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龜崇拜——以“龜負(fù)”的神話、圖像與雕像為視角
本文選題:龜崇拜 切入點(diǎn):龜負(fù) 出處:《中原文物》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龜是被崇拜的對象。龜具有安穩(wěn)、吉祥、不朽、通靈的文化品性。人們在神話、各種文化產(chǎn)品中對龜進(jìn)行編排,讓它與各種角色組合,包括天與地、山、鳥、人、碑、符號等等,帶來了豐富多樣、新奇有趣的文化景觀。在與各種角色的組合中,龜經(jīng)常扮演承重的角色,堪稱"生命中承受之重"。
[Abstract]:Chinese i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urtle is the object of worship. The turtle has stable, auspicious, immortal, cultural character psychic. People in the myth, to lay out the turtles all kinds of culture products, make it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roles, including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mountains, birds, monument, symbol etc. brings a rich variety, novel and interesting cultural landscape. In combination with a variety of roles, often plays the role of bearing the tortoise, called "life unbearable."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
【分類號】:K879.4;B932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徐峰;;良渚文化玉琮及相關(guān)紋飾的文化隱喻[J];考古;2012年02期
2 于書亭;漢“王舍人碑”瑣談[J];科學(xué)中國人;1999年11期
3 孫林;保羅;張?jiān)路?;藏族烏龜神話及其神秘主義宇宙觀散議[J];民族文學(xué)研究;1992年02期
4 方殿春;劉葆華;;遼寧阜新縣胡頭溝紅山文化玉器墓的發(fā)現(xiàn)[J];文物;1984年06期
5 李零;;關(guān)于中國早期雕刻傳統(tǒng)的思考——考古藝術(shù)史筆記[J];新美術(shù);2009年01期
6 王小盾;葉昶;;楚宗廟壁畫鴟龜曳銜圖——兼論上古時(shí)代的太陽崇拜和生命崇拜[J];中國文化;1993年01期
7 張秀清 ,劉松根 ,薛文燦 ,寇玉海;河南新鄭出土的漢代畫像磚[J];中原文物;1986年01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A llan Barr(白亞仁);論《王者》的由來[J];蒲松齡研究;2000年Z1期
2 趙愛華;;《任氏傳》與《聊齋志異》美狐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3 劉洪強(qiáng);;《周易·井卦》與《井底引銀瓶》之關(guān)系探微——兼論《周易·井卦》對《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bào);2010年03期
4 張金銑,趙建玲;唐末清口之戰(zhàn)及其歷史地位[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0年01期
5 趙妙法;;《淮南子》的“自然無為”說及其后現(xiàn)代意義——兼與任繼愈、李澤厚兩先生商榷[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6年06期
6 趙睿才;;發(fā)掘自己的靈魂——長吉詩理闡釋[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bào)(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06期
7 李德新;;唐代火災(zāi)及防治措施[J];合肥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9年04期
8 張道升;;羿射日的三重證據(jù)及解讀[J];合肥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1年01期
9 徐倩;;論神怪小說對傳統(tǒng)倫理秩序的維護(hù)[J];合肥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12年01期
10 馮爾康;;清代宗族的社會屬性——反思20世紀(jì)的宗族批判論[J];安徽史學(xué);201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慶洲;;龜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2 劉國祥;;紅山文化與西遼河流域文明起源探索[A];第五屆紅山文化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董柏林;黨寧;;恪守與超越:明清士紳教化的雙重取向[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馮時(shí);;郭沫若《金文所無考》補(bǔ)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5 陳江風(fēng);;游仙詩文化淵源臆說[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6 閻根齊;歐少娟;;論漢墓壁畫的“乘龍升仙”主題思想——兼論柿園漢墓壁畫的思想內(nèi)容[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朱存明;;論漢畫像中天地觀念的民俗性[A];大漢雄風(fēng)——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牛天偉;;“伏羲女媧執(zhí)規(guī)矩”畫像之象征寓意淺探[A];大漢雄風(fēng)——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金桂蓮;曾憲波;;漢畫中的技巧動作研究[A];大漢雄風(fēng)——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牛天偉;;漢墓“伏羲、女媧”畫像辯證——與孟慶利先生商榷[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xu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王偉;《呂氏春秋》體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5 劉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統(tǒng)形象的建立[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6 劉X;晚清文學(xué)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傳統(tǒng)再構(gòu)[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7 李華;孟子與漢代《詩經(jīng)》學(xu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李林;石室丹青[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11年
10 曹天成;郎世寧在華境遇及其所畫瘦馬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雷曉偉;漢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學(xué)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0年
3 蔣曉艷;紅山文化與中華禮制文明[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劉進(jìn);西遼河流域史前文化與國家起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陳軼歐;八旗滿洲官宦世家探論[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賈寧寧;紅山文化與商族起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7 劉石磊;郭象《莊子注》“理”范疇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8 劉煜;民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9 詹偉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10 郭小苗;《歡喜冤家》中的性倫理思想探微[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仁真洛色;;甘孜藏區(qū)喪葬習(xí)俗的地方性和民族性[J];中國藏學(xué);1990年02期
2 車廣錦;良渚文化玉琮紋飾探析[J];東南文化;1987年03期
3 李學(xué)勤;良渚文化玉器與饕餮紋的演變[J];東南文化;1991年05期
4 蕭兵;良渚玉器“神人獸面紋”新解[J];東南文化;1992年Z1期
5 周瑋;良渚文化玉琮名和形的探討[J];東南文化;2001年11期
6 楊伯達(dá);關(guān)于玉琮王“凹弧痕”的思考——試探早已泯滅無聞的玉卜兆與玉契符[J];東南文化;2004年03期
7 李新偉;中國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觀——兼論中國東部史前復(fù)雜社會的上層交流網(wǎng)[J];東南文化;2004年03期
8 王巍;;良渚文化玉琮芻議[J];考古;1986年11期
9 王暉;;出土文字資料與五帝新證[J];考古學(xué)報(bào);2007年01期
10 劉桓;;商周金文族徽“天黽”新釋[J];歷史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自信;論中國龜崇拜的歷史演變[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bào)(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5年01期
2 大西幸子;中國的龜崇拜對日本園林的影響[J];蘇州市職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5年02期
3 劉兆元;論中國龜文化及其扭曲[J];尋根;1997年06期
4 盛律平;廖建福;;中國龜崇拜的演變及其與龜之神性的演變之關(guān)系[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06年10期
5 曾分良;;中國古印章龜鈕形制探析[J];裝飾;2006年10期
6 周蒙;從靈龜崇拜說到龜卜文化──《詩經(jīng)》民俗文化論之七[J];求是學(xué)刊;1994年04期
7 尹釗;刁海軍;張繼超;;銅鏡中的“龜文化”[J];東方收藏;2011年04期
8 焦燕;;讀《詩》說龜[J];黑河學(xué)刊;2009年06期
9 蘭殿君;烏龜名聲為什么變壞[J];文史雜志;2003年04期
10 閻安;;張s輟渡窆暉肌,
本文編號:1611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61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