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動對省級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實證檢驗
本文關鍵詞: 勞動力流動 區(qū)域經濟增長 空間計量經濟 出處:《統(tǒng)計與決策》2017年2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口流動的態(tài)勢正在發(fā)生變化。文章在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形式和盧卡斯的內生增長模型的基礎上,引入跨省人口流入和省內人口流入的主要變量,以中國31省(市)區(qū)域為研究對象,實證研究人口流動對我國省(市)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跨省人口流入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呈促進作用,省內勞動力流入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影響也呈正相關,但后者比前者的影響更大,資本存量、固定投資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產生正向促進作用,而政府干預卻呈阻礙作用。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mobility is chang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Lucas'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variables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inflow and intra-provincial population inflow, taking 31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mobility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provinces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cross-provincial population inflow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romoting. The impact of labor inflow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lso positive correlation, but the latter has greater impact than the former, capital stock, fixed invest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a hindrance.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分類號】:C924.2;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從“五普”數據顯示,我國現(xiàn)有約為14735萬人的流動人口,其中占流動人口約為32.43%的是跨省區(qū)流動人口。而“十二五”時期人口流動在城鎮(zhèn)中較為突出,到2014年年末人口流動已達2.53億人。如此龐大的人口流動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產生多大影響,學者們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新古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信哲;略論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流動及其影響[J];滿族研究;2001年01期
2 遠程;研討少數民族人口流動與新世紀[J];中國民族;2001年03期
3 張來成;;人口流動與甘南藏區(qū)社會轉型[J];發(fā)展;2006年03期
4 高忠芳;侯德仁;;鐵路發(fā)展與近代人口流動[J];陰山學刊;2006年06期
5 劉曉光;;論我國現(xiàn)階段的人口流動[J];農業(yè)與技術;2007年01期
6 樊榮;;山西人口流動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7 亢鴻玲;;民族人口流動: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與展望[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王文卿;潘綏銘;;人口流動對健康的影響[J];西北人口;2008年04期
9 靳玉潔;張蕾;;淺析近年來河北省人口流動的特征和原因[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張日斌;;對山區(qū)縣人口流動與城鎮(zhèn)化發(fā)展問題的若干思考[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馬穎;;發(fā)達國家發(fā)展早期與當今發(fā)展中國家人口流動比較分析[A];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第五輯)[C];2008年
2 宋帥;;淺析民族地區(qū)人口流動問題[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曹洋;鄭思齊;龍奮杰;;中國人口流動的驅動力及空間差異研究[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趙秀池;;北京市人口流動及居住意愿抽樣調查及展望[A];2012城市國際化論壇——世界城市:規(guī)律、趨勢與戰(zhàn)略選擇論文集[C];2012年
5 楊闖;;論全球化進程中城市人口流動所面臨問題[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開新;加強對人口流動問題的研究[N];人民日報;2010年
2 楊成鋼 西南財經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從均衡視角認識中國的人口流動問題[N];中國人口報;2014年
3 鄭信哲;少數民族人口流動探析[N];中國民族報;2002年
4 俞憲忠;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口流動的動因探析[N];中國人口報;2005年
5 俞憲忠 作者單位:濟南大學經濟學院;簡論人口流動[N];中國人口報;2007年
6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劉尚希;認識人口流動要有新視角[N];北京日報;2012年
7 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講師 政治經濟學博士研究生 孫曉芳;勞動力異質性視野下的人口流動[N];山西日報;2013年
8 湯奪先;少數民族人口流動對流出地文化傳承的影響[N];中國民族報;2014年
9 湯奪先;少數民族人口流動對流出地社會關系的影響[N];中國民族報;2014年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 鄭真真 林寶 張妍 連鵬靈;發(fā)達國家人口流動政策及其啟示[N];中國人口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高洪;當代中國人口流動問題[D];復旦大學;2003年
2 葉凡;中國人口流動的社會福利效應分析[D];中央財經大學;2016年
3 王萌;基于可持續(xù)“流空間”理論的珠江三角洲城際人口吸引力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6年
4 李東;人口流動與重慶經濟增長極的形成和發(fā)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5 楊傳林;市場經濟進程中的中國人口流動問題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競博;人口活躍因素對區(qū)域經濟增長及其要素效率影響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2 佟鈺;中國省級人口流動的主導動因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臺倩;西南邊境地區(qū)人口流動的空間格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李曉;延邊朝鮮族人口流動與職業(yè)結構變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5 胡Z腪,
本文編號:1489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8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