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時期顏料的制備與使用
[Abstract]: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show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preparation and use of pigment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late Paleolithic Caverns. In the period of Yin ruins, traces with colors and relics were found everywhere, even showing signs of advocating specific colors and becoming social rites. Yin people can use different methods to make pigm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s, and make special objects to store different pigments. The painted burial utensils seen at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the cinnabar laid inside the tombs, the clothes of the owners of the tombs, the murals remaining in the bedrock, the oracle bones of the Zhu and ink books, and the stone zhang, etc., are the best examples of the use of the pigments in the Yin ruins.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color system has taken shape in the Yin and Shang dynasties.
【作者單位】: 安陽師范學(xué)院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批準(zhǔn)號:11YJC780002) 河南省高等學(xué)校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創(chuàng)新團(tuán)隊支持計劃項目(批準(zhǔn)號:2012-CXTD-08)
【分類號】:K875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繼才;顏料礦物[J];中國地質(zhì);2000年05期
2 許嘉璐;說“正色”——《說文》顏色詞考察[J];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03期
3 孟憲武,李貴昌;殷墟出土的玉璋朱書文字[J];華夏考古;1997年02期
4 ;1995年鄭州小雙橋遺址的發(fā)掘[J];華夏考古;1996年03期
5 ;1975年安陽殷墟的新發(fā)現(xiàn)[J];考古;1976年04期
6 劉一曼;;試論殷墟甲骨書辭[J];考古;1991年06期
7 ;1969—1977年殷墟西區(qū)墓葬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xué)報;1979年01期
8 張剛峰;中國古代煉丹術(shù)中的丹砂與陰陽[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1期
9 王進(jìn)玉,王進(jìn)聰;中國古代朱砂的應(yīng)用之調(diào)查[J];文物保護(hù)與考古科學(xué);1999年01期
10 孫建軍;;古代尚色文化與漢語色彩詞[J];中國青年政治學(xué)院學(xué)報;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智武;;中國古代墓志起源新論——兼評諸種舊說[J];安徽史學(xué);2008年03期
2 張燕花;;“色”符號與中國古代社會[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6年12期
3 陳智勇;;先秦時期的昆蟲文化[J];安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1期
4 李仰松;仰韶文化嬰首、魚、蛙紋陶盆考釋[J];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1年02期
5 張文安;;神仙信仰的發(fā)展與漢代醫(yī)學(xué)興衰[J];北方論叢;2007年06期
6 邵會秋;;先秦時期北方地區(qū)金屬馬銜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7 楊建華;;商周時期中國北方冶金區(qū)的形成——商周時期北方青銅器的比較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8 韓金秋;;白浮墓葬的微觀分析與宏觀比較[J];邊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9 楊建華;;夏家店上層文化在中國北方青銅器發(fā)展中的傳承作用[J];邊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10 孫危;;鮮卑“毀器”葬俗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陶復(fù);;建筑考古三十年綜述(1949—1979)[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三、四輯)[C];1982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與一般——美術(shù)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shù)史學(xué)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曹定云;;寶雞北首嶺仰韶文化“人面魚紋”圖騰與炎帝彤魚氏——兼論炎帝名號的由來[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4 王子今;;秦隴地方的姜炎文化紀(jì)念遺存[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5 周欲曉;;淺析南陽漢代畫像石刻的藝術(shù)淵源[A];大漢雄風(fēng)——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劉立光;;漢畫像“鳥啄魚”圖像研究[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黃錫全;;新見古文字材料與古代貨幣研究中之疑難問題舉要[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五輯)[C];2010年
8 尹弘澤;楊其威;;中國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六、七合輯[C];1994年
9 肖明華;;滇青銅文化與漢文化在云南的傳播[A];中國邊疆考古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10 蔣文孝;;試論秦都宮殿建筑裝飾及特點[A];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2 張欣;先秦飲食審美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3 豆海鋒;長江中游地區(qū)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4 賈兵;先秦諸子政治傳播觀念研究[D];上海大學(xué);2011年
5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統(tǒng)支持下的魯東南沿海地區(qū)史前至漢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6 劉海宇;山東漢代碑刻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7 李虹;死與重生:漢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8 楊秀侃;吳越玉器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9 榞莉丹;《考工記》兵器疏婭[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10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漢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范云峰;先秦時期青銅鑄造標(biāo)準(zhǔn)化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0年
2 孫瑩瑩;試論新石器時代陶器符號的前文字屬性[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0年
3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語義淺析[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王志強;網(wǎng)絡(luò)游戲服飾蘊涵的等級性及其特征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楊陽;魚紋造型藝術(shù)的應(yīng)用研究[D];北京印刷學(xué)院;2010年
6 敖麗芳;“美”的語義分析與文化特征[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9年
7 林承亮;漢語顏色詞“白”的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8 李U,
本文編號:2321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232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