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豫北佛教造像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12:20
【摘要】: 北魏豫北造像碑是南朝流風所及的一批實例,現(xiàn)存最早的出現(xiàn)于公元500年,此后三十幾年間出現(xiàn)的一批作品,與同時期大規(guī)模開鑿的龍門石窟交相輝映,是云岡風格向中原風格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魏豫北造像的出現(xiàn)與龍門石窟的開鑿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對于北魏后期新樣式的接受卻早于龍門,體現(xiàn)了民間造像對于時代風格流變的敏感性。在龍門造像與南朝風格的共同影響下,豫北造像碑最終發(fā)展成為具有明顯地域性特征的造像流派。本文依據(jù)這批材料,通過對于圖像的分析和對中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再認識,進而探討北魏豫北造像的樣式來源以及與龍門石窟演變過程的不同。對其地域性的特征、造像風格的演變進行梳理和歸納,展現(xiàn)北魏時期豫北造像碑的發(fā)展脈絡。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877
【圖文】:
卻沒有發(fā)現(xiàn)后趙佛像,其中的原因有待探討,但并不排除河南地區(qū)此時已開始制作佛像的可能性。河南地區(qū)現(xiàn)存最早的單尊造像制作于北魏太和年間,形制不大,如大阪市立美術館所藏造于河南穎川的青銅鑄板(483年)(圖1),以及新鄉(xiāng)出土的“李思造釋迎多寶佛銅像”(487年)(圖2)。,“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蛟:‘西方有神,名日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塾谑乔彩固祗,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象焉!币奯L海書店編《后漢書·西域傳》第2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梁]釋惠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卷一《攝摩騰傳》第1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段簳·釋老志》,第3026頁
卻沒有發(fā)現(xiàn)后趙佛像,其中的原因有待探討,但并不排除河南地區(qū)此時已開始制作佛像的可能性。河南地區(qū)現(xiàn)存最早的單尊造像制作于北魏太和年間,形制不大,如大阪市立美術館所藏造于河南穎川的青銅鑄板(483年)(圖1),以及新鄉(xiāng)出土的“李思造釋迎多寶佛銅像”(487年)(圖2)。,“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蛟:‘西方有神,名日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塾谑乔彩固祗,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象焉!币奯L海書店編《后漢書·西域傳》第2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梁]釋惠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卷一《攝摩騰傳》第1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段簳·釋老志》
本文編號:2720782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877
【圖文】:
卻沒有發(fā)現(xiàn)后趙佛像,其中的原因有待探討,但并不排除河南地區(qū)此時已開始制作佛像的可能性。河南地區(qū)現(xiàn)存最早的單尊造像制作于北魏太和年間,形制不大,如大阪市立美術館所藏造于河南穎川的青銅鑄板(483年)(圖1),以及新鄉(xiāng)出土的“李思造釋迎多寶佛銅像”(487年)(圖2)。,“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蛟:‘西方有神,名日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塾谑乔彩固祗,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象焉!币奯L海書店編《后漢書·西域傳》第2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梁]釋惠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卷一《攝摩騰傳》第1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段簳·釋老志》,第3026頁
卻沒有發(fā)現(xiàn)后趙佛像,其中的原因有待探討,但并不排除河南地區(qū)此時已開始制作佛像的可能性。河南地區(qū)現(xiàn)存最早的單尊造像制作于北魏太和年間,形制不大,如大阪市立美術館所藏造于河南穎川的青銅鑄板(483年)(圖1),以及新鄉(xiāng)出土的“李思造釋迎多寶佛銅像”(487年)(圖2)。,“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蛟:‘西方有神,名日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塾谑乔彩固祗,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象焉!币奯L海書店編《后漢書·西域傳》第29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梁]釋惠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卷一《攝摩騰傳》第1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段簳·釋老志》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宋莉;北魏至隋代關中地區(qū)造像碑的樣式與年代考證[D];西安美術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27207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7207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