發(fā)生產前沿績效的測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實證分析[A];第六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伍鳳蘭;;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績效的比較研究[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鄭明;地區(qū)召開2014年績效考評推進會[N];阿勒泰日報(漢);2014年
2 李國正;三季度:整體業(yè)績下滑小 行業(yè)績效差異大[N];上海證券報;2005年
3 趙文榮;經濟變遷過程:知其然能否知其所以然[N];中華讀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國良;中國建筑企業(yè)多元化與績效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周敏;央地分權以及相對績效評估下的區(qū)域競爭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3 張力;孵化器績效差異的內在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林浚清;中國上市公司高管績效激勵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馮恂;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績效成因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6 王東清;企業(yè)IT能力及其績效貢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7 鄭素麗;組織間資源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作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滕廣升;企業(yè)員工三維度績效考核模型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5年
2 張彬琳;我國產業(yè)整合的動因、趨勢和績效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姜英英;北京市政府績效評估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4 朱衛(wèi)杰;云創(chuàng)新模式下不同創(chuàng)新平臺的績效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蔡文政;基于組織公平的NY高校輔導員身份差異與工作績效調查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6 帥江娜;零售企業(yè)跨區(qū)域進入動機對進入模式及成長績效的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5年
7 王梅;藝術品投資對資產組合績效的影響研究[D];揚州大學;2016年
8 張朋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企業(yè)社會責任績效相關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9 郭再奎;基層警察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自我感知的影響研究[D];華南農業(yè)大學;2016年
10 蘇蕊蕊;研發(fā)投入和研發(fā)團隊網絡結構對汽車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916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9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