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經營權主體差異與農地抵押方式選擇——基于市場與組織合約的分類視角
本文選題:農地經營權 + 農戶。 參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立足市場與組織合約的分類視角,通過選取以農戶為抵押主體的同心與平羅、以規(guī)模經營主體為抵押主體的明溪與棗莊這兩對典型案例的對比,探討農地經營權主體與農地抵押合約方式選擇之間的聯(lián)系,結果表明:在農地抵押中存在直接與間接定價的合約方式差異,且農戶和規(guī)模經營主體這兩類主體傾向于選擇不同的抵押合約;當農戶作為抵押主體時,采用組織合約的間接方式優(yōu)于選擇市場合約的直接方式;而當規(guī)模經營主體作為抵押主體時,以市場合約的直接抵押方式要優(yōu)于采用組織合約的間接抵押方式。就此,提出考慮抵押主體差異、鼓勵具有信息收集與定價功能的主體參與抵押進程、推進"三權分置"改革和活化農地經營權等政策建議。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perspective of market and organization con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ypical cases of Mingxi and Zaozhuang with farmers as the principal mortgage and Pingluo as the mortgage subject and the scale management as the main mortg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of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and the choice of contract mode of farmland mortg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pricing contract modes in farmland mortgage. The farmer and the scale main body tend to choose the different mortgage contract, when the farmer is the mortgage subject, the indirect way of the organization contract is better than the direct way of choosing the market contract. The direct mortgage of the market contract is better than the indirect mortgage with the organization contract when the main body of the scale operation is the principal part of the mortgag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such a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mortgage subject, encouraging the subject with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ricing func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rtgage process,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ree rights division" and activating the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作者單位】: 南京農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南京財經大學糧食安全與戰(zhàn)略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地流轉模式、流轉契約與農業(yè)規(guī)模經營模式組合:驅動力、績效與機制設計”(71373127)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土地出讓制度改革及收益共享機制研究”(13JZD01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地區(q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問題研究”(10BJY063) “清華農村研究博士論文獎學金”項目“農地流轉的交易費用與合約選擇研究”(201510)
【分類號】:F321.1;F83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君鋒;我國農地經營制度變革的回顧與啟示[J];焦作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邵書慧;;農地經營制度創(chuàng)新的經濟學思考——基于荊州市農地經營現(xiàn)狀的調查[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褚偉強;;淺析較發(fā)達地區(qū)農地經營權流轉問題[J];懷化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4 許芳;;農地經營權流轉中不同類型農戶決策意愿博弈分析[J];金融與經濟;2013年05期
5 王誠德;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農地經營制度變遷——關于家庭小規(guī)模農地經營制度的縱向與橫向的比較[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0年05期
6 于長勝;;工商企業(yè)介入農地經營的風險[J];中外企業(yè)家;2013年31期
7 許方;;農地經營權集中模式的減貧效應研究[J];金融發(fā)展研究;2014年01期
8 趙岡;歷史上農地經營方式的選擇[J];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02期
9 朱雪欣,雷國平;黑龍江省農地經營區(qū)劃研究[J];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05年02期
10 王龍;;農地經營權流轉與寧夏生態(tài)移民發(fā)展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曾艷華;吳英;;推進我國農地經營集約化[A];2007年中國土地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力;李蕙嵐;;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與農地經營模式創(chuàng)新的關聯(lián)分析[A];中國土地資源態(tài)勢與持續(xù)利用研究[C];2004年
3 陳秧分;劉彥隨;王介勇;;東部沿海地區(qū)農戶非農就業(yè)的農地經營行為響應[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高魏;;淺論農地經營權流轉的市場化[A];新世紀土地問題研究[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林遠 蔡穎 周勉 白田田;農地經營權抵押試點進深水區(qū)[N];經濟參考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李果;成都探路農地經營權抵押 風險把控仍待完善[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
3 記者 林遠 張莫;宜信擬試水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N];經濟參考報;2014年
4 記者 王懿;首款農地經營權流轉信托試水[N];上海金融報;2013年
5 陳宇峰;我們要走的改革路,還有多長?[N];財經時報;2007年
6 記者 林遠 劉海;四川首例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落定[N];經濟參考報;2014年
7 翁仕友;農地經營權抵押是大方向[N];經濟觀察報;2008年
8 記者 劉莉;溫江122.53畝農地經營權獲貸62萬[N];四川日報;2014年
9 張華;農地經營制度創(chuàng)新的科學探索[N];寧波日報;2008年
10 湘潭大學中國農村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周靖祥;規(guī);r業(yè)應有中國式選擇[N];中華合作時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向敏;不同資源依賴情境下農民對農地經營制度認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孫全亮;現(xiàn)階段我國農地經營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晉麗;遼寧省農戶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意愿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尚曉梅;靈寶市農地經營權流轉的租金確定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趙一哲;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江莉;農地經營權流轉不同模式的影響因素比較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廖洋;農地經營權流轉中農民權益保障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劉平;農地經營權流轉中利益調節(jié)機制構建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黨校;2016年
7 白冰;昌圖縣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調查與分析[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8 王世珩;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配套措施的分析[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9 李漫;農地經營權流轉中農地轉出戶福利變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10 董曉;“三權分置”下農地經營權抵押融資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8837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8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