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動機與類型分析
本文關鍵詞: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動機與類型分析
【摘要】:隨著世界各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旅游和旅游市場正在發(fā)生變化。探險旅游在國外已經(jīng)得到廣泛地關注;成為很多國家重要的旅游熱點,甚至成為當?shù)氐闹еa(chǎn)業(yè)之一。探險旅游者作為探險旅游市場的主導因素,已經(jīng)引起國外專家學者的關注,而國內(nèi)對這方面的研究還很缺乏。本論文從探險旅游者旅游動機角度出發(fā),以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為研究對象進行聚類實證研究。本研究在探險旅游、旅游動機和旅游者類型現(xiàn)有的理論基礎上,通過問卷調研手段對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進行抽樣調查,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6份,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SPSS19.0,將問卷中27個動機項運用因子分析法識別出8個公因子,分別是:社交情感因子、獲取成就因子、個性獨立(自我意識)因子、自我發(fā)現(xiàn)因子、接觸大自然因子、自我完善因子、從眾因子、解壓因子。將旅游動機因子分析得到的8個公因子賦予新的變量值,運用聚類分析法,進一步進行系統(tǒng)聚類。通過采用組間連接法測量組間距離,并采用pearso相關系數(shù)測量變量間距離進行聚類,最終發(fā)現(xiàn)聚成六類結果最為理想,分別是:社交聯(lián)誼型探險旅游者、獲取成就型探險旅游者、自我意識型探險旅游者、自我提升型探險旅游者、接觸自然型探險旅游者、自我完善型探險旅游者。同時對六類人群人口參數(shù)、社會經(jīng)濟學參數(shù)、旅程相關因素以及所偏愛的探險旅游活動類型特征進行了描述分析。本文希望通過明確分類結構來提高對各個獨特探險旅游者類型的了解和認識,以求達到幫助探險旅游經(jīng)營者和行業(yè)管理者提高戰(zhàn)略制定的有效性和實際性。
【關鍵詞】:探險旅游 旅游動機 旅游者類型 長沙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713.55;F592.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5
- 1.1 選題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意義10-11
- 1.3.1 理論意義10-11
- 1.3.2 實踐意義11
- 1.4 研究設計11-15
- 1.4.1 研究內(nèi)容11
- 1.4.2 研究主題和思路11-14
- 1.4.3 研究方法14-15
- 2 文獻綜述15-26
- 2.1 國外探險旅游文獻回顧15-21
- 2.1.1 探險旅游概念界定15-18
- 2.1.2 探險旅游分類18-19
- 2.1.3 國外探險旅游相關研究19-21
- 2.1.4 國內(nèi)探險旅游相關研究21
- 2.2 國內(nèi)外旅游動機綜述21-22
- 2.2.1 國外旅游動機研究21-22
- 2.2.2 國內(nèi)旅游動機研究22
- 2.3 旅游者類型相關研究22-24
- 2.3.1 國外旅游者類型研究22-23
- 2.3.2 國內(nèi)旅游者類型研究23
- 2.3.3 國外探險旅游者類型研究23-24
- 2.4 探險旅游者動機與類型24-26
- 2.4.1 探險旅游者24
- 2.4.2 探險旅游者動機與類型24-26
- 3 理論基礎26-29
- 3.1 探險旅游研究的理論基礎26
- 3.1.1 探險旅游的概念26
- 3.1.2 探險旅游活動類型26
- 3.2 旅游動機研究的理論基礎26-27
- 3.3 旅游者類型研究的理論基礎27-29
- 4 實證研究29-47
- 4.1 研究地相關背景29
- 4.2 問卷設計29-30
- 4.3 樣本30
- 4.4 數(shù)據(jù)收集情況30
- 4.5 旅游動機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30-36
- 4.5.1 旅游動機復雜性31
- 4.5.2 探險旅游動機描述31-32
- 4.5.3 信度分析32-33
- 4.5.4 因子分析33-36
- 4.6 旅游者類型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36-47
- 4.6.1 被調研者概況描述36-38
- 4.6.2 被調研者對參與探險旅游必備條件認知描述38-39
- 4.6.3 被調研者選擇探險旅游活動類型描述39-40
- 4.6.4 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聚類分析40-47
- 5 結論與展望47-50
- 5.1 結論47-48
- 5.2 研究展望48-50
- 5.2.1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48-49
- 5.2.2 研究體會與展望49-50
- 參考文獻50-56
- 附錄1 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動機與類型分析調查問卷56-59
- 致謝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利;張樹夫;;我國探險旅游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07期
2 鄒統(tǒng)釬;陳蕓;胡曉晨;;探險旅游安全管理研究進展[J];旅游學刊;2009年01期
3 劉純;;戶外探險旅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年06期
4 宋增文;向寶惠;王婧;鐘林生;;國內(nèi)外探險旅游研究進展[J];人文地理;2009年05期
5 任明明;;國內(nèi)外探險旅游的研究現(xiàn)狀[J];北方經(jīng)濟;2010年14期
6 關漢玉;;探險旅游在我國發(fā)展的前景初探[J];黑河學刊;2010年08期
7 張曉蓮;;探險旅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yè)研究;2010年18期
8 王龍飛;姚遠;;美國戶外探險旅游發(fā)展經(jīng)驗及其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1年06期
9 陳蕓;鄒統(tǒng)釬;;轉型期海南海島探險旅游體驗管理研究[J];旅游論壇;2011年05期
10 李如友;;我國探險旅游發(fā)展中的供需失衡分析及對策[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龍飛;;戶外探險旅游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義龍;;關于加快海南探險旅游開發(fā)的思考與建議[A];當代海南論壇’2011冬季峰會——讓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海南旅游與文化融合發(fā)展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夫;都市,,探險旅游新時尚[N];四川日報;2000年
2 記者 王曉雁;探險旅游資源將接受風險評估[N];法制日報;2006年
3 新華社記者 王立武;個人冒險社會埋單,探險旅游不應放任自流[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王立武;探險旅游應有法可依[N];團結報;2011年
5 柴穎;探險旅游出事該誰來管?[N];工人日報;2011年
6 陳富鋼;印度探險旅游方興未艾[N];中國旅游報;2003年
7 龔立仁;美國探險旅游有望走出低谷[N];中國旅游報;2004年
8 顧植紅;陜甘寧青藏新共推探險旅游[N];中國旅游報;2004年
9 ;全球最具特色的探險旅游項目[N];光明日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向朝倫;成都探險旅游受到追捧[N];四川日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麗娜;探險旅游及其在云南發(fā)展的初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亓佩成;論中世紀向近代轉型時期西歐市民的航海探險旅游[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尹春玲;長沙市戶外探險旅游者動機與類型分析[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4 王曉丹;新疆探險旅游市場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5 楊新春;秦皇島探險旅游開發(fā)體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穎U
本文編號:5327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53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