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fā)生制改革前提條件探析——基于政府會計主體內(nèi)外環(huán)境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 政府會計 權責發(fā)生制 前提條件 主體環(huán)境 出處:《會計之友》2013年1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fā)生制核算基礎已是必然趨勢。從這一趨勢來說,結合具體環(huán)境研究引用權責發(fā)生制基礎的前提條件是確定是否以及多大程度引入權責發(fā)生制的基礎。文章試圖通過對政府會計主體內(nèi)外環(huán)境的分析,結合權責發(fā)生制運用的必要條件和外部約束條件,對我國權責發(fā)生制改革的前提提出一些建議。
[Abstract]: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government accounting to introduce the basis of accrual accounting. The premise of citation accrual basis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it is introduced into accrual ba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subject. Combined with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constraints of the use of accrual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emise of the reform of accrual basis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
【分類號】:F810.6
【正文快照】: 一、政府會計主體界定會計主體是會計基本假設的首要假設之一,為會計核算和監(jiān)督界定了空間的具體范圍。正確界定政府會計工作的空間范圍對政府預算管理活動以及財務管理活動乃至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委托代理理論,政府作為公共資源占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中央財經(jīng)大學課題組;安秀梅;;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責任劃分與支出分配研究[J];經(jīng)濟體制改革;2006年06期
2 戚艷霞;張娟;趙建勇;;我國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的構建——基于我國政府環(huán)境和國際經(jīng)驗借鑒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玉強;董黎明;;政府間事權優(yōu)化配置的基本思路——基于財政支出結構的分析[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9年05期
2 李劍;;“再集權化”與地方治理:一個新的分析視角[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3期
3 陳繼萍;;公共管理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概念框架研究[J];經(jīng)濟與管理;2011年08期
4 王艷林;;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的政府會計目標與主體的重新定位[J];經(jīng)濟論壇;2012年06期
5 盧鳳娟;齊超;;博弈視角下的政府會計改革研究[J];商業(yè)經(jīng)濟;2011年21期
6 安秀梅;趙大偉;;從政府間分權談我國社會轉型期政府治理模式改革[J];經(jīng)濟體制改革;2009年05期
7 戚艷霞;;國際上政府會計準則的對比分析及借鑒意義[J];會計之友;2011年31期
8 胡穎廉;;地方政府競爭與公共服務:基于中部六省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1996~2005)[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潘俊;陳志斌;;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理論框架構筑[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10 劉紅麗;;現(xiàn)階段我國政府會計環(huán)境分析[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孫瑜;章新蓉;;我國政府會計資產(chǎn)要素界定問題研究——基于政府會計改革的動因脈絡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亞軍;我國政府會計理論框架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2 馬斌;政府間關系:權力配置與地方治理[D];浙江大學;2008年
3 文政;基于中央與地方政府間關系的財政支出事權劃分模式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4 張平;中西方財政運行狀態(tài)及運行機制的比較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5 田志剛;地方政府間財政支出劃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6 李奕宏;政府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左靈芝;基于權責發(fā)生制的政府會計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盧偉;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基金監(jiān)管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袁圓;我國政府會計基本準則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曹彬;長吉圖開發(fā)開放先導區(qū)財政政策支持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蘇寧;構建中國政府會計準則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楊為學;農(nóng)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保障機制改革中的政府責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朱方晴;咸安區(qū)政府財政能力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郭永奎;當前我國政府執(zhí)行力建設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9 任傳普;公共品供給與政府間財權和事權的劃分[D];河南大學;2009年
10 黃雄英;縣域基礎教育非均衡發(fā)展的實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賈康,白景明;縣鄉(xiāng)財政解困與財政體制創(chuàng)新[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2期
2 陳立齊,李建發(fā);國際政府會計準則及其發(fā)展評述[J];會計研究;2003年09期
3 劉玉廷;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若干問題[J];會計研究;2004年09期
4 張琦;程曉佳;;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適度分離與協(xié)調(diào):一種適合我國的改革路徑[J];會計研究;2008年11期
5 張琦;張娟;;政府會計改革:問題、對策與建議——政府會計改革研討會綜述[J];會計研究;2009年10期
6 張娟;;政府會計與企業(yè)會計:概念框架差異與啟示——基于IPSASB與IASB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J];會計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立依;;權責發(fā)生制在政府會計改革中的運用研究[J];現(xiàn)代商業(yè);2010年32期
2 周偉;;試論權責發(fā)生制在政府會計中的運用[J];當代經(jīng)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3 張雪芬;;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fā)生制改革之建議[J];財會月刊;2007年04期
4 楊朝暉;;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fā)生制的路徑選擇[J];事業(yè)財會;2007年01期
5 王娟;;對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fā)生制的思考[J];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07期
6 周碧春;;關于權責發(fā)生制政府會計改革[J];財政監(jiān)督;2007年02期
7 牛小賓;;關于政府會計核算基礎改革的思考[J];現(xiàn)代商業(yè);2007年24期
8 許曉霞;;將權責發(fā)生制引入政府會計[J];時代經(jīng)貿(mào)(中旬刊);2007年S9期
9 林培麗;;權責發(fā)生制在我國政府會計中的應用[J];時代經(jīng)貿(mào)(中旬刊);2007年S9期
10 陳丙;孫甲奎;陳三川;;我國政府會計引入權責發(fā)生制的若干思考[J];財會月刊;2008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瑜;章新蓉;;我國政府會計資產(chǎn)要素界定問題研究——基于政府會計改革的動因脈絡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陳鵬鍵;李松濤;;基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控制的政府會計核算基礎改革[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孫芳城;李松濤;;基于風險防范的地方政府債務會計體系構建[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瑩;;淺談會計權責發(fā)生制與收付實現(xiàn)的差異[A];湖南省衛(wèi)生經(jīng)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暨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專輯[C];2009年
5 李敏之;;我國政府預算會計的改革構想[A];2007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yōu)秀論文選[C];2008年
6 韓洪靈;;公共受托責任、新公共管理與我國政府會計改革[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7 孫芳城;歐理平;孔慶林;;政府債務會計核算制度改革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8 李建發(fā);路軍偉;;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9 劉增奇;閆東明;韓俊仕;;論改進政府會計與財務報告的必要性[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10 張光;;國際比較視野下的我國地方政府財務報告的現(xiàn)狀和改進方向[A];呼吁公共預算:來自政治學、公共行政學的聲音——第一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范利祥;權責發(fā)生制直指灰色財政[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5年
2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財務處 韓文琰;事業(yè)單位引入權責發(fā)生制的思考[N];中國財經(jīng)報;2007年
3 新疆哈密地區(qū)廣播電視局 夏偉明;應用權責發(fā)生制 正確反映單位權利義務[N];中國財經(jīng)報;2007年
4 山東省威海市養(yǎng)路費征收中心 孫小青 姜雪梅;事業(yè)單位引入權責發(fā)生制需考慮的因素[N];中國財經(jīng)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羅晶晶;海南省率先啟動權責發(fā)生制改革試點[N];中國會計報;2009年
6 太原市總工會干部學校 左蓮梅;事業(yè)單位實行權責發(fā)生制的探討[N];山西科技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楊代金;從 “收付實現(xiàn)制”到“權責發(fā)生制”[N];財會信報;2005年
8 定州市財政局 田毓卿;引入權責發(fā)生制 規(guī)范會計核算[N];中國財經(jīng)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羅晶晶;權責發(fā)生制改革之海南樣本[N];中國會計報;2011年
10 記者楊捷 高鶴;為打牢財政精細化管理基礎,,政府會計醞釀改革[N];中國會計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于國旺;政府會計改革“績效悖論”問題成因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2 楊亞軍;我國政府會計理論框架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3 王瑤;公共債務會計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路軍偉;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的雙軌制政府會計體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胡景濤;基于績效管理的政府會計體系構建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陳松青;我國所得稅的效應分析與制度設計[D];廈門大學;2003年
7 董振海;在我國推行績效預算的理論與實踐思考[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8 陳均平;中國政府會計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兆春;我國政府會計確認與計量基礎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2 陳友蓮;我國權責發(fā)生制政府會計與預算改革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3 張軼瓊;新時期我國政府會計基礎改革的基本方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王利剛;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的權責發(fā)生制政府會計改革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段海洲;論權責發(fā)生制在我國政府會計中的運用[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6 左靈芝;基于權責發(fā)生制的政府會計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賀X;我國政府會計負債確認基礎改革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8 黃曉芝;政府會計財務報告的中外比較及借鑒[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楊朝暉;論我國政府會計確認基礎的改進[D];廈門大學;2006年
10 涂薈喙;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改革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81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148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