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哲學視域下的西美爾貨幣哲學思想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哲學視域下的西美爾貨幣哲學思想
【摘要】: 十九世紀下半葉,工業(yè)革命率先在英國展開,由此開啟了世界的新紀元。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一股新生力量,反應迅速的學者開始對它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百Y本主義”一詞也逐漸從學者們的筆下走進尋常百姓家。馬克思就是最早反思資本主義社會的奠基者之一。他以當時資本主義發(fā)展最充分的英國社會為背景,通過大量的資料分析來解剖這一新的社會形態(tài),揭示其中的矛盾,找出它的本質,力圖為人類指明一條康莊大道。他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為后世的社會理論研究定下了主色調。這一色調就是反思現代生活和反思資本主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的基本主題。他的色調是灰色的,令人目盲不忍看,但卻譜寫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分析的主題曲。本文只是拿馬克思理論中的一個問題,即貨幣批判理論,以此來探究思想家西美爾的貨幣哲學。 貨幣作為資本主義社會運行諸環(huán)節(jié)中的關鍵一環(huán),它不僅僅是經濟學問題,也是哲學問題,有著深厚的哲學與歷史文化的底蘊。作為現代社會理論奠基者的馬克思,他的觀點對后世的社會理論產生的重大影響具體體現在哪西美爾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生活體驗分析的新論題是如何對馬克思理論的拓展,又是如何對其經濟結構理論的深刻反應 重回經典,既是為了緬懷往日的輝煌,更是為未來的發(fā)展尋找智慧的啟迪。世界行進到今天,已經面目全非于一百四十余年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也發(fā)生了重大變革。我們該如何看待以及如何進一步向前發(fā)展馬克思和西美爾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遺產,這些都是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新問題。
【關鍵詞】:馬克思 西美爾 貨幣哲學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091.91;F820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論6-9
- 一、論文選題的依據和意義6-7
- 1、論文選題的依據6
- 2、論文選題的意義6-7
-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7-9
- 一、馬克思貨幣批判理論9-22
- (一) 貨幣的起源與本質11-16
- (二) 貨幣的職能與流通規(guī)律16-20
- (三) 貨幣轉化為資本及貨幣拜物教20-22
- 二、馬克思哲學與西美爾貨幣哲學思想22-36
- (一) 西美爾其人及西美爾貨幣哲學的主要特征23-25
- 1、西美爾的學術定位23-24
- 2、西美爾貨幣哲學的主要特征24-25
- (二) 西美爾貨幣哲學的幾個維度25-36
- 1、貨幣現象25-27
- 2、勞動分工27-28
- 3、貨幣和勞動價值28-30
- 4、異化及消除異化30-35
- 5、“貨幣作為貨幣”與“貨幣作為資本”35-36
- 三、馬克思、西美爾對貨幣的批判: 一項未竟的事業(yè)36-43
- (一) 西美爾與馬克思的理論關系36-39
- (二) 一項未竟的事業(yè)39-43
- 參考文獻43-45
- 致謝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鳳;;淺談服裝設計與流行時尚[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新漢;;馬克思社會自我批判視閾中的中國社會主義改革[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8年
2 王建國;;澄清對馬克思方法論的四大誤解——兼論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方法論創(chuàng)新[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3 張存剛;田彥平;;馬克思經濟發(fā)展思想的科學內涵及其現實指導意義[A];全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第2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楊玉生;;馬克思的“轉形”問題和斯拉法的標準商品——對美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阿吉特·辛哈觀點的評述[A];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曾德華;;社會現實:來自奧爾曼的觀點[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6 郭劍仁;;評“西方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A];馬克思主義與生態(tài)文明論文集[C];2010年
7 王丹;;讀《貨幣哲學》,淺談貨幣交換[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 喻中;西美爾的玫瑰[N];檢察日報;2010年
2 梁振華;經典哲學的“時尚”表達[N];中國教育報;2004年
3 高師寧;格奧爾格·西美爾:宗教性創(chuàng)造出宗教[N];中國民族報;2011年
4 劉致榕;審美現代性與審美主義[N];中華讀書報;2001年
5 顧錚;攝影與都市[N];中華讀書報;2003年
6 馮清華;《貨幣哲學》問世[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7 (美國)托馬斯·班德爾;當代都市文化與現代性[N];文匯報;2004年
8 姜海波 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不變的要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特約記者 郭忠華;權力、結構與社會再生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吳士余(《書城》主編);城市言說自己的記憶[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祝利民;馬克思分工思想的本體論意義[D];山東大學;2011年
2 曾德華;奧爾曼對馬克思方法的解讀[D];復旦大學;2010年
3 趙文力;西美爾貨幣哲學視域下的文化沖突[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操奇;主體視界中的文化發(fā)展論[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5 張季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6 史巍;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現代性批判[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朱南松;現代化進程中的貨幣功能[D];復旦大學;2007年
8 付洪泉;現代性的哲學誤讀與社會學闡釋[D];黑龍江大學;2007年
9 胡亞軍;歷史理論的“問題結構”與馬克思歷史理論的重建[D];南開大學;2009年
10 司強;青年馬克思與費希特思想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勇;馬克思哲學視域下的西美爾貨幣哲學思想[D];云南大學;2010年
2 曲文研;論馬克思的主體能動性[D];遼寧大學;2011年
3 燕麗;“馬克思—恩格斯關系”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張香麗;卡弗《馬克思與恩格斯:學術思想關系》評析[D];河南大學;2011年
5 林召霞;西美爾現代性危機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6 黃伶佳;馬克思社會發(fā)展理論的主體性維度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7 陳立勇;宗教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合法性[D];黑龍江大學;2008年
8 喻書琴;西美爾思想中的現代人形象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9 張志祥;論西美爾的生命美學[D];西藏民族學院;2011年
10 王穎慧;棲息之橋—西美爾的救贖理想困境[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647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56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