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糧食計劃供應制度建立過程中的政治動員研究(1953-1956)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05:07
【摘要】:1953年的糧食危機激化了糧食購銷的矛盾,在此契機之下中央實行了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糧食計劃供應制度是在全國糧食購銷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實施的,它的實施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糧食消費習慣,而且對城市的人口流動、經(jīng)濟結構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的建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阻力,包括市民的疑慮、不滿、騷亂、抵制及不法分子的破壞等。為了保障政策的順利貫徹,各地政府依據(jù)中央的指示與精神及各個時期的實際情況在不同時期開展了具有針對性的政治動員。本文的研究選擇具有城市代表性的上海為例,考察了上海糧食計劃供應制度政治動員的背景、組織機構與動員力量及方式方法等,并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其政治動員的經(jīng)驗教訓,希望能給當下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鑒。上海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的政治動員可大致分為定點供應時期、按戶計劃供應時期、以人定量供應時期三個階段。為實現(xiàn)動員任務,在上海市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先后成立了上海市糧食局、上海市計劃供應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糧食計劃供應工作辦公室等組織和機構,并組織訓練了充足的宣傳動員力量。而且,根據(jù)不同的階段性特征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動員方式。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和動員機構、動員力量的組織是完成政治動員的根本保障;從市級機關單位到區(qū)級再到基層的分類、分層、分區(qū)的動員方式保證了政策的準確傳達也明確了動員責任的劃分;以保證糧食供應及結合總路線等為內容的教育動員打通了上海市民的思想,從而激發(fā)了人民建立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的熱情;會議動員的方式即有利于政策的傳達和解讀,也有利于做通人們的思想;運動動員則以比較激烈、暴風驟雨式的方式進行動員,它使市民最大可能的被“卷入”到動員活動中,有助于營造政治動員的全民氛圍,激發(fā)人們的參與熱情;傳媒動員是最便捷的動員方式,也使得動員對象的觸及范圍得以最大程度的延伸。各種動員方式的有效配合保證了動員任務的順利完成。上海糧食計劃供應制度建立過程中多種動員方式并行的策略,既保證了政治動員深入到各個角落,又激發(fā)了人們對建立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的熱情。再加上基層組織如居民委員會等的密切配合,使得上海糧食計劃供應制度建立過程中的政治動員極富成效,充分展示了黨在處理糧食問題與工業(yè)發(fā)展、市民需求與國家調度等矛盾方面的能力。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326.11
本文編號:2580026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326.1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云;上海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的調整及其鞏固研究(1958—1965)[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580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800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