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6年06期

發(fā)布時間:2016-11-25 19:01

  本文關鍵詞:基于生態(tài)足跡的生態(tài)經濟評價方法研究——以江蘇省阜寧縣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06年06期

投稿

基于生態(tài)足跡的生態(tài)經濟評價方法研究——以江蘇省阜寧縣為例

   

【摘要】: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作物生產是通過輪作進行的,某些地區(qū)存在耕地的棄耕現(xiàn)象。Wackernagel生態(tài)足跡方法沒有考慮復種的影響,耕地類生態(tài)足跡核算結果實際是播種面積,而生態(tài)承載力核算得到的是耕地面積,因此,二者不具有可比性,生態(tài)足跡盈余核算存在邏輯性錯誤。從理論角度采用復種指數修正耕地類生態(tài)足跡,使核算結果為耕地面積,增強了生態(tài)足跡和生態(tài)承載力的可比性。用改進的生態(tài)足跡核算方法,分析了阜寧縣區(qū)域生態(tài)經濟系統(tǒng)1995~2003年的生態(tài)供需狀況及發(fā)展能力變動趨勢,采用生態(tài)足跡盈余強度評價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1995~2003年,阜寧縣人均生態(tài)足跡從1.120 7 hm2增加到2.434 0 hm2,人均生態(tài)承載力變化較小,人均生態(tài)赤字從0.815 3 hm2增加為2.017 2 hm2,發(fā)展能力由1.226 5增加為3.140 7,生態(tài)足跡盈余強度由-1.226 5增強為-0.495 7 hm2;诟倪M的生態(tài)足跡核算方法得到的發(fā)展能力和人均GDP之間的相關系數大于Wackernagel方法所得結果,表明改進的生態(tài)足跡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區(qū)域社會經濟狀況。

【作者單位】: 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 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
【關鍵詞】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05JA790069)
【分類號】:X22
【正文快照】:

生態(tài)足跡最早由加拿大生態(tài)經濟學家Rees于1992年提出[1],1996年由Wackernagel完善的一種衡量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生命支持服務功能的方法[2,3]。生態(tài)足跡是指不斷地生產人們所消費的資源和不斷地吸納人們所產生的廢物所需要的生產性陸地和水域的總面積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竇貽儉,蘇慧,高超,朱繼業(yè);[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4年06期

2 熊鷹,王克林,郭嫻,謝春花;[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4年04期

3 檀滿枝,陳杰,田曉四,張學雷;[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5年06期

4 舒肖明,楊達源,董杰;[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5年02期

5 郭秀銳,楊居榮,毛顯強;[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6 王書華,張義豐,毛漢英;[J];地理科學進展;2004年01期

7 陳東景,徐中民,馬安青;[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2年03期

8 董澤琴,孫鐵珩;[J];生態(tài)學報;2004年12期

9 徐中民,陳東景,張志強,程國棟;[J];土壤學報;2002年03期

10 徐中民,張志強,程國棟,陳東景;[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宮松;馮敏玉;袁愛清;賴發(fā)英;肖小紅;;[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05期

2 葉長盛;劉平輝;陳榮清;;[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7期

3 何原榮;朱曉媚;吳安湘;周青山;;[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4 焦士興;王安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張志強,程國棟,徐中民;[J];冰川凍土;2002年04期

6 顧曉薇,李廣軍,王青,劉建興,丁一,劉敬智;[J];冰川凍土;2005年03期

7 徐中民,程國棟;[J];冰川凍土;2005年05期

8 李廣軍;王青;顧曉薇;劉建興;丁一;;[J];冰川凍土;2006年02期

9 李瑞霞;[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5年04期

10 王玉梅;尚金城;徐凌;;[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Li Xiangmei Zhou Jingxuan Duan Xiaofang Luo Luqi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丁蘭;洪濤;;[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3 劉潔;;[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上冊)[C];2005年

4 劉蘇;吳迪;葉慧海;魏顯威;石冰;趙琴;;[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6年

5 蔣莉;沈興菊;于興麗;;[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6 許月卿;;[A];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丁蘭;洪濤;;[A];土地利用的城鄉(xiāng)統(tǒng)籌和區(qū)域統(tǒng)籌——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8.3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8 賴力;黃賢金;;[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劉欣;;[A];濟南市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陳卓詠;;[A];第五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愛鋤;[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2 羅貞禮;[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謝鴻宇;[D];武漢大學;2004年

4 徐艷;[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陳曉;[D];新疆大學;2005年

6 焦勝;[D];湖南大學;2005年

7 李明;[D];山東大學;2005年

8 鄭小晴;[D];重慶大學;2005年

9 張偉新;[D];河海大學;2005年

10 石廣義;[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敬祥;[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蒲仕刁;[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3 郝翠曄;[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王宇峰;[D];浙江大學;2005年

5 王寧;[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5年

6 張令;[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7 范曉秋;[D];河海大學;2005年

8 李筱琳;[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魯豐先;[D];河南大學;2003年

10 李春梅;[D];西安理工大學;2003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左偉,王橋,王文杰,劉建軍,楊一鵬;[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年01期

2 翟勝,梁銀麗,王巨媛;[J];西北植物學報;2005年01期

3 劉德威,許樹輝;[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S2期

4 張志強,徐中民,程國棟;[J];生態(tài)經濟;2000年10期

5 王萬山;[J];生態(tài)經濟;2001年05期

6 徐中民,程國棟,張志強;[J];生態(tài)學報;2001年09期

7 陳濤;徐瑤;;[J];遙感信息;2006年03期

8 楊海林,寧豐收,游霞;[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9 董鎖成,王海英;[J];中國軟科學;2003年10期

10 趙先貴;肖玲;馬彩虹;韋良煥;高利峰;;[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6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張明鐵;[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2 張美英;[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6年

3 李山;[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侯國林;[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顧曉薇;[D];東北大學;2005年

6 任廣鑫;[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7 吳隆杰;[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8 顏家安;[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蘭葉霞;[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楊平;[D];吉林大學;2007年

3 劉浩;[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梅芳;[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5 李建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6 田曉四;[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7 章鳴;[D];浙江大學;2004年

8 范曉秋;[D];河海大學;2005年

9 丁敬祥;[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王曉明;[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東景,徐中民,程國棟,張志強;[J];冰川凍土;2001年02期

2 王長征,劉毅;[J];地理科學進展;2002年01期

3 徐中民,張志強,程國棟;[J];地理學報;2000年05期

4 張志強,徐中民,程國棟,陳東景;[J];地理學報;2001年05期

5 張志強,孫成權,程國棟,牛文元;[J];地球科學進展;1999年06期

6 陳東景,徐中民;[J];干旱區(qū)地理;2001年04期

7 黃朝永,顧朝林,甄峰;[J];經濟地理;2000年05期

8 趙秀勇,繆旭波,孫勤芳,錢汪洋;[J];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2003年02期

9 方一平;[J];山地學報;2001年01期

10 徐中民,程國棟,張志強;[J];生態(tài)學報;2001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洪志;;[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尹少華;安消云;;[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3 李永春;陳世珩;;[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年04期

4 徐玉霞;;[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1年07期

5 何光榮;劉雷;曾慧卿;鄭子英;劉香華;;[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5期

6 楊亮潔;潘晶;王錄倉;;[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1年09期

7 王孟洲;魯迪;馬晴;;[J];生態(tài)經濟;2011年06期

8 黃靖強;尚杰;于法穩(wěn);;[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1年04期

9 高利峰;趙先貴;;[J];農業(yè)系統(tǒng)科學與綜合研究;2011年03期

10 李靜;馬寨璞;張春泉;;[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艷嫻;朱利群;卞新民;;[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岳巧麗;周寶同;曹雪梅;;[A];中國山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人地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C];2010年

3 魏濤;;[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王晶;趙錦霞;劉大海;吳桑云;;[A];2010年海島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馮民;顧曉薇;王青;景盯;嚴歡歡;;[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A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6 章錦河;;[A];2004“生態(tài)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黃海;;[A];中國山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人地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C];2010年

8 蘭新萍;龍如銀;;[A];第六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石敬華;潘光;李恒慶;由希華;丁君;;[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10 趙海曉;崔偉;;[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利彬;[N];中國環(huán)境報;2004年

2 環(huán)境工程學專家 沈陽大學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鐵珩;[N];光明日報;2010年

3 實習記者 任敏;[N];北京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趙曉展;[N];工人日報;2010年

5 記者 任荃;[N];文匯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王勝男 北京地球村 毛達;[N];中國綠色時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鄧飛;[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8 李利鋒 徐彬;[N];中國綠色時報;2004年

9 記者 王翰林;[N];科技日報;2007年

10 羅暉;[N];科技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宇鵬;[D];吉林大學;2010年

2 魯鳳;[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偉杰;[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2012年

4 謝鴻宇;[D];武漢大學;2004年

5 吳士鋒;[D];蘭州大學;2011年

6 藺海明;[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3年

7 熊德國;[D];重慶大學;2004年

8 郭秀銳;[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任廣鑫;[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10 肖建紅;[D];河海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中良;[D];西南大學;2010年

2 袁文博;[D];吉林大學;2010年

3 孫左猛;[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陳余珍;[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5 杜紅梅;[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麗佳;[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朱丹;[D];中南大學;2010年

8 李艷娟;[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穎;[D];西藏大學;2010年

10 段小芳;[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生態(tài)足跡的生態(tài)經濟評價方法研究——以江蘇省阜寧縣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264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9264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353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