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雙身圖像研究——以丹丹烏里克木板畫為引子
[Abstract]:By reviewing the academic hist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vious scholars'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 on the early double figure, and holds that the so-called early double figure is only the image of the Hindus gods,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ecret image of Buddhism. Combined with the Tang Dynasty translation of Pena's classics and the later Tibetan translation mother's continued talo litera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real concept of the double body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bodies, and determines the emergence age of the real double figure in the Buddhist image chronicle.
【作者單位】: 中國國家博物館;
【分類號】:K879.4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翎;海棠山摩崖造像與阜新地區(qū)清代密教特征[J];中國藏學(xué);1999年02期
2 史金波;西夏的藏傳佛教[J];中國藏學(xué);2002年01期
3 賀世哲;石室札記——重新解讀莫高窟第285窟北壁八佛[J];敦煌研究;2003年01期
4 霍巍;試析西藏東部新發(fā)現(xiàn)的兩處早期石刻造像[J];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5 沙武田;莫高窟“天王堂”質(zhì)疑[J];敦煌研究;2004年02期
6 李國強(qiáng);康熙朱印藏文《甘珠爾》談略[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9年04期
7 潘吉星;論韓國發(fā)現(xiàn)的印本《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jīng)》[J];科學(xué)通報;1997年10期
8 李建欣;論印度瑜伽哲學(xué)思想的發(fā)展(下)[J];南亞研究;1998年02期
9 聶德寧;隋唐時期中國與東南亞的佛教文化交流[J];南洋問題研究;2002年03期
10 劉黎明;宋代民間“人祭”之風(fēng)與密宗的尸身法術(shù)[J];四川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8條
1 李利安;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演變及其向中國的傳播[D];西北大學(xué);2003年
2 劉黎明;宋代民間巫術(shù)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2年
3 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3年
4 桑大鵬;三種《華嚴(yán)》及其經(jīng)典闡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6年
5 孫林;西藏中部農(nóng)區(qū)民間宗教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6 趙改萍;元明時期藏傳佛教在內(nèi)地的發(fā)展及影響[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7 樸城軍;南詔大理國觀音造像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08年
8 何志魁;白族母性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慶紀(jì);幻術(shù)母題與明清通俗小說[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02年
2 何潔;漢藏教理院(1932-1950)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04年
3 劉成;四川唐代天龍八部造像圖象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4年
4 袁芳霞;魂系敦煌[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5年
5 羅玲;唐代四川佛教造像中的“菩薩裝佛像”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6 黨措;吐蕃時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傳譯及其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6年
7 釋見證(古騏瑛);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彌勒圖像與信仰[D];四川大學(xué);2006年
8 廖方容;淺析《造像量度經(jīng)》中的象征性因素[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9 樊珂;四川地區(qū)毗沙門天王造像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10 趙娜;唐玄宗時期的佛教法術(shù)現(xiàn)象探析[D];西北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2476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47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