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應用型高校邊界設定及擴展策略
本文選題:應用型高校 + 邊界 ; 參考:《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年07期
【摘要】:國家提出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和供給側(cè)結(jié)構(gòu)改革,既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提出新要求,也為應用型高校轉(zhuǎn)型發(fā)展提供了新機遇。對于應用型高校建設而言,邊界設定具有前提性和基礎性作用,這對于防止僭越邊界并科學引導應用型高校改革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應用型高校邊界具有動態(tài)性、滲透性、開放性和拓展性特征。應用型高校擴展其邊界的策略應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這一根本任務,注重內(nèi)涵式發(fā)展與質(zhì)量提升,以此提升自身競爭力、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
[Abstract]: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put forward by the state not onl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boundary setting plays a leading and basic rol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unauthorized crossing of the boundary and scientifically guid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boundaries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dynamic, permeable, open and extensible. The strategy of expanding the boundary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the basic task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so a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fluence and social reputation.
【作者單位】: 廈門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應用技術大學的邊界與標準研究”(編號:FJJKCG15-140) 廈門理工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編號:YSK12020R)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春玲;;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0年11期
2 鄭永進;;應用型高!半p師型”教師培養(yǎng)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單青;沈文嘉;;淺談應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課程的管理[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張澤一;王樹蘭;;構(gòu)建應用型高校產(chǎn)學研合作的長效機制[J];中國高?萍;2012年Z1期
5 范君暉;;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學習動力激勵機制[J];高教論壇;2012年09期
6 范文超;;應用型高校物理實驗出現(xiàn)問題的分析及解決辦法[J];現(xiàn)代交際;2013年07期
7 李蓉暉;張玉鳳;;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指導課在應用型高校中的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3年24期
8 朱云仙,鄭世良;對技術應用型高校學科建設的認識與構(gòu)想[J];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9 趙金昭;張少文;吳相鋒;;應用型高校核心能力建設“三元互動”理論探析[J];河南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10 楊銳;;應用型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現(xiàn)狀與思考[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羅曉東;趙鍇;;應用型高校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探討[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孟菊婭;;應用型高校學報若干問題的思考與研究[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四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記者 俞路石;安徽29所應用型高!敖Y(jié)盟”[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記者 陳程;建一流特色應用型高校更好服務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N];哈爾濱日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葉輝;應用型高校的生命線[N];光明日報;2003年
4 熊焱生 錢月航;常工院要建成高質(zhì)量有特色應用型高校[N];常州日報;2008年
5 夏俊邋陸一波;三區(qū)聯(lián)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技能人才[N];解放日報;2008年
6 記者 俞路石;安徽應用型高校試行三學期[N];中國教育報;2011年
7 德州學院黨委書記 任運河;應用型高校融入地方下好“三步棋”[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李順利;建設技術應用型高校[N];中國紡織報;2006年
9 安徽科技學院黨委書記 汪元宏;應用型高校的創(chuàng)新之路[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方圓妹;基于“五進”活動的應用型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養(yǎng)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何玉潔;韶關學院向應用型高校轉(zhuǎn)型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3 章大為;地方應用型高?冃гu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06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0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