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yè)人”的視角探索高職會計專業(yè)人才的素質教育
[Abstract]: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employ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pers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talents, emphasizes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amp the foundation of "being a man",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consolidate the basis of "doing things".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excellent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potential for the society.
【作者單位】: 鹽城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經貿管理系;
【基金】:201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以‘職業(yè)人、崗位人、創(chuàng)業(yè)人’為核心的會計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1JSJG428)
【分類號】:G712;F23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鳳君;;談高職學生法律意識對職業(yè)道德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作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0年12期
2 高揚;;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心理素質調查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年20期
3 宋建蓉;;淺談加強高職學生的職業(yè)道德教育[J];科技資訊;2007年35期
4 芮小蘭;丁桂蘭;;當前高職院校德育現狀及對策[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李春艷;;高職學生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和職業(yè)心理培養(yǎng)的模式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年01期
6 朱發(fā)仁;傅新民;;高職院校職業(yè)本位的專業(yè)文化建設初探[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馬磊;;高職校園文化中如何體現職業(yè)特色[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8 湯玉華;;創(chuàng)新高職校園文化 凸顯高職教育特色[J];職教論壇;2010年35期
9 周健;李江洪;;高職院校教師的素質構成探析[J];職教探索與研究;2010年04期
10 周健;李江洪;;高職院校教師的素質結構探析[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劍;李俊山;;新時期加強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的幾點思考[A];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體系研究[C];2009年
2 孫連杰;;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完善高職院校師德建設機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二)[C];2009年
3 常玉華;;以國家級示范校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強化高職院校師德建設機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4 林若紅;;感恩教育——高職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徑[A];“職業(yè)教育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研討會暨第十三次職業(yè)教育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宋士福;;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新思考[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6 馬杰;;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改革的動力機制研究[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7 徐亮;王江平;;區(qū)域經濟結構與高職院校的專業(yè)開發(fā)[A];2009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李曉軍;黃克孝;;開展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課程改革[A];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郭賀彬;衣芳;;談高職文化基礎課教學方法改革[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10 鄭麗君;;高職院校兼職教師制度研究[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振嶺 習偉;讓教師成為“職業(yè)人”[N];中國教育報;2006年
2 訪談主持人 陳海林 曾欣;高職生就業(yè):尋找屬于自己的天地[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研究》雜志社主編 高寶立;人文教育:高職院校不可忽視的責任[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陳紅英;不再讓學歷決定一切[N];中國人事報;2005年
5 記者 張繭邋通訊員 童志宏 劉彥妮;5所高職院校接受“省檢”[N];湖南日報;2008年
6 李海英;省高招?、高職院校錄取線公布[N];沈陽日報;2008年
7 記者 賴紅英;廣東公開招聘高職院校特聘教授[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王彥;打造高職院校排頭兵[N];黑龍江日報;2009年
9 記者 張寶敏;人才培養(yǎng)不達標 學校招生要減少[N];中國教育報;2009年
10 海南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張志堅;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 促進海南高職院校內涵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寶立;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文教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2 何光輝;職業(yè)倫理教育有效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季緗綺;企業(yè)集團與集團高職院校協(xié)同發(fā)展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王宇軒;高職院校的融資結構與辦學效率[D];山東大學;2010年
5 侯長林;技術創(chuàng)新文化: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培植的生態(tài)基礎[D];西南大學;2011年
6 鄧宏寶;高職院校職業(yè)生涯輔導課程開發(fā)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7 張建鯤;高等職業(yè)教育專業(yè)課程群論[D];天津大學;2010年
8 崔清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社會適應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倪筱琴;林業(yè)高等職業(yè)院校發(fā)展動力機制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10 黃秋明;高職課程質量保證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晶;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翠英;能力本位高職學生質量評價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郭小兵;加強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徐冬鳴;高職院校人文教育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張擁華;新時期我國高職院校管理特色的創(chuàng)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尹國華;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小軍;江蘇省獨立設置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傅龍華;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羅榮豐;湖南省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的成就、問題與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楊詠梅;高等職業(yè)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449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224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