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陶瓷仿生造型的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7 22:46
通過研究中國傳統(tǒng)陶瓷仿生造型的歷史及特征,論述了仿生造型具有裝飾性、功能巧妙性、象征寓意性等特征,歸納和總結歷史上仿生設計的經(jīng)驗,為今后的陶瓷設計活動或其他領域的設計提供借鑒和指導。 全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探討了本課題的背景、相關概念和研究對象等內容;第二部分是對中國傳統(tǒng)陶瓷仿生造型的歷史及其演變進行了概述,縱向地闡述了各朝代仿生造型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橫向地分析了整個仿生造型的特征,論證了中國傳統(tǒng)陶瓷仿生造型具有裝飾性、功能巧妙性、象征寓意性等特征。
【學位單位】: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J527
【部分圖文】:
法實際上就是當今所倡導的仿生設計的方法造型中有大量的仿生造型,可以說仿生造型可忽視的。模擬多種形態(tài)的新石器時期的陶器仿對于陶器是怎樣發(fā)明的,目前還缺乏其他專家學者所推測的,對于陶器的制造成不易透水的容器,在此基礎上得到了啟內部容器,也可以制作成容器,由此,塑可以看出最早的陶器造型,是在籃子或者的。誠如《中國陶瓷史》中論述的:“最早見器物—如籃子,葫蘆和皮袋的形狀,如朱和平在《中國設計藝術史綱》中也講之后,發(fā)現(xiàn)某些果實剖開以后,其果實可用表皮堅硬的果殼,有
人當然也屬于自然形態(tài)的一部分,因此也有模擬人物形態(tài)的陶器造型,如甘肅東鄉(xiāng)自治縣出土的人頭形陶器蓋、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的人足形陶罐(如圖3)等。這種對人形的模擬,不僅僅為了耐看、美觀,因為當時這種純粹的美的觀念還不發(fā)達,也主要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使器形成為人的某種精神的化身。這是一種觀念的具象化的表現(xiàn),或是圖騰崇拜,或是生殖崇拜,或是族類的標識,或意味著人自身的永恒等,是一種在原始人看來有著獨特的功用的仿生造型。此外,對人工形態(tài)的模擬也是仿生造型的一部分,比較圖3原始人足形罐典型的是陜西寶雞北首嶺出土的半坡船形陶壺。該陶壺的腹部是一條船體的形狀,而且船體上繪有漁網(wǎng)紋作為裝飾因而斷定是一條漁舟。新石器時代的仿生造型的模擬對象是多樣的
羊尊等等”。這種在青銅工藝身上反映的仿生造型,不僅豐富了本領域的造型形象,也帶動了陶瓷上仿生造型的表現(xiàn)。如出土于浙江紹興的戰(zhàn)國盛水器“原始瓷龍梁壺”(圖4),壺的提梁部位安置為龍身,壺嘴為獸形流,壺底的足部設有三個矮啼足,充分體現(xiàn)出了對青銅器造型的借鑒。雖然這些模擬青銅器造型的仿生陶瓷并不象原始時期的仿生造型有一定的生活實用的普遍性,但是它們同樣是具有一定特殊功用的仿生造型,是在特定的場合所適用的仿生造型,即更多地是替代青銅器來擔任的祭祀禮器,為宗教服務的仿生造型。2.3模擬動物形態(tài)為主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陶瓷仿生造型原始瓷器在商代己經(jīng)出現(xiàn),經(jīng)過漢代的發(fā)展,伴隨著原料細度的提高,龍窯溫度增加等工藝技術的成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發(fā)展成了真正意味上的瓷器,有人稱為該時期為“瓷器時代”。由于瓷器相比陶器具有自的物理優(yōu)勢,自六朝以后瓷器制品成為了人們生活器皿中的一個主?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59177
【學位單位】: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7
【中圖分類】:J527
【部分圖文】:
法實際上就是當今所倡導的仿生設計的方法造型中有大量的仿生造型,可以說仿生造型可忽視的。模擬多種形態(tài)的新石器時期的陶器仿對于陶器是怎樣發(fā)明的,目前還缺乏其他專家學者所推測的,對于陶器的制造成不易透水的容器,在此基礎上得到了啟內部容器,也可以制作成容器,由此,塑可以看出最早的陶器造型,是在籃子或者的。誠如《中國陶瓷史》中論述的:“最早見器物—如籃子,葫蘆和皮袋的形狀,如朱和平在《中國設計藝術史綱》中也講之后,發(fā)現(xiàn)某些果實剖開以后,其果實可用表皮堅硬的果殼,有
人當然也屬于自然形態(tài)的一部分,因此也有模擬人物形態(tài)的陶器造型,如甘肅東鄉(xiāng)自治縣出土的人頭形陶器蓋、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的人足形陶罐(如圖3)等。這種對人形的模擬,不僅僅為了耐看、美觀,因為當時這種純粹的美的觀念還不發(fā)達,也主要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使器形成為人的某種精神的化身。這是一種觀念的具象化的表現(xiàn),或是圖騰崇拜,或是生殖崇拜,或是族類的標識,或意味著人自身的永恒等,是一種在原始人看來有著獨特的功用的仿生造型。此外,對人工形態(tài)的模擬也是仿生造型的一部分,比較圖3原始人足形罐典型的是陜西寶雞北首嶺出土的半坡船形陶壺。該陶壺的腹部是一條船體的形狀,而且船體上繪有漁網(wǎng)紋作為裝飾因而斷定是一條漁舟。新石器時代的仿生造型的模擬對象是多樣的
羊尊等等”。這種在青銅工藝身上反映的仿生造型,不僅豐富了本領域的造型形象,也帶動了陶瓷上仿生造型的表現(xiàn)。如出土于浙江紹興的戰(zhàn)國盛水器“原始瓷龍梁壺”(圖4),壺的提梁部位安置為龍身,壺嘴為獸形流,壺底的足部設有三個矮啼足,充分體現(xiàn)出了對青銅器造型的借鑒。雖然這些模擬青銅器造型的仿生陶瓷并不象原始時期的仿生造型有一定的生活實用的普遍性,但是它們同樣是具有一定特殊功用的仿生造型,是在特定的場合所適用的仿生造型,即更多地是替代青銅器來擔任的祭祀禮器,為宗教服務的仿生造型。2.3模擬動物形態(tài)為主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陶瓷仿生造型原始瓷器在商代己經(jīng)出現(xiàn),經(jīng)過漢代的發(fā)展,伴隨著原料細度的提高,龍窯溫度增加等工藝技術的成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發(fā)展成了真正意味上的瓷器,有人稱為該時期為“瓷器時代”。由于瓷器相比陶器具有自的物理優(yōu)勢,自六朝以后瓷器制品成為了人們生活器皿中的一個主?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黃慧;李相武;;傳統(tǒng)銀器中的仿生設計[J];包裝工程;2011年1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紀洋;中國古代器皿造型樣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凱;場景下的圖像[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28591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8591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