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供給中的集體行動困境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06:51
傳統(tǒng)學說往往假設,有理性而自利的人在有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會采取集體行動來謀取各自的利益。但是奧爾森卻認為因為"搭便車者"的存在,有共同利益的行動者不一定能實現(xiàn)集體行動,而且這種傾向在大集團中尤為明顯!都w行動的邏輯》作為一部關于人類行為理論的經典巨著,對個人在具有集體利益的組織中為何出現(xiàn)行動困境這一問題具有很強的解釋力。然而,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的缺陷在于該理論簡單地建立在"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之上,并且該理論僅僅使用成員數(shù)量這一單一指標劃分集團規(guī)模,從而導致該理論在解釋現(xiàn)實的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文章來源】:經濟研究導刊. 2020,(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的內容
二、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評析[J]. 魏曉君.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15)
本文編號:3227224
【文章來源】:經濟研究導刊. 2020,(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的內容
二、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評析[J]. 魏曉君.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15)
本文編號:3227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3227224.html