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鑒定方法與觀念現(xiàn)代轉型之特征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書畫鑒定方法與觀念現(xiàn)代轉型之特征研究 出處:《新美術》2013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鑒定方法 書畫鑒定 現(xiàn)代轉型 考古學 中國書畫 類型學 高科技手段 鑒定實踐 現(xiàn)當代 傳統(tǒng)書畫
【摘要】:正古代書畫鑒定實踐的方法主要是憑個人經(jīng)驗的"目驗"、"望氣"鑒定法,這是傳統(tǒng)書畫鑒定方法的特征。但這并不代表傳統(tǒng)鑒定方法僅限于此。我們在歷代有關書畫鑒定的著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除"目驗"、"望氣"以外的,比如以文史知識、作品材料等為依據(jù)的多種鑒定方法,這在宋人黃長睿(伯思)《東觀余論》、米芾《書史》中都有所體現(xiàn)?梢姽糯b定書畫的方法和手段其實本來是有多樣性的,但它只是只縑片楮,不成典范而已。不過它仍舊是今天的出發(fā)點,反過來在另一方面,我們認為現(xiàn)當代書畫鑒定實踐方法的轉型,又必然有這個時代的特點和烙印,它相對于古代傳統(tǒng)的鑒定方法有許多不同的特征,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考古學方法對書畫鑒定實踐的借鑒及影響。
[Abstract]:The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 ancient times are mainly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such as "eyesight" and "looking for qi". This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dentification method.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limited. In the works about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dentification in the past dynastie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anything other than "inspection" and "lookout". For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knowledge, works materials and other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this is in Song Huang Changrui (Bo Si) "Dongguan Yu". Mi Fu "Book History" has been embodie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ncient methods and means to identif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re actually diverse, but it is only a piece of paper, not a model. However, it is still the starting point of today. On the other hand, we think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dentification practice method mus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brand of this era, it has man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ancient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first is the reference and influence of archaeological methods to the practice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dentification.
【分類號】:K879.4;J209.2
【正文快照】: 古代書畫鑒定實踐的方法主要是憑個人經(jīng)驗的“目驗”、“望氣”鑒定法,這是傳統(tǒng)書畫鑒定方法的特征。但這并不代表傳統(tǒng)鑒定方法僅限于此。我們在歷代有關書畫鑒定的著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除“目驗”、“望氣”以外的,比如以文史知識、作品材料等為依據(jù)的多種鑒定方法,這在宋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如;;謝稚柳的書畫研究[J];美術觀察;2008年01期
2 楊仁愷;;歷代書畫的鑒定方法[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09年02期
3 單國霖;;略論謝稚柳先生的學術與藝術[J];上海文博論叢;2009年03期
4 鄭欣淼;;風華不老星輝耀[J];中國書畫;2010年09期
5 黃鼎;;黃鼎書畫鑒定系列講座之二十九 名家書畫鑒定的“寬容度”[J];藝術與投資;2008年05期
6 徐從先;;中國書畫鑒定的幾種思致[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黃鼎;;黃鼎書畫鑒定系列講座之三十 名家書畫鑒定的直接依據(jù)(上)[J];藝術與投資;2008年06期
8 濟橋;《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匯編》首發(fā)式在京舉行[J];藝術市場;2004年02期
9 楊越;書畫鑒定的幾個誤區(qū)[J];美術觀察;2003年12期
10 程霞;;謝稚柳的繪畫藝術[J];書畫世界;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鄭奇;;石頭娃《中國書畫鑒定實例》序[A];杜牧文學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陶明君;;江蘇當代書法的現(xiàn)狀與審美型態(tài)[A];城市文化與藝術審美[C];2008年
3 王觀泉;;從魯迅、瞿秋白的共同愛好趣談《雪山飛瀑》[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四輯)[C];2010年
4 翁劍青;;20世紀早期中國美術觀念的公共性探略——以蔡元培思想觀念為中心[A];“特殊與一般——美術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閆燕;著名畫家范揚談書畫鑒定[N];中國文化報;2009年
2 楊臣彬;作者個人風格辨識在書畫鑒定中的作用(下)[N];美術報;2003年
3 ;送你一雙慧眼[N];美術報;2000年
4 楊臣彬;作者個人風格辨識在書畫鑒定中的作用(上)[N];美術報;2003年
5 徐建融;當代書畫鑒定的三大流派[N];美術報;2001年
6 常州博物館 執(zhí)筆 邵建偉;紀念謝稚柳百年誕辰[N];中國文物報;2010年
7 趙智強 趙文婧;飲中八仙歌[N];中國商報;2005年
8 記者 余傳詩;《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面世[N];中華讀書報;2011年
9 記者 黃小駒 劉修兵;書畫鑒定大家徐邦達迎來百歲誕辰[N];中國文化報;2010年
10 吳彩玲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品鑒藏與保護專業(yè));從《雪竹圖》的鑒別論謝稚柳與徐邦達的不同鑒定方法[N];美術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惠藍;中國畫現(xiàn)代轉型兩大途徑的形成[D];中國美術學院;2004年
2 王璜生;語言與觀念的嬗變[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3 宋曉霞;工筆畫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發(fā)展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4 曾三凱;潘天壽山水畫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帆;書畫鑒定的目鑒方法探析[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2 耿晶;史眼與慧識[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3 趙欣歌;從“中西調(diào)和”論到繪畫的現(xiàn)代轉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4 劉棟;試論中國山水畫的現(xiàn)代轉型[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郝穎;中華老字號包裝形象設計的現(xiàn)代轉型[D];山東大學;2009年
6 關維祥;視域·涵蘊·激情[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賈秋玉;進入當代[D];天津美術學院;2007年
8 謝亮;差異與融合[D];西安美術學院;2007年
9 李天鎖;潘天壽繪畫形式張力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佳;榮昌陶制作工藝的現(xiàn)代轉型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716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lyjj/137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