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中產權政策焦點、困境與對策
本文選題: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 + 產權政策。 參考:《經濟體制改革》2017年01期
【摘要】: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對解決當前土地資源供需矛盾意義重大。處理好產權問題是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的核心,也是矛盾焦點。本文重點分析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中土地產權政策的焦點與困境,探尋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中土地產權政策的癥結所在,提出完善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中土地產權政策的建議,以期為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再開發(fā)中土地產權問題的破解提供啟示。
[Abstract]:The re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land resources. To deal with the property right problem is the core of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re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ocus of contradi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cal point and predicament of land property right policy in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redevelopment, explores the crux of land property right policy in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re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erfecting land property right policy in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re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redevelopment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issues to provide inspiration.
【作者單位】: 華南農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廣東省土地開發(fā)儲備局;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村鎮(zhèn)建設用地再開發(fā)技術應用集成與示范研究”(2013BAJ13B06)
【分類號】:F30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鐵;;給農民帶來持久財產性收益[J];農村工作通訊;2009年13期
2 許恒周;郭玉燕;;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流轉的法理思考[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0年02期
3 劉向南;許丹艷;;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背景下的集體建設用地規(guī)劃管理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0年09期
4 許丹艷;;城鄉(xiāng)統(tǒng)籌與集體建設用地規(guī)劃管理研究[J];江蘇城市規(guī)劃;2010年10期
5 萬廣軍;;集體建設用地制度研究文獻綜述[J];前沿;2010年21期
6 黃小虎;;不妨允許城市中的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J];農村工作通訊;2010年23期
7 呂春梅;;關于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流轉的分析和思考[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8 車裕斌;許林杰;;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認知與意愿——基于浙江省八縣市的問卷調查[J];中國集體經濟;2011年04期
9 呂春梅;;關于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流轉的分析和思考[J];廣東土地科學;2011年01期
10 牛德利;張孝成;鄭財貴;;集體建設用地定級與估價在培育地票交易市場中的作用探討[J];價值工程;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丹艷;劉向南;;管制抑或引導——集體建設用地規(guī)劃管理研究[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許堅;;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應慎重[A];2004年中國科協(xié)年會3分會場論文摘要集[C];2004年
3 葉成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現(xiàn)狀和問題及其對策研究[A];第二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4 王建龍;;當前集體建設用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思路[A];“征地制度改革與集體土地流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5 葉成良;;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現(xiàn)狀和問題及其對策研究[A];“征地制度改革與集體土地流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6 李凌;孫廣云;;如何規(guī)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A];2005年山東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何欣;;集體建設用地市場供應機制探討[A];2007年中國土地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劉琛;張建;;北京市50個掛賬村集體建設用地整合模式的思考[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1.小城鎮(zhèn)與村莊規(guī)劃)[C];2012年
9 劉琛;張建;;北京市50個掛賬村集體建設用地整合模式的思考[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1.小城鎮(zhèn)與村莊規(guī)劃)[C];2012年
10 陳軍;鄭洲;;加快集體建設用地整治是解決城鄉(xiāng)統(tǒng)籌用地難的必由之路[A];2013第六屆中青年專家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陶然;放開集體建設用地入市 改變政府單一供地主體局面[N];中國經濟導報;2013年
2 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土地咨詢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社會發(fā)展部 孟祥舟 林家彬;集體建設用地抵押:緣何叫好難叫座[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3年
3 記者 邵長春 通訊員 尹建軍;我省規(guī)范集體建設用地管理[N];海南日報;2013年
4 記者 嚴瑾;集體建設用地商服項目可轉讓[N];佛山日報;2014年
5 史春陽 本社記者 余俊;集體建設用地年租制的宜興樣本[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4年
6 華星;建立集體建設用地有償使用制度[N];中國房地產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丁凱;集體建設用地直接入市[N];經濟觀察報;2005年
8 雷愛先 張存敏;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交易須法律解套[N];建筑時報;2004年
9 范思軍;透視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問題[N];大眾科技報;2006年
10 鐘文;允許集體建設用地入股辦工業(yè)[N];成都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娉婷;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制度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王佑輝;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制度體系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龍開勝;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演變、機理與調控[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4 劉金國;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價格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張夢琳;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資源配置效應與優(yōu)化調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馬秀鵬;中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林杰;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風險及其防控[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2 尤健;集體土地入市的法律思考[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肖楠;某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入市的政策分析及投資決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王敏;我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中政府職能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5 張誠;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收益分配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余嘉瑤;我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配置效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7 施瑩;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模式的研究[D];華僑大學;2015年
8 戴昶舒;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李顯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市場化流轉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10 周丹;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法律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137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1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